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阳江

发布日期:2019-07-25 21:08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陈业基


我第一次去阳江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年代,我在读的塔洋中学食堂大灶烧的是谷壳。有一天,学校把去阳江公社粮所大米加工厂拉谷壳的任务交给我班,班主任便安排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那时,我们搭的是公社五四农场的胶轮拖拉机。一路颠簸,走了大半日,我们才到阳江公社粮所大米加工厂。阳江公社粮所大米加工厂就在墟口处右上边。我们用麻袋装好谷壳往拖拉机后卡箱上堆放。堆满后,带队的食堂职工就让我们几个同学休息一下。趁着休息的时间,我们几个同学便到阳江墟上逛逛。我记得,那时的阳江墟很小,从粮所出来,走一小段公路,往左边进去是Y字形的小街,街道很窄很短,两旁是一溜矮矮的铺子,大都关着门。供销社的饭店、百货门市、生产资料门市以及新华书店、邮电所等都建在公路旁,但出入的顾客很少。整个墟场显得相当的冷清。那时,在我的印象中,阳江很偏僻,很贫穷,很落后。

我第二次去阳江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检查组对阳江中学进行教育大检查。记得当时市局一位带队的领导是带我们搭乘载客的丰田面包车去的。到站后,我们步行通过墟场。那时,沿着县道两旁,人们建起了好多平房,中间还夹有一些两层高的小楼,俨然成了阳江墟的新街道。街道上人来车往,好多商店饭店都开着,比过去热闹多了。进入学校,我们看到学校的校舍几乎都是钢筋水泥平顶屋。看到这,我不得不称赞改革开放就是好,阳江墟的这一变化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我第三次去阳江,是在今年五月中旬。市文联、阳江镇政府以及市作协联合组织市作协会员去阳江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采风交流活动”。第一站是到白水磉瞻仰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遗址。1927年,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是在白水磉的冯氏祠堂里召开的。琼崖革命先驱杨善集、王文明等人在这里点燃了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火炬,揭开了阳江一段火红的年代。它是琼崖“革命红旗二十三年不倒”的起点。我仔细观看了图片展览,倾听讲解员的讲解,后又到红军练兵场等处走走。站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着:阳江,是红色的阳江。它在琼崖革命史上创立了多个第一:第一次召开中共琼崖特委扩大会议,第一块琼崖中心革命根据地,第一个成立琼崖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召开了琼崖工农兵代表大会,第一次颁布了琼崖《土地法》,第一所琼崖红军医院,第一所红军军械厂,第一所琼崖高级列宁学校。这里是“琼崖小莫斯科”;这里是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同志的诞生地;这里曾聚集了杨善集、王文明等革命先驱开展革命活动;这里还诞生了闻名世界的“红色娘子军连”。看到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遗址受到这么好的保护,我觉得我们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革命遗址的教育作用。党和人民不忘记阳江那一段光荣的历史,表明了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革命的决心和信心。

从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遗址出来,我们顺便造访了上科村、题榜村。上科中心村的环境规划做得很好,中心村的建设已上规模:街道笔直宽大,道旁绿化美化,街道两旁有序地建起不少现代化的小洋楼。而题榜村,就如村名一样,是一个文气盈盈的村庄。刚进入村口,我们就感受到这种文气:灯笼挂在道路两旁的树枝上,一间现代化的多功能文化室就建在村头,里面的墙壁上挂满了书画,书柜里塞满了各种书籍。整洁的水泥村道、绿树环抱的房屋、挂果累累的菠萝蜜,古老粗壮的榕树、茂密的橡胶林、成片的槟榔树、欢畅游动的锦鱼……这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市的重头戏,从上科村到题榜村,我看到了一个绿色的阳江正在崛起。

我们“服务采风交流活动”的第二站是到益良村瞻仰王文明同志的故居。王文明,琼崖早期共产党员,是中共琼崖地委首任书记;杨善集烈士牺牲后,他又当选为琼崖特委书记。王文明同志长期为琼崖革命呕心沥血,终于积劳成疾,于1930年因病去世。其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后遭国民党军拆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90年琼海县政府在原址上按原貌仿建的,故居旁还增建了王文明生平陈列室,故居外新建两段廊亭和一座小型广场。中共海南省委第一任书记许士杰同志亲自为王文明同志的故居题写门匾:“王文明故居”,并且挥毫赋诗一首《赞王文明》:“琼崖创业舞红缨,母瑞山中斩荆棘。化雨春风滋椰树,一门忠烈王文明。”王文明同志一家七位烈士,他们分别是王文明的妻子邢慧学、长子王健、大哥王文源、侄子王荣、侄子王华、侄媳妇陈春梅。一门忠烈,可钦可点,可赞可叹!

行走阳江,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无论你走到阳江墟的哪个角落,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红色的存在。最令人心灵震动的就是:阳江,是一块红色热土,是海南红色第一镇,它的存在是我们琼海人的光荣和骄傲。阳江墟上,红色娘子军塑像高高矗立在街头,红墙绿瓦的楼房显得朴实无华,鲜艳的五角星在闪耀着红色的光辉,火炬型的路灯在黑夜中映照着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不少墙壁上书写着耳熟能详的革命口号,让人不忘过去那火红的年代;笔直通畅的文明街,叫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随手翻开阳江镇的乡村名簿,“红色”、“老区”两个村名在熠熠生辉。在革命战争年代,阳江人民在琼崖革命的先驱王文明等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开辟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书写红色的篇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阳江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裕的道路。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红色的阳江镇作为“海南省百镇建设计划”之一镇,将以更加繁荣兴盛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