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加快潭门镇海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强市建设调研情况的报告

2015-04-13 00:00 来源:市人大办 分享到:
微信
X

关于对加快潭门镇海洋经济发展

推进海洋强市建设调研情况的报告

     

     

市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关于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决定》,促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潭门镇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今年10-11月份由市人大常委会黄基钊副主任带队,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财经工委等组成调研组对加快潭门镇海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强市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市发改委、海洋与渔业局、潭门负责人汇报,在潭门镇召开潭门渔政渔监站负责人、潭门镇渔业协会负责人、村干部和渔民代表座谈会,实地察看潭门镇墟改造建设、中心渔港建设、潭门九吉坡工业区等。12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决定通过这个报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我市是全省海洋渔业经济重点市县之一,全市有潭门、博鳌、长坡三个沿海乡镇,海岸线长42公里,有潭门中心渔港、青葛港、博鳌港和龙湾港等4个港口。全市海洋捕捞生产渔船881艘,总吨位15683吨,总功率68688千瓦;海洋捕捞生产渔民7000多人,其中远洋捕捞渔船169艘;海水产养殖11490亩,海产品加工业121家, 2012年全市渔业产量为100729吨,产值为14.5亿元。潭门镇是琼海乃至海南的渔业重镇,全镇有海洋捕捞渔船612艘,占全市海洋捕捞渔船的70%。其中远海捕捞渔船167艘,从业渔民7000多人,海水产养殖1380亩,海产品加工业118家,从业人员2800人。2012年全镇海洋经济总产值4.7亿元,比2008年增加2.1亿元,年均递增15%,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的80%,渔民人均收入1.2万元,年均递增14%。

      (一)近年来我市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海洋渔业产量产值逐年增加,但增幅小。2012年全市渔业产量为100729吨,产值为14.5亿元,产量、产值分别比2008年增34%和26%。

      2、海洋渔业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但份额小。2012年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18%,所占比例分别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

      3、海洋渔业总量全省排名有所提高但比重小。2012年渔业总量占全省产量的5.3%,排名第    4,比2008年全省排名第6有所提高。

      4、渔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小。2012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12000元,比2008年增加5000元,年增长14%。

      5、我市渔船和外市县渔船比较优势小。目前,我市881艘渔船中,渔船平均吨位为18吨,小型近海捕捞渔船多,占80%,小船多,大船少是我市的一大特点。从全省来看,临高捕捞渔船4530艘,平均吨位35吨;三亚市捕捞渔船1470艘,平均吨位23吨。外市县渔船无论从质量、吨位上均比我市有优势。

      (二)加快潭门镇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潭门镇海洋经济在全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份额。打造海洋经济强市,加快壮大潭门海洋经济强镇至关重要。今年初,习总书记视察了潭门镇,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习总书记看望了潭门海上民兵连和渔民协会,在渔船上跟渔民促膝谈心,还特别叮嘱市委书记符宣朝,要关爱渔民,采取各种措施来扶持潭门渔民发家致富奔小康,让他们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渔民生产安全,实现他们的中国梦。省委书记罗保铭亲临潭门宣讲十八大精神,掀起潭门发展的序幕,罗书记还专门部署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琼海市要把潭门发展成为在国内富有影响的渔业风情小镇,促进潭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的渔业小镇变成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代渔业风情小镇,让潭门的渔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最近,罗书记再一次到琼海视察工作,对琼海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把潭门做成海南省在全国有影响的海南第一风情小镇,做到极致,做成精品,给全省创造范例,做出示范,做出榜样。为了把习总书记鼓励潭门渔民“造大船、闯远海、捕大鱼、赚大钱实现潭门渔民的中国梦”的关怀和省委罗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我市制定了《关于支持潭门镇发展建设的实施意见》、《琼海市扶持壮大远海捕捞作业造船、配置网具及网箱养殖补贴实施办法》,采取了一系列如对新造渔船给予每艘15-30万元补贴和贷款贴息扶持,鼓励渔民报废旧渔船建造大渔船;安排500多万元为每艘赴南海捕捞的渔船安装了防风、导航、救生、消防等安全保障设备,配置了180套渔业安全监督系统,建立起覆盖西沙、中沙、南沙广阔海域的“南海110”报警服务系统;组织渔民到我国海洋捕捞业先进的地区学习围网、罩网等先进的海洋捕捞生产技术,对在三沙开展深水网箱养殖的我市渔民及企业给予每箱5000-10000元的补贴扶持等措施,为打造海洋强市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快潭门镇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海洋捕捞作业历史悠久。潭门镇渔民世世代代以耕海牧渔为生,开发西沙、南沙已有悠久的历史,是全国最早和长期开发南海的渔业镇,渔船生产分布在南海各个盘礁,其作业方式全国独特,主要从事盘礁潜水作业。他们坚持在生产中维权,在维权中生产,潭门镇渔民在保证我国渔民在南沙耕海的常态化,为捍卫祖国领海主权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特别是习总书记看望潭门渔民后,渔民造大船闯远海的积极性高涨,最近,潭门渔民筹资2000多万元购买了25艘渔船,正在申报新造300吨以上钢质渔船50艘。

