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的启动

发布日期:2016-03-16 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锅炉启动:锅炉由非使用状态进入使用的过程。分为冷启动和热态启动。    

    冷启动:指锅炉新装、修理、停炉待用等锅炉的生火启动;    

    热启动:指锅炉压火备用锅炉的启动。    

    一、启动前的试验    

    1、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锅炉在冷状态下对锅炉承压部件(如受热面、汽水管道及其阀门)尽行一种严密性检查,是保证锅炉承压部件在运行中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之一。    

    水压试验是在锅炉各承压部件安装完毕或承压部件检修完毕后,锅筒上的人孔及各联箱的手孔均已严密关闭,汽水管道及其阀门连接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承压部件注满水后,通过高压水源施加压力,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试验中,应重点对焊缝、胀口、人孔、法兰、其他结合处以及各承压部件的表面进行检查。承压部件中如有细小缝隙,水就会渗漏出来,于是便知承压部件缺陷所在。    

    2、漏风试验    

    漏风试验主要是检查炉膛、烟道、冷热风道、除尘器及所有孔门的严密性,消除漏风点。分正压试验法和负压试验法。    

    正压试验法:是使炉膛和烟道保持30~50Pa的正压,通过观察烟雾是否向外逸出,来检查炉膛、烟道是否向外漏风;    

    负压试验法:是使炉膛、烟道保持100~150 Pa的负压,然后用火把或蜡烛在靠近炉墙和烟道的外表面移动,在不严密处,火焰就会被负压吸向该处,以次来检查炉膛、烟道是否向内漏风。    

    3、转动机械试运行    

    转动机械的安装或检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须经试运行来检验。试运行时间一般为8h,以验证转动机械工作的可靠性。    

    4、连锁试验    

    锅炉连锁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按特定的程序使转动机械自行切换或停止运转,以减少或避免因机械故障而造成对锅炉设备的损坏。    

    二、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    

    (一)、点火前的检查工作   

    1、内部检查    

    (1)、检查锅筒、集箱及受热面管子内的污垢是否清除干净,有无严重腐蚀或损坏。    

    (2)、锅筒内部装置,如汽水分离装置、连续排污管、锅筒底部定期排污馆、锅内加药管、进水管及隔板、水位表汽水连接管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3)、检查锅筒、集箱内部有无遗留的工具杂物,并用通球法检查炉管是否畅通。    

    2、外部检查    

    (1)、检查炉膛、烟道、风管中有无杂物、结焦、灰渣及遗留的工具;风道及烟道内的调节门、闸板是否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动指示准确;炉墙炉拱是否严密,吹灰设备是否完好;炉门、灰门、风门、看火门是否完整齐全并能严密关闭。    

    (2)、检查水冷壁管、排管各焊口、胀口处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水冷壁管和烟管等外形是否正常,有无结焦、胀粗等缺陷;下降管绝热是否完好;    

    (3)、检查各管道是否装妥接通,是否正确地加以支撑;汽水管道系统是否畅通,排污疏水系统是否完好,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是否处于启动前应该开启或关闭的状态。    

    3、安全附件及各种仪表检查    

    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计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高低水位报警装置、超压保护、连锁保护、各种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检查合格后,使水位表位于工作状态,即汽、水旋塞开启,放水旋塞关闭。    

    4、燃烧及辅助设备检查   

    (1)、检查燃烧设备是否完好。   

    (2)、检查辅助设备,如风机、水泵等转动设备的保护罩是否装好,基础螺丝是否旋紧,轴承是否已清洗过并加润滑油。用工具盘动靠背轮,使风机转动,检查有无撞击、摩擦或卡涩现象,进行试运转,检查转动方向。    

    (二)、点火前的检查    

    1、上水    

    在锅炉点火前的检查工作完毕后,即可进行锅炉的上水工作。进水钱,应先将给水管道、省煤器内的空气排除,以免产生水击。    

    注意:上水时,应开启锅筒沙锅内的空气旋塞,以便在锅筒上水时排除锅炉内的空气。    

    上水的同时,应注意检查人孔盖、手孔盖、法兰接合面及排污阀等有无漏水现象。当发现泄漏时,应拧紧螺丝;若仍然泄露,则应停止上水,并放水至适合水位,更换密封垫片,待消除泄漏后再重新上水。    

    锅炉上水时水位不宜太高,对蒸汽锅炉,当锅内水位上升至水位表的最低水位线与正常水位线之间即可停止上水;   

    2、烘炉    

    锅炉投运之前一定要对炉墙及拱进行缓慢的烘烤干燥,使炉墙及拱内的水分慢慢地蒸发逸出。就是烘炉。    

    烘炉的方法:燃料烘炉、蒸汽烘炉、热风烘炉三种。    

    烘炉的时间;一般工业锅炉烘炉时间为3~15天。    

    (1)、烘炉操作方法如下:   

