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归侨的“创业经”入党梦

发布日期:2018-11-19 00:00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谢 戈

    

    李经明是琼海市长坡镇青葛村委会赤土村人,也是一位归国华侨。他曾任海南省华商会副会长,现任市侨联常委,长坡镇商会副会长。他身材高挑、面相和气,为人敦厚、诚信守道,古铜色的脸面是他闯海经历的丰富写照。他紧随国家政策不断转变思路,敢想敢干、不懈创业,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生故事,充满正能量。


出生槟城 回村务农


    李经明194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年之后,随父母回到故里。其父母为了养活他们兄弟姐妹5人,种田的同时开山辟园种植番薯和花生等经济作物。花生种多了吃不完,其父亲充分利用农村民俗活动,肩挑走村串户做起售买花生生意。那个年代,家贫的他就是靠着父亲“花生汞”收入读完小学和中学。1966年,李经明参加高考,以高分考上广东省两所高等院校,但都因家庭海外关系与高校无缘。

    人生第一次受挫,让李经明心中觉得憋屈,但他没有消沉,而是意志坚强心存梦想,决定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李经明在校便是学生会干部,曾任三年班长,组织能力强,田径、跳高、跳远、投弹等项体育运动样样是强项。回到赤土村后,他爱护集体,团结同志,乐于助人,任劳任怨,队里重活脏活抢着干,深受村民喜欢,都说小伙子勤快干活没脾气。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大队书记发现后,把他当作干部苗子重点培养,并找他谈话,决定让他担任赤土村第五队(现为村小组)生产队长。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李经明在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公社、生产大队的指示部署的同时,积极大胆带领村民发展副业创收,组织村民利用废弃的珊瑚礁烧成石灰,再用水浇拌制成石灰粉,然后卖给别人建房砌墙从中增加队里收入,村民个个拍声叫好。他还带领社员开挖钛矿,把社员劳动日值从3角提高到1.2元,受到社员和大队书记的赞扬。


购船闯海 合办虾场


    时代在变,观念随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吹遍琼海大地。地处海边的青葛村委会赤土村也开始实行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样燃起了李经明发家致富的勇气和梦想。

    靠山吃山,近海闯海。1982年,他辞去生产队长职务,筹资购买材料,叫人制造了琼海市(时为琼海县)第一艘机动汽油渔船。每天晚上,李经明就把渔船开到两海里外的近海撒网捕鱼,第二天早上拉网收鱼。两年后他卖掉机动汽油船,投资10万元又购买了一艘70吨位的大船,并组织村民勇闯西沙捕鱼。当时,到西沙捕鱼往返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李经明便把抓到的海鱼腌成咸鱼,然后运回销售。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李经明在西沙捕鱼中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1984年,他出资4万元从香港购买回一套在本岛最先进的潜水捕捞设备,带领村民专门在近海潜入50米深海底从事捕捞作业。那时,李经明一天可以抓到三百到四百斤龙虾,一天收入有1000元。但潜水作业危险性大,越往深处,海水的压力越大。通常,带上潜水设备和铅饼潜入50米深的海底抓鱼,在浮出水面时要分4到5个台阶(每个台阶10米)进行减压,每次减压后才能浮出水面。反之,如果一下窜出水面,极易造成血管挤压破裂,出现生命危险。在深水作业,有时还会遇上凶险的鲨鱼,李经明都凭着智慧和胆气化险为夷。

    抓龙虾赚钱多,但生命更珍贵。1987年,进入不惑之年的李经明转身上岸,利用自家18亩承包地与湛江水产学院、县水产局、商业局合作,共同投资60万元办起了海南第一家热带斑节对虾孵化养殖场。他干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第一年养殖场就盈利100万元。第二年三方共同决定再投入10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第三年,正值养殖业前景一片光明之际,李经明突然提出要离开孵化场。湛江水产学院教授一听首先不同意。因为对虾孵化,必须需要虾母。而收购虾母主要靠他。每天,李经明是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去收购,近在龙湾港附近的渔村,远到文昌市(时为文昌县)冯家湾的渔村,收购的虾母价格便宜品种又好,教授是既高兴又满意。看到教授死活不让离开,李经明便搬出救兵,请出好友、时任县水产局的一位副局长跟教授明确地说道:李经明正当干事创业的年龄,是家庭的顶梁柱,与其让他在场里领死工资,不如让他闯海赚大钱。


购置大船 扬帆远海


    有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990年,艺高人胆大的李经明决定购大船闯远海抓活鱼,向深海要效益。他先是到越南河内办理了海产品收购证。随后到越南广宁省和白龙尾岛考察海产品自由收购市场和鱼类资源。此时中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通过考察,李经明发现,白龙尾岛内名贵鱼种东青斑鱼资源丰富,而岛上却驻扎着越南军队。当时,市场上东青斑鱼行程看好,在当地价格是20元到30元一斤,运销香港市场价格是当地的十倍。回家后信心满满的他,积极地发动10位村民入股,投资38万元从香港购置了一艘120吨位、底舱透风、能载清水活鱼的大渔船。年中,他亲驾大船远赴深海作业。为了能够进入白龙尾岛,李经明利用躲避台风的名义把渔船驶进岛内,用避风报关的机会充分接触岛上驻军主官。李经明说,我们来这里既是避风又是收购海鲜产品的,有你们政府发放的海鲜产品收购证,但是台风时节收购的海鲜产品不多,很想在岛内开展一些捕捞生产。岛上主官说:“可以呀,但必须上缴在岛期间的一些管理费用。”有了这句定心丸的话,李经明立即组织渔民开始捕捞作业。抓到的活鱼大胆运往香港销售获得丰厚回报。当年贷款,第二年就全部还清。由于信用好、还贷快,市农行在全市大力宣传了他购大船闯深海赚大钱的事迹。不久,潭门渔船也开始来到岛屿捕鱼。来的渔船多了,他意识到,捕鱼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找一份出海又有工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他通过好友买来11本航海知识书籍,一边抓鱼一边学习。当年,他考取了二类驾驶商船的中国(B类)船长证。李经明耕海牧鱼两年净赚200多万元。1993年,他以81万元的价格把渔船卖给了西沙做为交通运输船,加上卖船赚来的钱,入股的10个村民分红,每人平均获利近30万元,10个人幸福地返家,个个都拆了旧房盖起了新房。


