一、背景依据
2021年10月,《琼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明确了琼海市“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战略路径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第十三章 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深入推进平安琼海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任务要求。《琼海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规划纲要》体系下的市政府专项规划,也是集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内容为一体的应急管理领域的综合性规划。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发〔2021〕36号);随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陆续印发《“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安委〔2022〕2号)、《“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安委〔2022〕7号)。2021年6月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琼府办〔2021〕13号);2022年,海南省应急管理厅陆续印发《海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海南省应急管理信息和科技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海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等专项规划。上述上位规划的印发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目标任务
编制《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更好落实国家、海南省和琼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通过系统梳理“十三五”时期应急管理领域的主要工作成效,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明确“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安排主要工作任务,谋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制定若干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从而形成“十四五”时期琼海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三、编制过程
为更好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琼海市应急管理局委托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具体承担《规划》起草编制工作。一是开展前期调查研究。《规划》编制项目组根据编制需求,拟定了调研资料清单。市应急管理局以公文形式向市直有关部门、各镇(区)收集调研材料。在收集调研资料基础上完成了规划框架稿并不断完善。二是开展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规划》编制组现场调研了市应急管理局、市资规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地震局、市消防支队、市气象局等多个部门和部分乡镇及生产经营单位,并多次与市应急管理局班子交流研讨,全面总结我市“十三五”应急管理的成效和经验,深入研判“十四五”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梳理分析了需要破解的难点堵点问题,明确了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初稿。三是广泛征求意见。《规划》编制组在充分衔接《纲要》和国家、海南省应急管理领域规划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通过网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和2次发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反复酝酿、充分吸收采纳意见。四是开展专家评审论证。市应急局组织规划编制单位、评审专家,并邀请省应急管理厅和市发改委、市资规局等18家部门和嘉积镇参加评审论证。五是提请市政府专题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审议,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
四、主要内容
《规划》框架体系参考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海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十四五”规划》等上位规划内容,并结合琼海市实际,《规划》共5章20节。
第一章现状和形势。系统总结了全市“十三五”时期在体系建设、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应急管理工作成效,全面分析“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自然灾害防控形势严峻、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仍需加强、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挑战,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新科技和信息化创新等发展机遇。
第二章总体要求。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和海南省应急体系规划核心指标并结合琼海市市实际,制定了2类10项核心指标和6大类分项目标。其中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琼海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相匹配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化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稳定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死亡突发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明显提升。到2035年,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稳定可控,应急能力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章主要任务。明确了7个方面26小类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深化推进改革,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方面4小类:加强领导指挥体系建设、完善行政监管执法体制、健全完善应急协同机制、压实各级应急管理责任;二是全面依法治理,健全完善应急制度体系方面3小类: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法治、强化精准监管执法;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方面4小类: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强化风险监测预警预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四是充实救援力量,提升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方面5小类: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推动航空救援力量建设、提升行业救援力量专业水平、引导社会应急力量规范发展、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五是强化补短强弱,提高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方面4小类: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增强紧急运输能力、提高应急通信能力、增强救助恢复能力;六是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人才科技支撑能力方面3小类:锻造应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应急科技装备支撑、提升应急信息化水平;七是加强宣传发动3小类:构建社会共治群防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宣传和科普教育体系。
第四章重点工程。收集谋划了4大类18项重点工程。其中部分工程项目已在水务、消防等专项规划中明确。一是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2项:琼海市社管应急消防分平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工程;二是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9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城市燃气管网运行监测工程、农村公路危旧桥漫水桥(涵、路)改造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和避让搬迁工程、城乡防洪(潮)排涝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渔船北斗定位监控系统更新换代工程、潭门中心渔港升级改造工程、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工程;三是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工程4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程、消防基础设施及消防救援站建设工程、森林消防救援力量建设工程、实战化训练基地与应急消防科普教育馆建设项目;四是社会应急能力提升工程3项:公共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工程。
第五章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监督评估3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五、规划范畴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十四五”(2021年-2025年),并展望2035年长远目标。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的通知(应急函〔2019〕179号)文件精神,规划内容涵盖了应急体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的内容,是琼海市应急管理领域的综合性规划。
六、惠民利民举措
一是规划提出建设面向公众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推动建立完善村(社区)、居民家庭的自救互救和邻里相助机制。推动学校、商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箱和体外除颤仪。社会公众的应急救护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是规划了农村公路危旧桥、漫水桥(涵、路)改造工程,涉及琼海市九个乡镇公路危旧桥、漫水桥(涵、路),针对桥涵年久失修,桥面、桥身、桥墩出现纵横裂缝现象,实施防护、桥涵、路面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将消除危旧桥、漫水桥(涵、路)通行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规划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对公共安全威胁较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消除威胁村民安全的地质灾害崩坍隐患。
四是推进全市渔船安装新一代防拆卸、防关机、24小时在线定位、质量稳定的新一代北斗定位监控系统,保障渔民安全和应急救护的顺利实施。
五是规划实施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升级改造项目,加固防波堤,新建灯浮标、灯塔以及生产配套设施、充电桩、供水、供电、照明通信、消防等设施。
六是建设集实战化训练与应急消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基地场馆项目,满足消防救援队伍针对不同类型火灾与典型灾害消防救援训练需要,提高消防综合救援力量应对重大灾害的实战化能力,开拓消防教育阵地,为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夯实基础条件。
七是实施公共安全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建设临时避灾点、防洪楼和地震避难场所,各镇、村(社区)结合人防、社区服务站等场所建立小型避难场所,进一步拓展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推动社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建设。在全市选取2个社区开展“减灾社区”试点建设,建立一整套适用于基层的“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消防高新技术运用,在社区构筑起智能、高效的“安全屏障”。
八是实施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全市13个镇(经济区)级应急广播大喇叭前端,实现对所有镇(经济区)前端设备的调度和管理;建设部分行政村(居)应急广播大喇叭前端和自然村(居民小组、连队)收扩机带、高音喇叭,实现面向自然村(居民小组、连队)的应急广播消息播发。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