    1)、燃料和烘炉。烘炉的最初三天,用木柴进行烘烤。木柴用堆放在炉膛的中间,点燃木柴后,采用小火烘烤,将烟道挡板开启约1/6~1/5,进行自然通风,使烟气缓慢流动,维持锅水温度70~80℃。   

    烘炉过程中的温度上升速度,应按过热器后的烟温进行控制;对于转砌炉墙,第一天温升不宜超过80 ℃,以后每天温升不宜超过25 ℃,后期烟温不宜超过160 ℃。   

    2)、蒸汽烘炉和热风烘炉    

    蒸汽烘炉时,锅筒内水位上至最低水位,然后用0.29~0.3MPa的饱和蒸汽从水冷壁下集箱的排污阀处连续、均匀地送入锅炉,逐渐加热锅水,锅水温度控制在90℃左右,水位保持正常。烘炉过程中,一般不启动引风机、而利用挡板、风门的开关,将炉墙蒸发出来的湿气排出。    

    热风烘炉时,热风温度不应超过250 ℃,温升速度用调节热风量来实现。    

    如采用蒸汽烘炉后热风烘炉,炉墙灰浆干燥程度达不到标准时,可在后期补用燃料烘炉。    

    (2)、烘炉的合格标准烘炉时,炉墙、炉拱不应出现裂缝、变形,同时还应达到下列规定之一,才为合格。   

    (3)、烘炉注意事项如下:    

    1)、烘炉前做好烘炉的组织工作,并根据炉型结构和安装使用说明书,制订烘炉的操作程序。    

    2)、烘炉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墙的烘干程度及炉墙各部分的变化,及时发现裂缝、变形和凹凸缺陷,监视膨胀指示仪的指示值。    

    3)、用蒸汽烘炉时,应加强自然通风、将各孔、门全部打开;    

    4)、烘炉初期,炉墙和拱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均匀地烘烤,然后缓慢地提高烘烤温度,切忌不适当地加大火势。炉膛温度必须按烘炉升温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掌握温升速度,不允许忽高忽低,更不允许中间中断;火焰应分布均匀,防止炉墙局部升温过快。    

    5)、烘炉时水位应保持正常。烘炉后期锅水允许有轻微沸腾,若沸腾较剧烈则应进行排汽,并及时补水。    

    3、煮炉    

    目的:为了清除锅炉在制造、运输、安装或修理过程中受热面内测产生的铁锈、油污和杂物等,以确保锅炉内部清洁。新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启动前必须要进行煮炉。煮炉也可与烘炉的后期,即炉墙灰浆的含水率降到10%,或者红砖墙的温度达到50后,同烘炉一道进行,以缩短时间和节省燃料。    

    (1)、煮炉前的检查    

    检查锅筒、集箱及管子的锈蚀、污垢情况,以此来确定煮炉的加药量和时间。    

    (2)、煮炉方法    

    煮炉时,一般在锅水中加入碱性药剂,如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或碳酸钠等。将上述药物按配制比例进行溶解(每吨锅水中加入三钠和氢氧化钠各2~4g),与锅炉给水同时缓慢送入锅筒内,或用加药泵注入锅筒内。加药时,锅炉应保持低水位。    

    加药时,锅炉应保持低水位,不得将溶液一次投入锅筒,以免造成溶液在锅水中局部集中,降低煮炉效果。   

    加药完毕后,即可开始升压煮炉。缓慢地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蒸汽可通过空气阀或被抬起的安全阀排出);调整燃烧及空气阀开度,使锅炉升压至工作压力的25%,维持6~12h;减弱燃烧,将锅内压力降到0.1MPa,进行排污,并补充给水或加入未加完的药溶液;再加强燃烧,使锅炉升压至50%工作压力,维持5%~10%的蒸发量,运行12~24h;再减弱燃烧进行降压,打开排污阀再次逐个进行排污,并补充给水;升压至工作压力的75%,维持12~24h,然后在次压力下进行多次排污换水,直到达到运行标准碱度。如在较低的压力下煮炉,则应适当地延长煮炉时间。   

    煮炉结束后,将炉膛内的余火熄灭,使锅水自然冷却,待锅水温度降至70℃下即可排出。然后用清水冲洗锅内及与药物接触过的阀门等。冲洗完毕,还需对锅筒、集箱内壁进行检查,清除沉积物,尤其要认真检查排污阀和水位表,以防煮炉时产生的沉淀物堵塞通道。    

