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作者的转变[我与《琼海通讯》的故事(24)]

发布日期:2019-07-25 21:12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麦千叶(琼海)


我的夫家有爱读报的习惯,家里的茶几上平时会放着《海南特区报》《特区文摘》《琼海通讯》等不同报纸。这些年,爱读的报纸中只有《琼海通讯》从未间断过。也许是文科出身的缘故,夫家的人喜欢向《琼海通讯》投稿,我的家公、丈夫、小姑都有文章见报过。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也爱上了《琼海通讯》,它成了我的精神食粮。慢慢地,我也学着写作,尝试向《琼海通讯》投稿。用我丈夫的话说,琼海溜就应该在自家的报纸上“溜一溜”,不亦乐乎?

为了自己的梦想,在丈夫的“怂恿”下,我坚持不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处女作《文明,离我们有多远?》于2018年3月9日在《琼海通讯》上发表,喜悦之情则不必多说了。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从读者到作者的转变,我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其实不是不想早一点转变,中间起过笔但又觉得资历不够、心里没底而又把笔放下,因为我一直认为《琼海通讯》是一份严肃性、权威性、可读性很强的报纸,不是我这种不怕虎的初生牛犊随意去“刷存在感”的。

其实令自己更想不到的是,文章发表后,亲朋好友反响挺大的。除了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外,恩师林才丰老师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之后给我打电话表扬并鼓励我写下去,他希望能天天在上面读到他学生的文章。远在上海工作的一名学生也给我发来了同样的微信,他说他很早就添加了《琼海通讯》的公众号,借此能及时了解家乡发生的事,无意中看到了我的文章特别兴奋,希望我能继续给远在他乡工作的琼海人写出更多反映琼海的文章……收到这些暖心的言语时,我很受感动和鼓舞。同时更惊讶的是,创刊26年来,《琼海通讯》对琼海人造成的影响,不是简单的一份传达信息的报纸,而是一份承载着琼海人对琼海这片故土无比热爱的感情寄托……

半年后,我的第二篇文章《话说“开学第一天”》在《琼海通讯》上发表了。当时考虑到文章话题跟孩子有关,所以,这一次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还特地参考了儿子的意见。一方面是想借此提高他的写作意识,另一方面则有意把孩子培育为《琼海通讯》的“未来”忠实读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将我们对这份报纸的喜爱当作一种家庭文化传统传承下去,让后辈与我们一样受益匪浅。

从爱看《琼海通讯》的文章,到成为《琼海通讯》的作者之一,这是我人生之路的一个提升。这样的缘分,值得珍惜和拥有,也让人有更多的期待。然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作为写作道路上刚刚起跑的“追梦人”,我相信只要自己不忘初心,笔耕不辍,就一定能在《琼海通讯》上发表越来越多引起大家共鸣的文章。衷心祝愿《琼海通讯》越办越辉煌,祝福琼海的明天会更好……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