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红色娘子军读报

发布日期:2018-06-14 00:00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王路生

    



    琼海通讯编者按: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

    这份在解放战争硝烟中诞生的报纸,在波澜壮阔的时代长河中,走过70个春秋。它是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从西柏坡的捷报频传,到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澎湃大潮,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从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努力奋进,到新时代新征程的初心不改,人民日报始终与党、与国家、与亿万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人民日报7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与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与支持。今年4月,为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该报面向海内外读者举办“我与人民日报”征文活动,诚邀广大读者、作者、同事前辈分享与人民日报的难忘往事,抒发对人民日报的情感与期望。

    红色娘子军是所有琼海人的光荣与骄傲,也是琼海叫得最响亮的名片和著名品牌。作为长期追踪、记录、研究、宣传红色娘子军题材的琼海资深记者和作家,王路生积极参加人民日报征文活动,其纪实散文《为红色娘子军读报》,饱含深情地叙写了人民日报与红色娘子军的一段特殊情缘,得到了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编辑的肯定,并刊发于6月13日的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副刊“大地”是备受海内外读者、作者高度关注的精神家园,也是广大作家、作者在新时代里施展自己才华的重要舞台。王路生的这篇散文作品,既是他个人散文创作上的突破,也是继我市作家蔡小平的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后的第二位作者的作品亮相,同时也是今年来琼海文坛的重要收获。

    现转载此文,并与各位读者分享。



    父亲离开我已有二十七年,他生前向我讲述的他与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的一段特殊缘分,为老战士读《人民日报》的片断人生,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并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后半生。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读过高小的父亲参加县里的工作队,参加清匪运动。有一天,他在乐会县府大院,第一次阅读到铅印的《人民日报》,欣喜若狂。恰巧这一天,红色娘子军第一连指导员王时香来县府办事,与父亲相逢时看到《人民日报》,便拿过来阅读。王时香童年时读过书,粗通文字。第二年,县里开展老苏区、老红军调查登记工作,父亲参与其中,深入红色娘子军诞生地阳江镇调查走访,从此与红色娘子军一连连长冯增敏、二连连长黄墩英和指导员庞学莲、战士王运梅、卢业香等人结下不解之缘。当年,人们了解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一是收听广播,二是阅读报纸。父亲下乡时,挎包里除笔记本外,还有一份《人民日报》。娘子军战士大都是文盲,父亲便义务为她们读报,让她们充分了解国内外大事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民日报》成为父亲与红色娘子军见面时的重要精神食粮。

    在读报的日子里,尤其让娘子军高兴与自豪的是两件大喜事——1961年7月,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1970年,芭蕾舞剧电影版《红色娘子军》在全国上映。关于这两条文艺新闻,《人民日报》都发了消息,并刊发著名导演谢晋、著名演员王心刚等主创人员的创作访谈和观众的观影评论。父亲先后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召集大家聚在一起,为她们读报,共同分享这两部红色经典的艺术魅力。

    父亲到宜兴出差时买回一把紫砂壶,正面刻绘的图案正是娘子军党代表常青指路图。农闲时节,王时香、王运梅、卢业香等一众战士便相约到父亲居住的老屋,围坐在一方长方形黄蜡石桌旁,煮茗,叙谈,聆听父亲琅琅的读报声。这样的读报场景,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反反复复上百次。有时候,父亲读得喉咙干了,王时香便接着读。她们一边汲着紫砂壶冲泡出来的茶水,一边“听”报,《人民日报》的墨香陪伴她们度过惬意时光。

    父亲工作很忙,他为娘子军战士读报,一是利用下乡时间见缝插针;二是节假日下去或王时香们登门时读报。尽管不是天天读报,但父亲与她们的那份友情,让《人民日报》成为这份特殊缘分中最重要的见证物。

    父亲临终前一天,王运梅、卢业香登门探望。父亲叫我扶他坐起来,坚持要为老战士读报,但此时他说话十分困难。我索性拿过报纸,父亲握着我的手,缓缓地低声说:“有机会的话,替我为她们读报……”

    1991年春,我从临时的“替补”正式成为读报的主角。

    尽管不是每一天上门读报,但每一次与老战士通话时我都会将《人民日报》上的重大新闻告诉她们,让她们熟知国内外的大事。七十年来,《人民日报》见证共和国的历史变迁,琼海也因是娘子军的故乡而备受《人民日报》瞩目,曾有二十余篇报道在《人民日报》上亮相。而红色娘子军老战士们也从《人民日报》了解到与她们密切相连的多个重大历史节点。

    2000年5月1日,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王运梅、卢业香、陈振梅、王先梅等娘子军老战士先后入园暂住,我也有更多的机会见到她们。每一次走进她们的大门,我都向她们敬礼,并大声喊道:报到!王运梅们便颤巍巍地站起来,同样向我回敬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我为她们读报前的常规动作,也是我与她们的一份心灵契约。

    历史也有巧合。2001年1月15日,我在纪念园里和王运梅、陈振梅老人拉家常,正要为她们读报的当儿,来海南调研的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白克明进到纪念园。当王运梅知道是人民日报社的领导来探望慰问她时,显得非常高兴,她说:“《人民日报》是我们晚年生活中的精神食粮。想不到今天还见到人民日报社的贵客、稀客!我们与《人民日报》真的有缘啊!”白克明同志可能没有想到,在海南,他还见到一群由娘子军老战士组成的《人民日报》的特殊读者!此后几年间,人民日报社的张研农、谢国明等社领导来琼海调研时都看望了娘子军老战士。

    《人民日报》不仅是老战士的知音,也是一座友谊的桥梁。2006年冬,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老战士王运梅从《人民日报》上得知此消息后对我说,代她和她的姐妹们写封信,祝贺铁凝妹妹当选中国作协主席,我应允写了信。2007年元旦,王运梅收到铁凝同志的贺年卡和新春祝福语,同时还收到铁凝同志的散文集。此后直到王运梅离世,王运梅和铁凝之间,每年新春都互通书信,互致问候。

    每当我坐在老战士身边读报,心灵就又一次接受精神洗礼。她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坚定信仰、英勇作战、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她们在和平年代,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的人生观有了重要的支撑与观照。为她们读报,其实也是我一次次地阅读她们的精彩人生。她们通过“听”《人民日报》,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的足音,了解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了解祖国各地的新风貌、新气象、新作为。

    2014年4月,在送别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时,我手持一份令百岁老人终生牵挂的《人民日报》。我想让这份报纸在这样的时刻凝固成为不朽的诗魂,告慰英灵。一代琼花的巾帼传奇永远不会谢幕,她们与《人民日报》长达六十余年的特殊缘分,连同她们的家国梦,连同父亲和我为娘子军读报的幸福时光,永远铭刻于岁月的深处。

    (原载201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副刊第24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