    (3)、煮炉的合格标准    

    当磷酸三钠的含量趋于稳定时,说明锅水中的化学药品与锅炉内表面的锈垢等的化学反应基本结束。经过煮炉和清洗后的锅炉,若锅筒和集箱内壁无油垢,搽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绣斑,并呈现黑褐色的金属光泽,即为合格。    

    (4)、煮炉的注意事项如下:    

    1)、煮炉过程中,一般之使用一台水位表监视水位,其余的均关闭,以避免汽水管道与碱水接触。各处的排污阀应全关,排污时全开时间不得超过1min,以防水循环的破坏。    

    2)、煮炉过程中,蒸汽锅炉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以上至最高水位之间;有过热器的锅炉要注意防止药液进入过热器。    

    3)、配制煮炉用药液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以免被碱液灼伤。    

    4)、煮炉时,应定时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取样分析,使锅水的碱度符合规定要求。    

    5)、煮炉后的换水,应带压力进行。    

    三、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进行烘炉和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点火操作因锅炉燃烧设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总的要求是,炉温缓慢上升,尽量使锅炉各部件受热均匀。    

    点火前将各阀门调整到点火要求的位置。打开炉膛门孔和烟道挡板及灰门,并启动引风机进行炉内通风,通风时间不得少于5min。点火应按不同的燃烧设备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尤其燃气炉,否则可能引起炉膛爆炸。   

    点火后,应密切注意锅炉水位。如锅炉水位不断上升,可适当放水,以维持正常水位。   

    (二)、升压    

    锅炉点火后,随着燃烧加强,开始升温、升压。升温期间可适当在下锅筒排水,并相应补充给水,促进上下锅筒的水循环,减小温差,使锅水均匀地热起来。    

    随着压力的升高,操作人员应在不同的压力下进行有关的操作和检查工作。当蒸汽从空气阀或提升的安全阀排汽管内冒出后,即关闭空气阀或安全阀。    

    当压力升至0.05-0.1MPa时,应首次冲洗水位表;冲洗后,应校对水位。    

    当压力升至0,1-0.2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检查压力表的可靠性。   

    当压力升至O~3MPa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检查人孔、手孔和法兰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松动的重新拧紧。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在压力继续升高后,禁止再次紧固螺栓。    

    当压力升高到0.4MPa时,应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排污前应先给锅炉上水;排污时注意监视水位;排污后要严密关闭各排污阀,检查有无漏水现象。    

    当压力升到接近工作压力时,再次冲洗水位表,对安全阀进行手动排汽试验,并减弱燃烧,准备进行暖管与并汽。    

    (三)、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从锅炉点火到锅炉蒸汽压力升至工作压力,这是锅炉启动中的关键环节,其间需要注意以下的安全问题。    

    1、防止炉膛爆炸    

    锅炉点火前,炉膛、烟道中可能残留可燃气体或其他可燃物,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猛烈爆燃,形成爆炸。因此,点火前,必须开动引风机对炉膛和烟道通风至少5min。燃气炉点燃时,应先送风,一次点火未成功,必须首先停止向炉内供给燃料,然后进行充分通风换气后,再进行点火,严禁利用炉膛余热进行二次点火。    

    2、控制升温升压速度    

    控制升温升压速度的目的是防止锅炉受热面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对于锅筒,由于它壁厚较大,在升温升压过程中,存在着沿壁厚的温差、上下壁面间的温差,以及筒体与两端封头的温差,这些温差的存在,均将产生热应力。对于受热面管子,由于长度很长而壁厚较小,在升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整体均匀热膨胀,同时,管子沿轴向的膨胀受到限制时,也会产生很高的热应力。为了防止锅炉启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升压速度一定要缓慢,一般要求介质温度平均上升速度不超过55~/h;要求锅筒内外壁及上下壁间的温差不超过50℃。全部点火升压所需的时间因炉型而异,水管锅炉一般为3~4h,快装锅炉为1~2h,立式锅壳锅炉为1-2h,有砌砖烟道的卧式锅壳锅炉为5-6h-对水容量大、水循环差及重型炉墙的锅炉,升温时间应适当长些 。    

    在点火升压过程中,通过监视各处膨胀指示器的指示,对受热面管、集箱、锅筒的膨胀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膨胀不均匀或被卡住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如发现水冷壁管膨胀不均时,可在水冷壁下集箱膨胀较小的一端放水,增强水冷壁管中水的流动,促使其膨胀均匀。    

