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叫电视

发布日期:2019-07-04 21:26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梁文洪


电视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海南的。其实在此之前,为了满足全岛人民的文化需求,海南行政区(原隶属广东省)就开始筹建电视台,但由于诸多原因,直到1979年才在海口大英山建成第一座转播台,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1982年又在定安金鸡岭建成第二座转播台,转播广东电视台节目。以前由于微波传送技术不成熟,隔着琼州海峡的海南岛,当天收看的电视节目都是前一天大陆那边的录像。直到海南电视台成立后,才开始播出自己制作的新闻和文艺节目,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是“隔夜”的。

那个时候物资匮乏,电视机是很稀罕、很值钱的物件,都要凭票购买。谁家要是有一台电视机,晚上一定门庭若市。以前的电视机大多是小尺寸黑白的,常见的牌子有金星、飞跃、熊猫和凯歌,价格为五百元左右。彩电就更不用说了,国产品牌不多,都要靠进口,日本产品占大多数,且质量不错,但价格都在三千元以上。此外,飞利浦、汤姆逊、德律风根等欧洲牌子也很受青睐。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有力地拉动了彩电行业的发展。很多厂家都引进日本生产线,短短几年内,市场上便涌现出乐声、日立、三洋、东芝等系列产品。像“南宝”这款具有地域特色的牌子,当时就风生水起,引来无数同行敬佩的目光。

阳江墟上第一台电视机出自税务所,记得是“金鸡岭台”开播后不久。虽然是黑白的,但到了晚上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也曾经去过两次,但都是只听其声,未见其影,因为当时还是个小孩,个头不够,被大人挡住了。后来公社(镇政府)就购置了一台彩电,只要天气好,都会推到外面供群众观看。阳江公路段(道班)当时也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由于离我居住的农场只隔着一条田埂,晚上只要听到电视声音,就蠢蠢欲动,按捺不住。当时政策允许华侨(南洋客)回乡探亲携带一台彩电,所以很多刮“南洋风”的家庭都有彩电。

那个年代电视机是富裕的象征,显得非常金贵,彩电都是装在一个特制的柜子(也称“电视柜”)里,看完后还要上锁。家具店也有成品的“电视柜”出售。为了保护视力,还流行过屏幕滤光镜和彩色滤光膜,其实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还有人安装电视放大镜,图像是变大了,但清晰度却降低了。

为了让更多人都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节目,各个县都在县城建起电视差转台。以前都是用室外天线(也称“鱼骨天线”)接收信号,有电视的人家都要在屋外竖起一根长竿来架设天线。有些村头厚(户数多)的地方,屋顶一片密密麻麻的天线,也是一道风景。

“鱼骨天线”具有较强的方向性,要对着电视台的方向才能接收到电视信号。在阳江地区,“金鸡岭台”和“嘉积台”存在角度差,要是固定在中间,让两个台都兼顾,那么两个台效果都不好,所以都是换一个台就去转一下天线。后来政府又在东平农场建起一座差转台,就不用去转天线了。刮台风时还要把天线放下来,避免被风刮倒。很多人都在屋外加装信号放大器,但经常会被雷电击坏。

上世纪90年代初,彩电作为“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之首,替代了“三转一响”(单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成为农村结婚必备品。但国内的大屏幕彩电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而昂贵的进口品牌(29吋松下要上万元)一般家庭都承受不起。当时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有人就钻空子,从国外引进被淘汰的大彩电(也称“洋垃圾”),经过改装后再出售,从中牟取暴利。加工后的机子虽然图像色泽不是很好,但价格只有原装进口品牌的一半,还是很受欢迎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产彩色显像管技术的突破,国产大屏幕彩电也纷纷亮相市场。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等品牌的突起,致使彩电价格开始下降,彩电便开始进入千家万户。2009年,政府为了促进农村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稳定经济,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给百姓带来了更多实惠。

看电视是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还记忆犹新,《虾球传》《济公》《西游记》是最早期的。港剧很多都带有武打色彩,《射雕英雄传》和《警花出更》把古代的江湖情义穿插到现代的情感当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霍元甲》激起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其插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激情澎湃,经久传唱。琼瑶的电视剧作品引领了一个时代,红遍大江南北,《还珠格格》令人百看不厌。此外,日本的《姿三四郎》《血疑》《排球女将》《阿信》等都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成了小朋友们的挚爱。中央电视台1983年开始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开启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成了中国人过年的一道文化大餐。

从黑白到彩色高清,从电子管到集成贴片,从依赖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从笨重的“大屁股”到轻便的液晶,从简单功能到“互联网+人工智能”控制,再从“鱼骨天线”到卫星传送、光纤传输,电视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改革开放的足迹,走过了四十个春夏秋冬,承载了无数的欢声笑语,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留下了诸多难忘的回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电视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