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琼海(27):张国华作品专辑

发布日期:2019-04-11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401.jpg

作者简介

张国华,琼海市龙江镇石龙村人。原国营东平农场宣传科干部,现为琼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老年体育报》《门球周刊》驻海南新闻中心主任。

笔耕多年,有新闻通讯、文学作品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写作旨在充实多彩人生,以文交友、以友促文,宣传正能量,何乐而不为!


激情漂流万泉河


讲起飘流,我的思绪回到青少年时代。我的家乡在万泉河中游河畔的龙江镇石龙村,我是喝万泉河水长大的。童年的我是万泉河里的“小蛟龙”,氽过最宽的河面,与小伙伴氼过最深的河湾。横游、直游、顺游、逆游样样玩过;仰泳、蛙泳、自由泳、蝶泳样样精通。中学刚毕业,为挣“工分”,跟随“放排哥”从万泉河上游放木排,闯险滩、冲漩涡、越河湾、搏大浪,惊心动魄地将木料运回家乡,也算是“漂流”万泉河了。如今上了年纪的我,童心未泯,跟着一群年轻人慕名参加万泉河漂流,拾回童年的记忆和谐趣。

驱车往琼海市西南方向行走53公里,经过中原镇、阳江镇、会山镇、东太农场东平片区,便到烟园水电站。“万泉河漂流”几个红色黑体大字高高镶在烟园大桥的桥栏上,显得格外醒目。桥下是“万泉河漂流”起点的码头、服务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搅腾了绿色静谧的幽谷。

万泉河休闲漂流分为上“探险”和下“漂流”。以烟园水电站的大坝为界,大坝上为探险览胜观光区,区域至牛路岭水电站大坝下,游程6公里;大坝下为漂流的起点,到终点会山镇15公里,历时1个半小时左右。

我们先乘橡皮艇游上游。一艘橡皮艇能坐12人,只有一名船工,这船工具有驾驶员、导游员、安全员、服务员、环保员5大职能。绝大部分的船工都是训练有素的苗族青壮年人担任。为呵护万泉河的生态环境,开船前,穿着迷彩服的船工带领我们进行环保宣誓:“我宣誓:我一定本着天人合一、生态永恒的理念,精心呵护好万泉河河水的纯净、两岸热带雨林的完美,让万泉河永远秀丽。”

高峡出平湖,上游称为“烟园湖”,两岸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有神秘洞、蝴蝶谷和大龙潭、小龙潭等瀑布。我们一边欣赏两岸的风光,同行的一位队友即兴吟出“绿水青山映碧峡,石壁松柳配成画。幽谷悬瀑鸟不惊,野渡小舍有人家”的诗句;一边听船工用苗语、海南话、普通话等不同语言唱民族的、传统的、流行的歌曲。我们还和着船工唱起《万泉河水清又清》《小苹果》《婚誓》《苗家酒歌迎客来》等歌曲。歌声融美景,大家都感到情趣盎然、心旷神怡。

沿途经过“情人谷”,潺潺的山水顺壑而下,晶莹明澈。山谷静谧清幽,绿树成荫,那是苗族青年男女经常约会的地方。

“石壁悬藤顽猴玩”景点,陡耸的石壁高10多米,宽近30米,夹缝中长出树木,野藤垂壁悬挂,灰色的石壁像巨幅银幕倒映在水中,犹为壮观。早年成群的猴子经常在此出没,攀藤爬树打闹摘野果,而今不见猴子的踪影,只见石壁的裂痕似勾勒有几只大小不一玩耍的猴子,从船工口中得知此处有“猴壁”之称,又叫“回音壁”。船工将游艇熄火,并击掌示范,只听那掌声在山谷里回响,大家便学样击掌或高声喊叫,回声深远。

