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来
自行车又叫单车,故名思义是供一个人骑驶的交通工具,英文名叫bike。就那么一个车把、两个轮子、三角架等简单的几个零部件,可在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旧中国,工业落后到这么简单的工业品都不能制造出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7月才在天津制造出第一部可供人骑驶的飞鸽(fg)牌自行车。这件事还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新中国的第一》一档节目向世界播出。像中国第一次爆炸原子弹,中国第一个油田——大庆油田一样是新中国的一个重要创造,引起世人的瞩目。
自行车也有大起大落的历史过程。在海南,解放初期是没有自行车的,我们上学走几十公里路全靠步行,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有一些华侨从南洋带回辆部自行车。在当时,自行车是奢侈品,谁家有一部自行车,人们就会对他家另眼相待。有谁结婚,女方带来“三转一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件就是自行车。所谓“三转一响”就是单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四件东西,在当时可值两千元,换成今天的成本就是几十万了。可见,当时这些东西的贵重。如果你能骑上一辆自行车,不知道有多少人围观。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自行车的鼎盛时期,中国的各大中城市都生产自行车,北京的、上海的、广州的都很受欢迎。到处都可以看到自行车,连农民也会骑上自行车去种地,学校里要专门留出一些空地,用来建单车棚,供学生停放单车,可见单车之多。连我们教育局的员工出差到各中小学督学,检查工作也是骑自行车去的。当时人们称中国为自行车王国。到本世纪初,摩托车大量出现以后,自行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在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寥寥无几,都是摩托车、电动车,更多的是小汽车。
我跟自行车有难以忘怀的邂逅历史。1960年暑假,我从广州回家,坐完九元钱一张船票的轮船以后,第四天早上七点半坐汽车回嘉积,坐了整一天和半夜的车,夜里十二点才回到嘉积。因为坐的是炭火汽车,汽车行驶不是靠汽油,而是靠烧木炭产生的热气行驶,不仅速度慢还常出故障。上坡时,车承载不了旅客的重量,要全车人下车去,步行上坡,副司机也要下车随司机的大声吆喝“泼水,泼水”而向火炉里泼水,增加火炉出气量,供给机器更多的动力,以加大马力上坡。假期完,我要回广州,车票不容易买,坐车也需要一段时间,我想倒不如骑自行车去海口。恰好,当时我村有个伯父从南洋带回一辆三支枪自行车。我把自行车借来,我兄弟俩一起就骑三支枪自行车去海口,早上出发,下午五点就到海口了,比汽车走的还要快。我哥第二天又从海口骑自行车回家。
我媳妇的嫁妆,就有我岳父从南洋带回的“罗利”自行车,气派得很。从那以后,我总是骑“罗利”去学校,甚至骑自行车往返于海口—琼海去看媳妇,也多次借自行车给人家娶媳妇。当时流行娶媳妇用自行车的习惯。没有轿、没有汽车,自行车就是最好的娶媳妇工具,一队披红喜庆的自行车车队,也很风光的。孙子出生以后,我几乎每天都用自行车载着孙子,到嘉积周边的乡镇去转悠,孙子也很喜欢。
自行车是一种很轻便很好用的交通工具,它可装载不少东西,也可载人,用完了,随便找一块窄地就可停放,不像现在的汽车,开到哪都担心找不到停放的地方。自行车又是锻炼身体的健身器,听说现在有些退休干部经常会三五人组一个小分队,早上从嘉积骑自行车出发,到博鳌吃早餐,休息一下,又骑车到中原,然后从中原回嘉积吃午饭。这样转一圈,既可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又沿途欣赏美丽的乡村景色,大家一路交谈,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现在自行车少了,但我觉得自行车不会很快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因为只要有少量货物装载需要,就必然有三轮自行车装载货物;只要有儿童,就必然有儿童玩具两轮自行车;只要有公园,公园里就必然有多人骑一辆的多轮自行车在公园里供游乐骑行;只要有杂技团,就会有独轮自行车、一个人或多人骑行表演。现在共享自行车流行各地,很方便,只要手机一按,共享自行车开锁,就可骑行,不用了,随地停放锁上就行,很多人都喜欢。自行车还是体育竞技项目之一,现在竞赛用的自行车也造得愈加精巧。
所以,自行车作为《新中国的第一》的播出内容,确实是有它的深远意义的。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