改开商船 创办气站


    1993年底,拿到船长证的李经明(A证是无限航区、B证只准驾驶东南亚一带航线)申请加入海南国际能源船务有限公司。但是该公司并不了解他。他的朋友、拥有A类船长证、美国夏威夷州有名气的老船长符气禄(长坡欧村人)极力推荐,他顺利被聘为公司的商船船长。该船吨位为6000吨,拥有员工20人,是专运柴油和汽油的商船。几年间,他开着商船行稳致远东南亚各国,每次都获得行船安全奖。那时他工资加上各项酬劳已经是月超万元。几年后,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事业,他毅然辞去了船长职务。当时,亲戚个个都不理解他,在海口水务公司当经理的朋友甚至骂他:“别人想花重金买商船驾驶证都买不来,你却辞掉一份有着丰厚薪水的工作,真是傻啊。”然而,李经明一经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1999年,在充分考证当地煤气供应市场后,李经明争取到民生建设项目,尔后投入90多万元,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在琼文公路边建起长坡镇第一家煤气供气站,给长坡地区群众的家庭用气带来了便利。在经营管理供气站中,李经明牢记家训教诲,诚实守信、和气经商,赢得美誉。

    有一次,他发现经常到供气站帮工的二儿子抽上了香烟。为了供气站的安全,他立马叫来儿子写下检讨书。二儿子写了四次检讨保证书,都被父亲退回。第五次儿子怕了,叫上妻子把检讨书送给父亲。李经明一看更加恼火,把儿子叫来连媳妇一块教育。最后,二儿子写下深刻的保证书:“如果再让父亲发现吸烟,儿子将不再花费父母的一分钱。”


担当为民 运销瓜菜


    进入新千年,琼海市更加重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冬季瓜菜,全市瓜菜种植、收购和运销迎来大好时机。那时,长坡镇已经成立琼海市第一个农民运销协会,拥有一支280辆长途运销车辆的队伍。长坡镇人口多、种植瓜菜数量也多,每年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来到长坡镇收购冬季瓜菜。瓜菜业和运输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

    一业兴百业旺。一向敢想敢干的李经明看到商机后,转型大胆做起瓜菜收购生意。2000年,他投资40万元买下10亩地皮并办起瓜菜收购点。同时,注册成立了琼海李昌市场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发展瓜菜生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农民当时种植瓜菜没有资金。每年,公司都发放肥料和种子给农户,收获后农户再把瓜菜卖给公司,从中抵减肥料种子资金。其中,公司发给农民瓜菜种子最多一年有8000亩。公司最红火的时候有10辆大卡车停在路边,有18辆小型手扶拖拉机从瓜果菜批发市场里进进出出。2001年至2002年,由于公司收购的瓜菜增多,为了便于保鲜冷藏和运输,他斥资200多万元在长坡镇建起了第一个瓜菜冷藏库,之后又扩建了第二个冷藏库。2003年至2004年,长坡镇农民瓜菜运销不畅,大量瓜菜烂在田间地头。总想为民做好事的他勇敢挑起农民运销协会会长的重担。他不负众望,带领车队走南闯北,从北京、郑州等大城市一路签订订单,打开了瓜菜销路,打响了瓜菜品牌,瓜农纷纷拍手叫好。2005年,李经明公司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长坡镇农民运销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群众组织”。

    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2015年以后,李经明逐渐将自己创下的家业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打理,意在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同时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成功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几十年风雨创业路,他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不懈努力,逐步从一个农民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了一个有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家。他因改革开放而富,他的致富梦正是农村改革开放40年来变迁的生动缩影。有一次,他的朋友调侃他说:“你得数的(划算),要不是当初考学不成,你也不致于有现在这番风景。”他笑着回答说:“这要感谢政策,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圆了致富梦。”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生活殷实后,李经明更加重视家风建设,鼓励家庭成员上进读书,帮扶贫困对象。他常说,子女教育好了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如今,受他吃苦耐劳、奋发进取和敢出人头地的精神影响,其家庭子女个个听话,创业有成,孙子读书成才,家庭和顺美满。


费尽周折 终于入党


    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已经71岁的李经明看上去如同壮年。他不抽烟不赌博不熬夜,心态平和,坚持保持一周参加5次羽毛球和2次太极拳体育锻炼,运动让他变得更加年轻。他不忘入党初心,去年,一心向党又费尽周折的他终于圆了入党梦。这也成了他多彩人生最开心的事。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是一种阅历、经历,更是一种精神和财富。想当年,在学校当班长想入团,在农村当队长想入党,都因家庭海外关系而入不成。如今国家实行了更加开放的政策,他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也只有共产党才能让农民生活富起来好起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