“前面就是神秘洞”,船工一边娓娓而谈,一边缓缓把橡皮艇驶入洞内,左拐右转直向“山肚”延伸。进入山洞纵深约150米时,两边宽仅3至4米,时见“一线天”,时见奇石凸现,时见藤蔓飘荡。洞中水清如镜,游鱼嬉戏。“看,瀑布!”不知谁高声喊叫。只见头顶前方有瀑布从几层楼高的峭壁凹口处奔泻而下,水声隆隆,水雾渺渺,犹如一条白练凌空飘荡,直坠崖下的深潭。这是小龙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句即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让我们对“神秘洞”之名有更多的理解和想象。

离开神秘洞,不久就到蝴蝶泉谷的入口。这里早期是成群的五颜六色的蝴蝶栖息之地而得名。蝴蝶谷里有大瀑布,称为大龙潭。我们攀藤拾级,随着水声进入大龙潭。只见高山流水,深潭积水,潭水深不见底,潭面宽约八九米。深潭上方有两个五六米高的跳台,可以从跳台上跳水或爬上更高的陡峭岩石上蹦下,寻求刺激。同行的帅哥阿斌及几位靓女好奇心切、好胜心起,都决心登台一搏。但一到台上,女同胞就腿脚发抖,蹬起脚跟想跳,心里又发怵,我推你让,就是不敢跳,手不停地拍拍忐忑的胸膛。“不要怕,让我来!”阿斌说着,站立跳台端,挥展双臂,凌空一跳,直坠深潭,水花飞溅,引起一声声尖叫、一片片喝彩、一阵阵欢呼。有了阿斌的带头,几位靓女硬是壮着胆,一纵、一跃、一跳,成功了。有了超越,便是展示。他们再三登上跳台,手挽手双人蹦、混双跳、单飞坠……王摄影师迅速启动连拍快门,拍下了他们纵身飞坠深潭的倩影,定格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游艇上,参加跳水的同伴无限感叹,都说那真是心动、心跳,换心、换脑、换肺的项目。

游了烟园湖,我们便到下游漂流。船尾机声隆鸣,橡皮艇顺流而下。

一到平缓的河道,船工就有意将艇时而靠近,时而离开,时而碰撞,同行的几艘艇上相识、不相识的游客就打起了水仗,爆发了大战。游客用事先携带的水枪射水、水瓢吸水抽射或舀水狂泼,混战场面好不热闹。各艇上的“战士”全部“外伤”,周身湿透,个个像落汤鸡。唯有马摄影师为护相机而穿着“防弹衣”(雨衣),为大家留下了难忘的、精彩的镜头。

船工向我们介绍,漂流有晨漂、黄昏漂、夜漂、雨漂、婚漂等。晨漂破雾万泉河,夜漂天籁听莹火,黄昏漂流景最美,日漂找回儿时我。婚漂,即“万泉河生态漂流婚礼”更让我们感到新奇。烟园大桥下悬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世界第一大的红双“喜”,“天地为媒,携手今生”“山水作证,珍爱永恒”的喜联悬挂两边,“万泉良缘”的横批在祝福着新婚夫妇一路万全,一生万全。万泉河漂流就如浓缩的人生,有诗情画意,也有急流险滩,当新人牵手走上橡皮艇那一刻,就寓意着夫妻二人自此走上风雨同舟、相扶相携的人生旅程。

船工告诉我们,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清可见底、礁石陈布、水势澎湃的河段叫“滩”;表面水流平缓、水色湛蓝墨黑、深不可测的河段叫“湾”。“滩”,不足300米就有一个。全程有浅滩、清滩、水秧滩、长滩、白沙滩、玉芳滩、拉蓬滩、高镰滩、加秀滩9个险滩。漂流途中可欣赏八戒石、鹰壁、母亲岭、青蛙塘、虎门关、石天泉瀑布、石龟卧河、石虎护河、琼崖纵队后方医院遗址、苗寨等景观。