    3、注意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冷却    

    在点火初期,由于没有汽化和供热,锅炉不需要进水,所以过热器和省煤器得不到流动的冷水冷却,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很容易发生损坏事故。因此,点火时,要注意打开过热器上的全部疏水阀门和排汽阀门,直到汽压升到高于大气压,蒸汽从排汽阀和疏水阀大量冒出时,才可将这些阀门关闭。非沸腾式省煤器应打开旁通烟道或打开省煤器至水箱的回水管道上再循环阀门,使省煤器出口水温控制在出口水压相应的饱和温度以下40℃;沸腾式省煤器无旁通烟道,应打开再循环管路上的阀门,使流经省煤器的水经回水管路返回水箱进行循环,直至锅炉正常供水后再关闭。    

    4、严密监视和调整指示仪表    

    点火升压过程中,锅炉的蒸汽压力、水位及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在不断变化,为了防止异常情况及事故的出现,必须严密监视各种指示仪表,控制锅炉压力、温度、水位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各种指示仪表本身也要经历从冷态到热态,从不承压到承压的过程,也要产生热膨胀,会出现卡住、堵塞或转动不灵等现象。因此在点火升压过程中,应按规定的程序冲洗水位表,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试用排污装置,校验安全阀,确保这些装置准确可靠。    

    四、暖管与并汽    

    (一)暖管   

    所谓暖管,就是用蒸汽将常温下的蒸汽管道、阀门、法兰等缓慢加热,使其温度均匀升高,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以防送汽时发生水击而损坏管道、阀门和法兰。    

    暖管一般在锅炉汽压升至额定工作压力的三分之二时进行,其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管道长度及直径、蒸汽温度、季节气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工作压力在0.8MPa以下的锅炉,暖管时间不应少于30min。    

    1、暖管的操作程序    

    对单台运行的锅炉,暖管的范围是主汽阀出口至用汽设备之前的蒸汽管道。    

    暖管前,开启主蒸汽管道上所有的疏水阀,排出蒸汽管道内积存的冷凝水,直至正式供汽时再关闭。然后缓慢开启主汽阀或主汽阀上的旁通阀约半圈,让少量的蒸汽进入管道,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将主汽阀全开。    

    几台锅炉同时运行共用一条蒸汽母管时,暖管的范围是新启动锅炉主汽阀之后到蒸汽母管之前的这段管道及管道附件。新投入运行的锅炉,若有连接主汽阀与蒸汽母管的隔绝阀时,隔绝阀与锅炉之间的管道也需进行暖管。    

    暖管前,先开启主汽阀和隔绝阀前的所有疏水阀,排除冷凝水,缓慢开启主汽阀,利用锅炉升压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来缓慢预热,管道随着锅炉的升压升温而同时升压升温,这样既省去了暖管时间,又安全方便。暖管结束后,关闭管道上的疏水阀,即可进行供汽和并炉。    

    2、暖管时的注意事项    

    暖管时,如发现管道膨胀或支吊架有不正常的现象,或管道发生振动或水击时,·则表明暖管升温过快,须放慢供汽速度,即关小主汽阀减小通汽量,延长暖管时间。若振击声过大,应立即关闭主汽阀并开大疏水阀停止暖管,待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再继续暖管。    

    各汽阀全开后应回转半圈,防止汽阀因受热膨胀而卡住,不能灵活开关。    

    (二)并汽    

    并汽也叫并炉,即两台以上锅炉同时运行时,新投入运行的锅炉向正在供汽的蒸汽母管供汽。当新投入运行的锅炉已完成通往分汽缸隔绝阀前蒸汽管道暖管后,锅炉设备及蒸汽管道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时,即可准备供汽。    

    并汽前,操作人员必须与其他运行中的锅炉操作人员联系,然后适当减弱燃烧,打开蒸汽母管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阀门,排出冷凝水;冲洗水位表,校对远程水位表及各压力表的指示值,并使锅炉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以防止开启主汽阀时大量蒸汽输出而引起汽水共腾。    

    并炉应在启动锅炉的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母管内汽压(相差0.02-0~05MPa)时进行。先缓慢打开主汽阀及隔绝阀(有旁通阀的应先开旁通阀),等蒸汽管道内听不到汽流声时,即锅炉汽压与蒸汽母管内的汽压趋于平稳时,才能开大主汽阀。主汽阀全开后,应回关一圈,然后关旁通阀及蒸汽母管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阀门。并炉时应注意监视水位、汽压的变动情况,若管道内有水击现象,应加强疏水后再并炉。   

    并汽后,打开省煤器烟道,关闭旁通烟道及省煤器给水再循环阀,使锅炉给水和烟气流经省煤器;打开连续排污阀,进行表面排污;对所有测量和控制仪表再次进行检查。    

    对于有蒸汽过热器的锅炉,在升压过程中还应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上的疏水阀,使蒸汽通过过热器的蛇形管来冷却过热器。随着锅炉压力的升高,可将过热器出口集箱的疏水阀慢;陆关闭。在并炉工作全部进行完毕后,蒸汽过热器出口集箱上的疏水阀也应完全关闭。    