      2、海洋养殖业发展有新突破。近年来,潭门镇委镇政府积极引导渔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海水养殖业,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在发展陆地近海养殖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渔民和企业在三沙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与创办海洋底播养殖牧场,并选派水产技术员到西沙深海养殖基地现场指导。渔民卢传安、卢传权两兄弟扩大在三沙深海养殖的规模,投资3000多万元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办起300多口网箱的养殖牧场,还带动了20多名渔民跟他一起从事深海养殖,养殖面积达到2800亩。

      3、海产品加工销售形成规模。潭门贝壳工艺品是国内具有特色的工艺品,凭借“四沙”丰富的海产品,全镇建有大中小工艺品厂100多家,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产品种类繁多,有贝壳工艺类、海铁树工艺类、珊瑚工艺类、标本工艺类等,工艺品产销两旺,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远销东南亚各国甚至俄罗斯等,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习总书记到潭门视察后,每天慕名到潭门风情小镇的游客从原来的寥寥无几猛增到近2000人;旺盛的人气给渔乡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贝类工艺品商店从之前的35家发展到现在的310家,增长了9倍,占到镇墟铺面三分之二;镇墟新增从业人员1.1万人,其中有5000多人是本地外出打工的人员回流创业就业,外来打工人员6000多人;许多大企业争相到潭门投资发展,已吸引外来投资近25亿元。

      4、渔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潭门渔港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是省内较好的避风良港,是西、南、中、东沙海域作业渔场的后勤给养基地和深远海渔货的集散销售基地。2006年潭门渔港被农业部列入国家中心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始建设, 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76%。如今的潭门中心渔港不仅是我市渔业生产交易的场所、渔船停靠的港湾,还是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5、渔业风情小镇凸显特色。我市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中,确定了“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全面推进城镇化,走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并把具有悠久的耕海牧渔历史,对维护我国南海主权做出重要贡献的潭门镇作为城镇化示范点来抓,从打造渔业风情小镇入手推进特色城镇化发展。在“不砍树不拆房不占地就地城镇化”的原则下,投入1亿多元完善了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码头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以及对临街立面进行渔乡风情改造,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以展现耕海爱海守海的南海文化为主题的潭门渔业风情小镇呈现在世人面前,荣幸地迎接了习总书记的视察,引起了巨大的良好社会反响。

      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以规划统领产业发展,着手编制《潭门渔业风情小镇发展总体规划》,把潭门渔民维护南海主权的爱国主义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海更路簿”、“祭兄弟公出海仪式”、“鲤鱼灯”等传统海洋文化相结合,加快推进渔民广场、赶海人家、主题森林公园、海贝艺术购物街、渔业风情街、海洋文化创意街等蕴含丰富的南海渔耕文化、爱国守海文化的项目建设,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与中央工艺美术院、海南技师学院合作,创办海南技师学院琼海分校,引进和培养工艺大师,开发潭门特色工艺品,实现海洋工艺品“件件有内涵,款款有寓意”,扶持和引导发展贝类工艺品的精加工,提高品质,增加附加值。加快旅游业发展,加大旅游宣传促销,与海南省8家知名旅行社进行合作,把博鳌与潭门的旅游资源打包,开发了续写南海传奇、博鳌潭门乡村游等主题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品质。

      二、制约打造海洋经济强镇面临的问题

      (一)远洋捕捞劳动力严重缺少。2008年前,远海渔船的平均吨位为60左右,每艘渔船劳动人力15-25人左右。目前,远洋渔船的平均吨位为90吨,每艘渔船聘用的劳动力达20-40人,最多的有60人。而2012年的远洋劳动力仅比2008年多210人。况且今年从外地购买了35艘大吨位钢质货船从事砗磲贝生产,占用30%的劳动力。目前,大部分船主已感到雇不到劳动力的危机。

      (二)渔船更新改造缓慢。潭门镇“四沙”作业渔船船体结构大多数都是木质二手渔船,船龄较大,船体陈旧,吨位较小,很多渔民想造大船闯远海,但因受国家“双控”政策的限制,所造的渔船功率小、吨位小,没办法利用更先进的渔具向更深的水域进行捕捞。据了解,造一艘远海深水大船需投入1000万元以上。2012年国家投资我省造船资金3.8亿,扶持新造渔船200艘。我市申报建造新船50艘,目前上级审批符合条件的仅有16艘。