“琼崖纵队后方医院遗址”是在高镰瀑布不远的热带雨林下。解放战争时期,那里是琼崖纵队的后方医院。当时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非常缺医缺药,为了及时救治伤病的战士,便以深山老林作掩蔽,采集山药制丸药,溪水清泉冲洗做消毒,医院在此救治了一批又一批伤病战士,让他们又奔赴战场英勇杀敌。

最惊心动魄的、最刺激难忘的便是过“长滩”。“长滩”约100米,是万泉河上最长的一个急流险滩,水势湍急、河礁列布、漩涡盘转。“请坐稳、抓牢!”船工的话音刚落,皮艇随急流破浪,奔泻滑飞,澎!澎声连连,迎头的巨浪把满员的皮艇凌空抛起甩下,女的一声声尖叫,男的高呼其爽!我们时而匍伏在橡皮艇上,时而前倒后仰,时而像坐“过山车”一颠一抖,左摆右倾,让人胆战心惊、激情澎湃!

冲越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领受各异的情趣,到了最后一个湾。这湾就在会山镇加脑苗族村边,叫“朋莱湾”。“朋莱”是苗语“约会”的意思。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门骠”(苗语,小伙子)、“门莎”(苗语,姑娘)相爱了,他们不顾父母反对,勇于冲破家庭包办婚姻的束缚,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来到河边约会,互诉衷肠。久而久之,他们约会的脚印遍布河边的沙滩、草地、竹林,至今仍留下两对“爱情脚印”。“门骠”“门莎”对爱情的忠贞感动了万泉河仙女,仙女帮助他们说服了双方父母,最终促成婚姻,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苗家的“门骠”“门莎”不再受包办婚姻束缚,自由恋爱在苗家蔚然成风。后人为纪念这对“门骠”“门莎”,将他们约会的地方叫做“朋莱湾”。船工有意让橡皮艇放慢速度,让我们领略“朋莱湾”沿岸的美景。只见湾边一个个、一堆堆、大大小小千奇万状的鹅卵石遍布河边湾旁。加脑村民居、楼房、水塔掩映在翠绿的青竹、丛林中。村委会在河畔建了凉亭、对歌台、农家乐、娱乐场,构成苗族风情旅游观光新景区。移步景区,有的游客邀着苗装的“门莎”在拍照,有的围观苗女织“苗绣”,有的在向“银瑟”(苗语,小孩)拜师学苗话、唱苗歌……

经过各个险滩,便是水流平缓的河段,不知不觉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个半小时的漂流,船在山中游,人游溪谷间,登上山泉还有泉,一重瀑布一重天。一边漂、一边游、一边听、一边赏,青山秀色、奇峰异石、鸟语花香、苗寨村舍、田园风光饱览而归。整个漂流过程,既有穿急流越险滩的激情澎湃,又有缓漂时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的诗情画意,令游人疑似置身桃花源中,恍若步入人间仙境。在不尽的回味中到达终点,众人还沉醉其中,情趣绵绵,回味悠长……


高歌夕阳红


东平中老人自娱自乐演唱队,组队一年多就开始走红。网络上有他们练唱、演出的视频;报刊、杂志上有介绍他们的文字、图片;节庆日,有单位发来邀请帖,请他们加盟演出……

这个演唱队,走过的路并不平坦。

罗炎明,是原东平农场的电工。退休前,晚上农场每周三晚露天舞厅的音响或农场举行演出时的音响,都是他义务负责操持。退休后,他热情好客,在他家喝茶聊天、唱卡拉OK的朋友络绎不绝。2014年春的一天,在罗炎明家,爱唱歌的李国英、温君华、陈焕亮、张锦成等,都不约而同地提起组建一个演唱队,让退休的老人有一个老有所乐的平台。