    锅炉运行中的监督调整与管理    

    锅炉运行时,其负荷是经常变化的,锅炉的蒸发量必须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适应负荷的要求。因此,在锅炉运行期间,必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调节,如对燃料量、空气量、给水量等作相应的改变,才能使锅炉的蒸发量与外界负荷相适应。否则,锅炉的运行参数(汽压、汽温、水位等)就不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一、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督和调整    

    (一)锅炉运行监督调整的任务   

    为使锅炉设备安全经济地运行,必须经常监视其运行情况的变化,并根据负荷的改变及时对运行工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运行过程中,对锅炉进行监视的主要内容为:主蒸汽压力、温度;过热器蒸汽压力、温度;锅筒水位;各受热面管壁温度,特别是过热器的壁温;炉膛压力等。    

    锅炉运行调节的主要任务是:    

    (1)维持锅炉蒸发量为额定值,或使蒸发量与外界负荷相适应,    

    (2)使汽压、汽温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3)均衡给水并保持锅炉的正常水位,保持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品质合格。    

    (4)保证燃烧及传热良好,尽量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5)定期检查锅炉设备,包括给水设备、安全附件及其他辅助设备等,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二)、水位的调节    

    锅炉的水位是保证正常供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锅炉运行期间,操作人嚣员应不间断地通过水位表监督锅炉的水位。    

    1、 水位变化的范围    

    锅炉正常运行时,应保持水位在水位表正常水位线处有轻微波动。负荷低时,水位稍高;负荷高时,水位稍低。在任何情况下,锅炉的水位不应降低到最低水位线以下或上升到最高水位线以上。通常,水位允许的变动范围,一般不超过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水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多,降低蒸汽品质,严重时甚至造成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水位过低会使受热面过热,金属强度降低,导致被迫紧急停炉,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2、水位与负荷变化的关系    

    锅炉水位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的是给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当锅炉负荷稳定时,如果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及排污量)相等,则锅炉水位就会比较稳定;如果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不相等,水位就要变化。间断上水的小型锅炉,由于给水与蒸发量不相适应,水位总在变化,最容易造成各种水位事故,更需加强运行监督和调节。    

    对负荷变动的锅炉来说,水位的变化主要是负荷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引起蒸发量的变动,要维持锅炉的正常水位,就必须及时调节给水量以适应蒸发量的变化。例如,负荷增加,蒸发量相应增大,如果给水量不随蒸发量相应地增加,水位就会下降。因而,水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水量、蒸发量、负荷三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锅炉负荷的突然变化,还会造成虚假水位的出现。    

    其原因是:当负荷突然大幅度变化时,由于蒸发量一时难以跟上负荷的变化,蒸汽压力就会突然变化,这种压力的突然变化也会引起水位的变化。    

    例如,当负荷突然增大时,蒸汽压力会突然下降,饱和温度随之下降并导致部分饱和水的突然汽化,水面以下汽体容积会突然增加而造成水位的瞬时上升,形成虚假水位。待大量汽泡逸出水面后,水位又下降。反之,当负荷突然降低时,水位会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现象。运行调整中,应考虑到虚假水位出现的可能,不要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3、水位的控制和调节    

    (1)、锅炉给水保持正常。水位的调节一般是通过改变给水调节阀的开度来实现的。目前,很多锅炉已采用给水自动调节器,这对稳定水位有明显的作用。但若发现水位不正常地过高或过低时,应操作手动给水调节阀进行给水量的调整,然后对自动给水调节器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存在的故障。    

    (2)、根据负荷变化调节水位。锅炉运行中,应随负荷的变化及时调节水位。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水位应稍高于正常水位,以防负荷增加时水位降得过低;锅炉在高负荷运行时,水位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负荷降低时水位升得过高。但上下变动的范围不宜超过中水位土50mm。在升降负荷、启停给水泵、定期排污、向空排汽等情况下,应对水位所发生的变化超前进行调整。   

    (3)、保证水位表灵敏可靠。为保证水位表清晰、准确,锅炉运行中要定时冲洗水位表,一般每班冲洗2—3次。冲洗时要注意阀门的开关次序,不要同时关闭进水和进汽阀门,否则会使水位表玻璃的温度和压力升降过于剧烈,造成破裂事故。另外,冲洗水位表之前,要注意检查水位表是否存在泄漏,可用手电检查旋塞和各连接部位,如果手电玻璃面上有水汽凝结,就说明有泄漏,应及时排除。当水位表内看不见水位时,应立即检查水位表,或采用“叫水”的方法,查明锅内的实际水位,在未判明锅内实际水位的情况下,严禁上水。   

