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为完善我市防汛防风防旱应急管理体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科学、有序、高效应对水风旱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推动防汛防风防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为琼海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今年以来,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启动《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为强化与省级预案的上下衔接,市防减救灾办加强与省防减救灾办沟通,同步启动对我市防汛防风防旱预案的修订工作。
按照《琼海市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修编要求,市防减救灾办组织市应急管理局、技术单位等成立预案修编小组,积极开展预案修编工作。在市防减救灾委统一领导下,修编单位和市应急管理局等成立预案修编小组;收集相关材料、制作相关表格等。
5月底,结合收集材料和修编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预案,形成《琼海市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6月中旬,修改形成《琼海市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专家评审稿)》,市防减救灾办通过函审的方式组织专家评审,结合专家意见,修编小组认真修改形成(送审稿),呈报市政府审议。
二、主要内容
《琼海市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送审稿)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组织体系、预防准备、预防预警、工作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应急保障、灾后恢复、附则、附录等10个部分内容。
(一)组织体系优化
构建市、镇(区)、基层及其他三防组织机构,明确各层级职责。市级三防指挥部变更成市防减救灾委。镇(区)按“七个有”要求组织工作,强化对基层指导。基层按“六个有”落实,明确责任,确保防汛防风防旱工作在基层有效开展,提升基层应对能力。同时明确专家组、现场指挥部等工作职责。
(二)筑牢安全防线
责任落实、预案准备等多方面开展预防。建立三级“包保”责任对接制度,完善各类预案,储备物资,组建队伍,保障通信等,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降低灾害风险。同时成员单位分类与职责细化,明确成员单位分为A、B、C类;以及建立联合值班、会商研判等制度,完善协同联动机制。
(三)监测与信息报送规范
修订后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的监测分工。信息报送分为基础、研判、行动、灾情四类,不同类型信息由相应部门按规定频次报送,为防汛防风防旱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细化分级响应和极端情况措施
明确总体要求,实行联合值守。响应分海上防台风、防汛防风、防旱三个类别及四个等级应急响应行动要求。阐述响应衔接与调整规则,介绍不同灾害响应启动条件及极端情况应对措施,确保高效应对灾害。
(五)前置保障
明确队伍、物资、资金等保障。构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储备物资,保障资金,确保人员安全,提供通信、公共安全等综合保障,为应急处置提供坚实后盾。
(六)恢复重建
明确了灾害结束后,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社会捐赠、灾害保险,灾情评估总结等工作的要求。
(七)附则附录
附则主要内容为预案的实施管理和人员奖惩;附录主要是对预案中的术语、单位职责、值班要求、信息报送等内容进行解释和进一步补充。
三、提请重点关注的事项
一是本次预案修订的主要内容除了根据省级预案模板进行章节目录部分的调整,以及根据机构改革和职能变化对部分单位职责分工进行调整外,同时新增了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及响应行动要求,新增了极端情况响应措施等内容。
二是根据省级预案内容和指导精神,明确“五停一关”(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停航,关闭旅游景区)涉及“五停一关”的部门加强会商研判,根据风雨影响情况和行业实际作出关停决定并组织实施,紧急情况下需同时采取两项及以上“五停一关”措施时,由市防减救灾委按程序下达指令,各镇(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本部门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中针对“五停一关”细化启动条件和实施措施。
三是《预案》正式印发执行后,各镇(区)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镇级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编制本部门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特别是涉及重大灾险情的行业部门,如水库河道、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编制专项预案,细化应急处置措施,做到市级预案与镇(区)级预案、市级预案与各行业部门专项预案的衔接顺畅,确保各项防汛防风防旱工作责任明晰、协同有力、应对科学。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