一石激起千重浪。消息一传出,人们反应强烈,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农场、兵团时期的宣传队老队员,手脚早就痒痒了,好象迎来了“第二春”,纷纷呼应,梅开二度。会跳舞的来了,会吹拉弹唱的来了,连一些没有文娱细胞的中年人也来了。经过集思广益,组建了10多人的“东平中老人自娱自乐演唱队”。定每周的一、三、六为演唱队的活动日,活动场所就在罗炎明早期搭建的简易棚里。

组队之初,主要是学唱歌。活动日下午2点半集中,4点半就结束。练唱结束后,队员有的到幼儿园、小学接孙子,有的回家做家务,有的去搞种养业发展自营经济,做到唱歌家事两不误。这支队伍的活动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羡慕,纷纷要求加入。原会山镇木材管理站的张忠文,喜好多种乐器,退休后在东平买房,照顾孙子读书,听说有这么一个演唱队,就要求入队,成了演唱队的笛子演奏员。火星队的连德勇,年青时玩弄过扬琴,就自己掏钱买来扬琴,作为见面礼,加入演唱队。队伍慢慢就由原来的10多人扩大到30人,队伍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退休老人,也有在职的医生、教师等。

演唱队是自行发起的民间组织,组队容易,发展艰难。队伍大了,活动场地就显得小了,连板凳都不够用了。又是罗炎明慷慨解囊,投入3万多元,在自家庭院里拆了旧棚,搭起钢架、塑料顶,购置桌椅、灯具、自制音箱,捣腾出150平方米的演唱棚,在演唱棚里挂起了“东平中老人自娱自乐演唱队”的牌子,使演唱队有了“家”。演唱队在罗炎明家的活动,光茶叶、水电的开销就不少,队员们都提议每月要给罗炎明一定的费用,但都被他婉拒。

队伍大了,管理就得下功夫了。队长温君华,原是统领几百号人的生产队老队长,工作颇有成果,但面对演唱队这几十号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歌唱水准的队员,有时也显得无可奈何,感到棘手。队中人多嘴杂,意见难统一,常有争吵、互不服气的现象出现,甚至还有闹别扭不干的。温君华敢于担当,不退缩,不气馁,耐心做队员的思想工作,使大家心服口服,成为演唱队内内外外的“一把手”。幼师出身的梁伟娟,担负起副队长的责任,协助队长做好演唱队的管理及队员的思想工作。教过音乐课的黄桂娇教师,既在表演中担任领唱,又协助编导教队员们唱好歌曲。乐器组组长陈焕亮,原是兵团时期团宣传队的二胡手,有较高的演奏水平,还懂多种乐器。其言语不多,为人做事很厚道,总是以身作则,遵守队规,还经常亮出绝活,调试乐器,帮助其他队员提高技艺,使乐队和演唱队配合协调。75岁的巫伟新是演唱队里年龄最大的二胡手,他总是风雨不改,骑自行车从6公里远的钢铁队赶到演唱地排练。队员们都为老巫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乐队组的每件器乐,都是队员自己淘钱买的。他们不求张扬,只为团队展示技艺尽力而为。有善的管理,骨干的作用,使演唱队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

演唱队开始只唱几首原来队员懂得的老歌,自娱自乐。后来编导李国英从网上下载一些歌曲,复印歌页发给队员演唱,还为队员们购买了《夕阳红歌曲集》,人手一册,教唱其中的不少歌曲,使队员会唱能唱的歌曲达到近百首。此外,队里还教队员识简谱、跳广场舞和交谊舞,使演唱队的整体艺术水准有了显著提升。

李国英从小爱好文艺,参加工作后,曾是农场的基层干部,后下海经商,但爱好文艺的热情不改,还主动参加过不少文艺培训班的学习,曾担任过农场大型舞会、文艺晚会的编导,现是琼海市会山镇黎苗族民间艺术团的编导。李国英虽然退休了,但还要操持摄影、影像视频制作店铺的经营。她除花费不少时间精力来指导演唱队排练外,对演唱队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思考。2015年8月,她拟组织会山黎苗族民间艺术团到会山镇的一个村委会进行联欢,后改为在镇上苗绣广场的“三月三”舞台进行。借此机会,李国英让演唱队拿出熟练的《英雄赞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首合唱曲参加联欢演出。合唱队第一次走上舞台亮相,一炮打响,获得成功,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扬。演唱队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此后,东平中老人自娱自乐演唱队就加入了会山镇黎苗族民间艺术团。