    (三)、汽压的调节    

    1、汽压与负荷变化的关系    

    蒸汽压力是锅炉运行中必须监视和调节的另一个主要参数,汽压的波动对安全运行影响很大,超压则更危险。蒸汽压力的变动通常是由外部负荷变动(外扰)及燃烧工况变动(内扰)引起的。当外界负荷突减,小于锅炉蒸发量,而燃料燃烧还未来得及减弱时,汽压就上升;当外界负荷突增,大于锅炉蒸发量,而燃烧尚未加强时,汽压就下降。如果运行中外界对蒸汽的需求量并未发生变化,而由于锅炉燃烧工况变动(如燃烧不稳定或燃料量、风量改变)以及锅内工况(如传热情况)的变动,使蒸发面产汽量发生变化,锅炉蒸发量与蒸汽需要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也会造成蒸汽压力发生变化。由此可见,锅炉运行中汽压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锅炉蒸发量与外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对汽压的调节就是对蒸发量的调节,而蒸发量的调节是通过燃烧调节和给水调节来实现的。    

    2、汽压的调节    

    锅炉运行中,锅炉操作人员应根据负荷的变化,相应地增减燃料量、风量、给水量,来改变锅炉的蒸发量,使汽压相对保持稳定。    

    当锅炉负荷降低使汽压升高时,如果此时水位较低,可适当加大进水使汽压不再上升,然后酌情减少燃料量和风量,减弱燃烧,降低蒸发量,使汽压保持正常;如果汽压升高时水位也高,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风量,减弱燃烧,同时适当减少给水量或暂停给水,待汽压、水位恢复正常后,再根据负荷调节燃烧和给水。    

    当锅炉负荷增加使汽压降低时,若此时水位较高,可适当控制给水量。如果燃烧正常而蒸发量未达到规定值,则需增加燃料量和风量,强化燃烧,加大蒸发量,使汽压恢复正常;若汽压低时水位也低,则可先增加燃料量和风量,在强化燃烧的同时,逐渐增加给水量使汽压、水位恢复正常。    

    可以看出,汽压调节主要是对燃烧工况的调整,而燃烧调整的关键是合理控制燃料量和风量。不同的燃烧设备对燃烧的调整方法是不同的,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调整方法,在锅炉负荷发生变动时,尽快使汽压恢复正常。    

    (四)汽温的调节    

    1、汽温变化的原因    

    汽温是锅炉蒸汽的又一主要参数。蒸汽温度偏低,蒸汽做功能力降低,汽耗量增加,不经济,甚至会损坏锅炉和用汽设备。过热蒸汽温度过高,会使过热器管壁温度过热,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严重超温甚至会使管子过热而爆破。因此,锅炉运行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无过热器的锅炉来说,其饱和蒸汽温度的变化是随锅炉蒸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调节了汽压也就调节了汽温。对于有过热器的锅炉,过热蒸汽温度的变化,主要决定于过热器烟气侧的放热情况和蒸汽侧的吸热情况以及饱和蒸汽的湿度。当流过过热器的烟温升高、烟气量增大或流速加快时,会导致汽温的升高。    

    例如,在外界负荷增大时,需要强化燃烧,增大风量和燃料量来维持额定汽压。这样流经过热器的烟气的温度、流速都会增加,使过热蒸汽的温度上升。反之,负荷降低,燃烧减弱,烟温下降,流量、流速减小,则蒸汽温度亦会降低。    

    当进入过热器的饱和蒸汽湿度发生变化,汽温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水位过高时,饱和蒸汽带水后湿度增加。由于饱和蒸汽增加的水分在过热器内要吸收汽化热,在燃烧工况不变的情况下,用于使干饱和蒸汽过热的热量相应减少,从而使汽温降低。蒸汽若大量带水,将会引起汽温急剧降低。    

    2、汽温的调节    

    汽温变化是由蒸汽侧和烟气侧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而对汽温的调节也就应从这两方面人手。    

    (1)、 从蒸汽侧调节汽温。从蒸汽侧入手调节汽温,即是通过改变蒸汽侧的吸热量来维持额定的汽温,目前多采用减温器来调节汽温。减温器一般置于高温段过热器与低温段过热器之间。常用的减温器有两种形式:表面式和混合式。    

    表面式减温器采用给水来冷却过热器,当通过减温器的给水量增大,则进入高温段过热器的蒸汽温度就会下降;反之,当减少给水量时,蒸汽温度就会上升。混合式减温器是将给水或冷凝水直接喷入蒸汽,使过热器中过热蒸汽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加热、蒸发喷人的水分,使蒸汽的温度降低。无论采用哪一种减温器来调节汽温,其操作调节都比较简单,只要根据汽温高低,适当开大或关小相应的减温水调节阀,以改变进入减温器的减温水量,即可达到调节过热汽温的目的。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监视汽温的变化,平稳、均匀地调节阀门的开度,切不可大开大关,使汽温波动过大。    

