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际峰
有朋自远方来,约好去看声名在外的龙寿洋花海。我的老家在龙寿村,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了。
这天,我在村口整整等了半个钟头,没见友人的身影。按说,从嘉积镇到龙寿洋,满打满算都不会超出十分钟车程。急了一询问,方知友人去了“大璞洋”,与老家龙寿洋相距至少有五里之遥。泛义上的龙寿洋北至塔洋镇加贤,南至嘉积镇礼都,延袤数十里,横贯七个行政村,面积逾万亩。偌大一片平畴沃野,没个相对准确的坐标,若找个人也着实不易。朋友笑着说:“你老家龙寿村有幸沾了龙寿洋的光。”
我们村沾了龙寿洋的光?是挪移,是调侃?我一时无言以对。
其实,家乡的龙寿洋缘于龙寿村。龙寿村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人文史,在时间深处流淌着一脉波纹不动却又终古长新的文化细流,像一条文化缆绳连接着昨天、今天,肯定也会延续到久远。
龙寿村李氏族谱载:李氏先祖耳公伯阳。谥曰聃,号老子。老子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管理国家文献典籍的官员,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就连孔子都对他敬仰有加。孔子对他的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由此可见老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了。李耳七世孙崇公,官封陇西郡守,崇公始传三十二世,即唐开国皇帝李渊。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分封到福建莆田地区为官,封号“江国王”,南宋末期(1271—1292年间)李元祥的后裔李思萱出任广东雷州提点官,元代“至元”年间(1335年)携家眷渡琼,定居文昌市北郊。这就是李耳后裔迁琼的始祖。景泰庚午年(1450年)李思萱的第七代孙李仁庚,为寻找一方逍遥化外的净土,迁居龙寿村。据龙寿李氏族谱载,龙寿村属会同县大璞五甲,入住时村名语焉不详。相传,李氏迁居这里的翌年,发了一场大水。大雨持续三天三夜,万亩农田被淹,碧绿平畴变成了水乡泽国。天刚放亮,族人到村口察看水情,晨光里只见溪中央水珠飞溅,银光闪闪,一条巨龙腾空而起,瑞气笼天罩地。顷刻间巨龙隐入云中,云蒸霞蔚,甚为壮观。时至黄昏,大水尽退,万亩作物平复如初。虽这只是时人的传说,但是,龙乃吉祥之物,人们宁肯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从此,这里便命名为龙寿村,村前的田野取名龙寿洋。至今,在龙寿村的古井旁还保留着先人的碑刻:龙腾东海歌盛世,泉水澄清庆长春。
李氏一脉定居龙寿村之后,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加庆丙午年,村民以义捐的形式在村庄一隅建起两栋祠堂,上栋祭祀先祖,供奉历代贤人牌位,下栋起楼阁,画梁雕栋,氤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两栋祠堂间隔一丈有余,中间为天井,天井的山墙高及人头,墙上镶入齐刷刷一排碑刻,碑文皆为古先贤的诗书名联或警策之语。据载,下栋祠堂一落成就用作族里私塾,聘请有名望的庠生或贡生坐堂执教。为了让更多农人子弟进祠读书,富户人家除了捐资助学外,族人还实行“捐例”办学,即每户按农田面积捐出相应米粟作为执教先生的薪俸,本村适龄儿童皆可入祠读书。学子分为初级、高级两个等级,实行复式教学。初级学子以《弟子规》、《幼学琼林》和先生自编的民间道德教化以及传统礼仪为教材;高级学子以《四书五经》、古诗词赏析为主,兼讲诗词韵侓、文学体裁等相关知识。可以说,一所小小的私塾能办到这个份上,也真有它的独到之处了。因此,附近村庄的农人也纷纷携儿带女前来求学。祠堂被当地人称之为“庙”,打那时起,外乡人多把龙寿村叫“庙后村”。村中农父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一俟农闲,都会自觉到祠堂的廊下旁听,接受文化濡染。天长日久,许多农父还真读了不少书,念得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有人甚至粗通“四书五经”,也算得上半个读书人。
龙寿李氏族人先后出了许多名人,清康熙年间(1662年)龙寿村委会后埇村民小组就出了个举人叫李开东,他的第七代孙李业典,清末考中“武举”,被朝廷封为正六品。迄今,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不包括海外人口)就出了30多名大学生,有人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就读于英国名牌大学,有人获得硕士学位。一个小小的村庄出了那么多文化人,肯定就有先人的一脉因袭。
上世纪四十年代,兵燹连年,加上日久干旱,致万亩平畴成荒地,谷物失收,千家赤贫。李氏族人吃杂粮咽野菜度日,也没中断过办学。
海南解放后,家乡办起了公立学校,龙寿私塾退出了历史舞台。不知什么时候祠堂坍塌了,窳败了,最后归于岑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人民公社横空出世,我刚刚戴上红领巾就成了人民公社第一代“小社员”。每逢周末,我们这些小社员都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拾穗行歌,做一份小贡献。不久,“大跃进”来了,村里的“祖产”被充了公。坍塌下来的祠堂建材被搬走,就连那珍贵的碑刻也成了看贱的铺路石……
我常常一个人在古祠堂前流连,听老人讲祠堂的故事,脑际隐隐传来远古的风声。回过神来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门前那两尊爬满青藤的石狮一面的苦笑,它抑或笑自己没用,也笑别人无知。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中塞满了苍凉。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村前的田洋已成为国家级田野公园,村庄一隅建起一座偌大的孔子广场,有人说,它是龙寿村脸面上的一颗“美人痣”,村前的田野是大自然馈赠的一副妙境丹青。从此,村里村外,人来人往,好生热闹。
龙寿村,龙寿洋,谁也不沾谁的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改革的坦途上大步向前。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融合,怎样守护新的精神天地,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