为了提高演唱队的水平,李国英请来琼海“候鸟”、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编导马允茹老师,为演唱队作辅导。马编导给队员们精心讲解演唱的基本知识,指导队员演唱发音的各种技巧,使队员们大有感悟,得益匪浅。2015年11月,正逢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张松康老师(原东平农场广州知青、兵团宣传队乐手)回农场支教,演唱队就请张松康老师到场悉心指导队员演唱和器乐演奏的知识。张松康老师用3个半天的时间,以演唱队原已会唱的《走向复兴》《美丽中国》为例,分析演唱队原演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反复讲解合唱的基础知识、乐队和演唱队员的配合要求,并示范演唱,使队员们开了窍。

组队一年多来,演唱队除坚持正常的练习外,还组织队员外出拉练,争取更多的机会来锻炼队伍。2015年7月20日,队员张锦成过生日,邀请队员到他家庆贺生日。演唱队的领导就借鸡生蛋,将演唱队拉到张锦成家,一台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的音乐盛礼献给张锦成的寿诞,独唱、小组唱、合唱、器乐合奏精彩纷呈,主人、亲戚、来宾、朋友无不喝彩叫好。演唱队领导还把队伍拉到旅游点演练,如在万泉河漂流的终点迎着游客唱起《万泉河水清又清》《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歌曲,博得外地游客的点赞。2016年元旦,会山镇举行庆祝元旦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汇演,邀请演唱队参加演出,并要求他们演唱海南方言歌曲《请到会山来作客》。接到邀请至演出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这首歌是琼海市王章灿先生为会山镇黎苗族民间艺术团特地创作的海南话方言歌曲,演唱队的队员原来都不熟悉,且队里相当部分队员不懂海南话。接到任务后,队员们一面学海南话,一面加班加点彩排,一面到黎村苗寨借服装。演出当日,全队30人齐上台,美妙的苗族音乐旋律、对唱合唱的多种形式、亮丽多彩的黎苗族服饰,随着“会山田园风光好,万泉河漂流人欢乐,来吧来吧,远方的客人请到会山来作客……”的优美歌声,演唱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有人将拍摄的演出视频发到“优酷”网,并分享到微信,一传十,十传群,使演唱队声名远扬。

自娱自乐你我乐,唱响心中幸福歌。晚霞绚丽伴夕阳,美景憧憬开新河。笔者相信东平中老人自娱自乐演唱队会继续踏歌起舞,随着《美丽中国》梦,高歌《夕阳红》,讲述《春天的故事》……


山里巴人的乒乓情怀


东太地区山峦连绵,林海无边,山高水长,鸟语花香,风光旖旎的万泉河就在这千山万谷中飘逸而过。国营东太农场就坐落在这令人神往的万泉河上游河畔。这里活跃着一群乒乓球爱好者,他们自行组织乒乓球协会,成立乒乓球队。由于地处山区,这些乒乓球爱好者取楚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民歌之名,谦称自己是“山里巴人”。他们钟情乒乓球的美言佳话,随着万泉河的奔流,传到山内山外,像清山绿水一样清爽怡人。