    (2)、从烟气侧调节汽温。从烟气侧调节过热汽温,就是改变过热器受热面的吸热量,通常是通过改变流经过热器的烟气量和排烟温度来实现的。在操作上,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调节燃料量和送、引风量,改变燃烧强度来进行调节的。    

    例如,当外界负荷减小时,汽压、汽温会同时升高,这时可减弱燃烧,使汽压、汽温同时下降。另一种方法是,当外界负荷不变,汽压较稳定而汽温偏低时,可采用加大引风量、调整二次风等措施来增加烟气流量,通过提高炉膛出口烟温来提高蒸汽汽温。    

    (五)燃烧的监督调节    

    燃烧是锅炉工作过程的关键。正常的燃烧工况,是指锅炉达到额定参数,不产生结焦和燃烧设备的烧损,着火稳定,燃烧正常,炉内温度场和热负荷分布均匀。当外界负荷变动时,为保证锅炉工作参数稳定,应对燃烧工况进行调整,使之适应负荷的要求。    

    1、燃烧调节的目的    

    使燃料燃烧工况适应负荷的要求,以维持汽压稳定。    

    (1)、保持适量的过量空气系数,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小未完全燃烧损失并降低排烟热损失。    

    (2)、调节送风量和引风量,保持炉膛一定的负压,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 燃烧调节的一般要领    

    (1)、 合理控制燃料量与燃烧所需空气量的比例,并使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接触。    

    (2)、保持火焰在炉内分布均匀,防止火焰偏斜对炉体及炉墙造成强烈冲刷。    

    (3)、不能骤然增减燃料量,应注意风量与燃料量增减的先后次序,风量与燃料量的调及引风与送风的协调。    

    3、燃烧调节的方法    

    对负压燃烧的锅炉,保证炉膛一定的负压,是燃烧调节的另一项内容。炉膛负压般应维持在20-30Pa,负压过小,火焰可能喷出,损坏设备或烧伤人员;负压过大,会吸入过多的冷空气,降低炉膛温度,增加热损失。炉膛负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风量,合地调节风量的大小,使其与炉膛燃烧工况相适应。但在增减风量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风、送风增减的先后次序进行操作。    

    二、工况变动对工作参数调节的影响    

    (一)锅炉工况变动概述    

    锅炉工况是锅炉工作情况的简称。锅炉工况可由一系列的运行参数来反映,如锅炉蒸发量、燃料消耗量、各部分工质的压力、温度、烟气温度等,这些运行参数也可称为况参数。锅炉在一定条件下运行,各工况参数都具有确定的数值。如果运行条件发生化,则这些工况参数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三、锅炉运行中的维护与管理    

    (一)锅炉运行中的维护    

    锅炉运行过程中,保持锅水的质量,保持受热面的清洁,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因此,锅炉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1、排污    

    (1)、排污的目的。排污是保证锅炉水质达到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锅炉运行时排污的目的有三个:    

    1)、排除锅水中过剩的盐量和碱量,防止因锅水中的盐量、碱量浓度过高而降低蒸汽品质,导致锅水发生汽水共腾及过热器结垢。    

    2)、排除积聚在锅筒和下集箱底部的泥垢(水渣),防止水渣在受热面某部位聚集形成二次水垢。    

    排除锅水表面的油质和泡沫,提高蒸汽的品质。另外,当锅炉水位过高时,可通过排污来降低水位。    

    因此,为保证锅水的质量,除了对给水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处理外,还必须按规定进行排污。    

    (2)、排污的方式及操作方法。根据锅炉的结构特点和水质情况,锅炉排污分为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两种。连续排污也叫表面排污,多用于大中型蒸汽锅炉。    

    1)、定期排污。定期排污是指隔一定时间集中地从锅筒及每组水冷壁下集箱的底部、立式锅炉的下脚圈放出锅水,排除沉积的泥沙、污垢。排污量的多少和间隔,应根据炉型、给水质量和锅炉负荷的大小而定。通常每班至少排污一次,排污量不超过给水量的5%—10%。    

    定期排污最好在锅炉压火后或者低负荷时进行,因为这时锅炉水循环比较缓慢,泥渣、污垢易沉积在锅筒的底部,排污效果好。但负荷过低时,为了保证水循环正常,尽量不排污。    

    排污前应调整锅内水位比正常水位高30—50mm,并检查水位表的指示,在确定确无差错后方可进行排污。排污开始时应缓慢进行,防止水冲击。如果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应立即关小或关闭排污阀,待水冲击消失后,再继续进行排污。排污时,炉膛燃烧工况应减弱,并由两人进行操作,一人监视水位,一人操作排污阀。排污管上装有两个串联的排污阀时,排污时要先开快开式排污阀,后开慢开式排污阀;排污结束后,应先关慢开式排污阀,后关快开式排污阀。这样依顺序开关的目的是保护快开阀。    