      (三)远洋礁盘资源衰退。潭门渔民开发南海几百年以来,都是靠礁盘浅海区作业,渔业资源已衰退,加上周边国家领海争夺激烈,加强军事警戒,礁盘捕捞受到制约,渔民已感觉作业区域减少的危机。

      (四)远洋深水捕捞作业落后。长期以来我市的渔业生产模式以潜水捕捞为主,劳动强度大,产量低,与省外先进的灯光罩网、钓业、围网等捕捞作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礁盘外深水区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我市渔民还没有深水捕捞的习惯和技术,对远海深水捕捞作业情况不明,信心不足,风险也较大。

      (五)砗磲贝资源破坏严重。南海是砗磲贝的重要产地。由于近几年来开发,特别是去年以来潭门渔民和外地人员从一些外地购买大吨位货船非法大量采挖,造成生态系统生物链断裂,珊瑚大量死 亡,这种现状已被国外媒体报道,严重影响潭门渔民开发南海的形象。

      (六)海洋旅游产业滞后。潭门镇旅游产品少,利用海洋资源、挖掘海洋文化、推出旅游产品品牌不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七)海洋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担负着全市渔船管理、渔港管理、海洋及内陆的捕捞、养殖、渔业资源保护、海岸线及海域监督、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由于目前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人员编制不足(局机关编制11人),与周边的万宁(局机关编制16)、陵水(局机关编制15人)等沿海市县相比明显偏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导致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开展海洋渔业工作较为困难,难以为琼海市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潭门海洋强镇的几点建议

面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市政府必须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审视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着眼于“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思路,深入谋划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及相关产业,重点扶持扶优潭门海洋强镇,推进海洋经济强市的建设。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扶持更新改造渔船力度。结合我市渔船的特点,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扶持力度,提高功率补贴,适当提高造船补贴资金,帮助渔民提供贷款平台,并实行贴息贷款,以此推动我市渔船更新改造快速发展。

       (二)鼓励开展远洋捕捞作业。有计划地对全市现有渔民捕捞知识的全面培训,组织渔船船长、船主到广东、广西等地区学习罩网、围网等先进捕捞技术,提高渔民的捕捞技术。近期先引导和扶持1至2艘渔船开发远洋深水的鱼类的捕捞,开辟新渔场,掌握渔场水文海况资源,为渔民更新传统作业观念,树立远洋捕捞信心,造大船开发远海渔场做好准备。

      (三)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支持我市渔民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深海养殖。组织专家在调研勘察三沙海域基础上,切实做好深水网箱养殖的规划,指导我市深水网箱业发展,避免渔民盲目养殖,造成损失。同时,推广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开展科学健康养殖,提高养殖水平。

      (四)加强对砗磲贝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重视潭门砗磲贝加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砗磲贝加工业,提高砗磲贝加工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采挖砗磲贝活动。近两年来,潭门渔民从外地购买或引进外地老板购买废旧钢质货船的数量已有35艘,这些非渔船从事采挖砗磲贝活动,既破坏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渔业生产秩序。近段时间,海洋渔业等职能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依法处置,取得了明显效果,大部分废物钢质货船被取缔清除,但仍有7艘船主百般抵制,应加大力度彻底坚决给予清理整顿。

      (五)扶持发展海洋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和培养人才,抓好贝类工艺品的研发,节约利用海产品资源,做精做细潭门镇贝壳工艺加工业,提高工艺品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品加工,开发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的方便食品,拉长产业链,提高海洋水产品附加值,打造我市海产品知名品牌。

      (六)抓好海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研究做好潭门九吉坡工业区的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开展潭门九吉坡工业区的排水、排污、路网、绿化及垃圾处理等工作。加快潭门中心渔港改造及渔业综合服务保障功能配套建设,把潭门中心渔港建成岛东和三沙市渔业交易和渔业后勤服务基地,海南东部休闲渔业、渔船停泊避风港。

      (七)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精品风情小镇。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为目标,以海洋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线,深入发掘海洋旅游历史文化底蕴,将潭门渔业风情小镇精雕细琢,以多元文化手段深入打造,抓紧建成融合渔家乐、农家乐和田园牧歌自然环境的多业态旅游项目,不断拓展品质高、影响大的海上旅游项目,提升我市旅游海洋文化品位,助推我市海洋旅游业快速发展。

      (八)加强海洋队伍建设。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担负着全市渔船管理、渔港管理、海洋及内陆的捕捞、养殖、渔业资源保护、海岸线及海域监督、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我国南海权益的重要职责,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为了使琼海市的海洋渔业工作更上一层楼,助力琼海加快实现建设海洋强市的战略目标,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建议市政府适当增加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和潭门镇政府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以改变职能部门和本地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局面,让其为琼海市实现海洋强市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琼海市人大常委会

                                                                                                   2013年12月28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