这里,有3个乒乓球馆,置放着12张标准的乒乓球台,专供干部职工和乒乓球爱好者打球健身。东平乒乓球馆是开展训练比赛最正常、成效最好的球馆,常年活跃着一支20多人的山里巴人男女乒乓球队,在当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乒乓球给远离市井的沉静山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喧闹和欢乐。每当人们走进东平乒乓球馆,无不被一种浓烈的活动气氛所感染。乒乓球馆的南北墙上方,悬挂着“人生能有几次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和“乒乓球是个宝,天天打球身体好”的鲜红横幅;东西墙两侧,张贴着凸版的“弘扬国球,振兴东平”、“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励志豪言;球馆正门所对的墙上,挂上精美的铝合金有机玻璃镶的镜框,框内贴放着近年来山里巴人参加各种类项乒乓球比赛所获得的奖状及获奖者的“玉照”,球馆四周的墙壁都张贴着《乒乓世界》各期的海报,展示着乒乓健儿的英姿和风采。这一切,都是山里巴人乒乓球队一手策划和自己掏钱摆弄的。

山里巴人与乒乓球有解不开的情结。春夏秋冬,炎热严寒,刮风下雨,山里巴人从不中断打乒乓球。每当下班后、节假日,乒乓球馆里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夕阳西下,翻腾的绿涛已平静,喧闹的林区已万家灯火。劳作了一整天的人们,已歇息于山寨雅居。然而,乒乓球馆里却灯光明亮,人声鼎沸,乒乓乒乓之声清脆入耳,打破了夜晚的死寂,驱散了寂寞。退休老人一对对结伴而来;老伴互练打球,以求健身;父子勤练,以求上进;公孙对练,以老带新,培养后人。退休老人吴远光、黄桂娇夫妇,练球健身持之以恒,既锻炼出好身体,又历练出好球技。黄桂娇参加“庆祝海南农垦60周年华诞”乒乓球比赛,荣获了50岁以上女子组单打第七名(奖励前八名)。70岁的老阿公陈来胜,一生钟爱乒乓球。为把他的爱好和球技传承下去,每个周末他总是最先带着孙子陈鑫来到球馆练球。经过苦练敲打,左撇子的陈鑫居然拉出一手刁钻的弧圈球,一些曾经指导他打球的老将都经常败在他的拍下。

每逢节日,山里巴人总要举行乒乓球比赛,看谁最“牛”。他们还经常邀请琼海市队、万宁市龙滚镇和邻近的中原、阳江、龙江、石壁等镇的乒乓球队进山来打友谊赛和对抗赛,也主动走出去打“挑战”赛。通过各种对抗和锤炼,球队的整体实力和个人球技都有较大的进步。

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也需要领导的参与和带动。原东平农场党委书记符兹威和现任东太橡胶分公司总经理王清祥都打得一手好乒乓球。他们尽管事务繁多,每周也要挤出时间打上两三次球。“球场上没有职务高低之分,只有技艺高低之别,我们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是球友”,“打球能沟通和联络友情,既能锻炼好身体,又能促进工作”,王清祥如是说,更是亲力做了。下班后,他喜欢来到东平乒乓球馆,乒乓乒乓,你攻我守,你扣我接,互不服输;你放高球,我跃起“盖劈”,你反冲拉弧圈,我借力“吸短”;你台内“翻挑”,我挡个直线;僵持之下,巧变落点,斗智斗勇,敢打敢拼,球球扣人心弦。为争夺一分球,有时竟打上七八大板才见分晓。高超的球技和拼搏精神,赢得人们的阵阵喝彩。王清祥看到东平乒乓球馆练球的人多,而乒乓球台较少,便批示购买了两张高档乒乓球台和灯具,另外布置了一个乒乓球室,供大家训练和比赛。

球品如人品,球品人品合一,就内秀外美。派出所的干警张东平打了30多年的乒乓球,是山里巴人球队的“元老”。他坚持每天打球2至3个钟头,练出健壮的体魄,有最棒的耐力和体能。每次出警,他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在他面前只有束手就擒。队员王宏曾一度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参加乒乓球队后,张警官常常陪他练球,教他怎样打球、如何做人,使他感悟和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倍感“识球恨晚”。如今王宏变了,安分守纪,也成家立业了。球友们都说这是乒乓球的召唤,这是灵魂的净化。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