    排污量取决于锅水的化验结果,根据水质要求通过计算确定。每一循环回路的排污持续时间,当排污阀全开时不宜超过30s,以防排污过分干扰水循环而导致事故。排污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排污阀关闭严密。    

    2)、连续排污。连续排污装置装设在上锅筒蒸发面以下约100~200mm处,由于靠近蒸发面处锅水含盐浓度最大,由此处连续排除一部分锅水可降低锅水的含盐量。排污量应根据对锅水的化验结果来确定,并通过调节排污阀的开度来控制。每隔1~2h,取锅水样一次,分析总碱度、pH值、固溶物(或氯离子),与标准相对照,如某项超标,则适当加大连续排污阀门的开度或加强定期排污,再取样、分析、对照,直至各项合格。    

    3)、排污的注意事项如下:    

    1)、排污前应加强联系,查明排污、疏水系统中有无正在检修的阀门;排污时,要严密监视锅筒水位的变化,防止因排污造成锅炉缺水。    

    2)、在开启排污阀时,如排污阀开关不动(锈蚀、失灵),不得用加长扳手的方法或用捶击的方法来硬扳排污阀门,以免将旋塞上的方头扳断。    

    3)、排污时,操作人员不得进行其他操作,若出现必须进行其他操作的情况时,应先停止排污,关闭排污阀后再去进行其他操作。   

    4)、—台锅炉有多处排污点时,不得使两个或更多排污点同时排污,而应对所有排污点轮流排污;不得只排某一部分,而长期不排另一部分,造成锅水品质恶化或部分排污管堵塞。   

    5)、如果两台以上的锅炉使用同一根排污总管,而锅炉排污管上又无逆止阀时,禁止两台锅炉同时排污,以防止排污水倒流入相邻锅炉内。    

    6)、排污过程中,若发生事故或者排污管道系统阀门有缺陷危及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排污。    

    7)、排污后,应复查排污阀关闭的严密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排污阀后的管于是否发热。如果发热,说明排污阀有泄漏,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3)、安全附件、自控仪表及附属设备。安全附件、自控仪表及附属设备检验的括:    

    1)、安全阀。检查安全阀是否经过校验(查看校验记录)与铅封,观察安全阀漏现象。检查安全阀有无泄放管,在泄放管上是否装有阀门。蒸汽锅炉安全泄放管否装有疏水管,疏水管上有无阀门。    

    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2,45MPa的锅炉,在不低于75%的工作压力下进行手动:验或进行超压自动泄放试验;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45MPa的锅炉及热水锅炉,应进泄放试验,检查安全阀阀芯是否锈死。当进行自动泄放试验时,应观察安全阀的启座是否灵敏可靠,其值是否准确。    

    2)、压力表。检查压力表是否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校验合格并铅封,且是否在有交压力表与锅筒或集箱之间是否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与压力表之间有无三通旋塞;通旋塞吹洗压力表的连接管,检查压力表的连接管是否畅通。    

    3)、水位表。检查水位表内的水位是否清晰可见;在水位表上是否标有最低、最高安全水位红线;玻璃管水位表有无防护罩;两只水位表的水位是否一致,同一水位检系统中,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显示的水位是否一致;一次仪表的旋塞是否灵敏,水位表是否泄漏;水位表有无放水管,是否接到安全地点。    

    4)、水位示控装置。蒸发量不小于2t/h的锅炉,其水位示控装置的功能,如高位报警,自动进水,极限低水位自动停炉等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司炉工人验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功能试验。   

    5)、超压报警装置。对于蒸发量不小于6t/h的锅炉,检查有无超压报警和连锁并由司炉工人在检验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功能试验,检查报警和连锁压力值是否正确。    

    6)、点火程序及熄火保护装置。检查燃油、燃气、燃煤粉锅炉有无点火程序以保护装置,并由司炉工人在检验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功能试验,检查其是否灵敏可靠。    

    7)、超温报警装置。司炉工应在检验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功能试验或查询有关超温报警记录。    

    8)、排污装置。检查排污阀与排污管道有无渗漏。对于蒸汽锅炉,应由司炉工人进行排污试验,以检查排污管是否畅通,观察排污时有无振动。    

    9)、给水系统。检查给水设备、阀门能否保证可靠地向锅炉供水。    

    10)、锅炉附属设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