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清乾 图/文
在琼海西南部的万泉河下游,有一个距离嘉积镇50多公里的会山小镇。该镇的加略、加脑、黎五、加葵、三洲、大丰等自然苗寨,大部分分布在东太农场周边。
近日,笔者驱车分别到距东太农场近30公里山上的加略、加葵、黎五等苗寨采访。行驶在加略苗寨乡间水泥路上,笔者不时地为一辆辆从寨里出来的摩托车、汽车和小车让路。当地苗胞正大车小车拉着槟榔或胶水忙碌地往外运。近年来,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大力发展种养业,仅槟榔一项,一年下来已经可以供他们购买小车和智能手机,把宽屏电视、电冰箱和宽带互联网天线等安装在他们的房屋里。这里已日益改变着苗寨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周边都是农场汉族人,山上的动物是受国家保护的,我们早已不再靠打猎为生了。”村长感慨地说。
曾经,以狩猎为生的会山苗族人,正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侵入已日渐与汉族同化。近年来,笔者对这些正在逐渐消逝的古老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苗寨进行“抢救性”的采访拍摄,用镜头记录苗寨千古遗风,定格当地苗胞从贫穷、闭塞的山区苗寨逐渐发展成火热景区变化。这些苗寨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习俗,保留着古老的苗族服饰以及神秘的“三月三”节、“游方”节(也称爱情节)等传统节日活动。被外界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苗族人经历了千年生存地的迁徙,他们远离汉族人的生息之地,选择西南部的大山上隐居,从而阻碍了与外界的交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由于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保留了很多古老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浸润,苗寨很多青年人走出大山读书和工作,他们把学来的文化知识和技术带回山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人均年收入大幅度提高。寂静了数百年的古寨迅速与城市缩短了差距。如今,在他们房屋中,电视、电脑、电冰箱等现代化的家具已占有一席之地;昔日的茅屋逐步变成了楼房;舒适的睡床取代了传统的吊床;年轻的苗族居民更是手机不离手;电动车、摩托车乃至小汽车在乡间的水泥路上一路奔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山苗寨人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会逐渐消失,他们将过上同当地的汉族人一般追求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过上新时代的小康生活。
岁月流逝,时光改变了一切,如今的加脑、加略、黎五、加葵等苗寨车水马龙,经济繁荣。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也不例外,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活动、保存较好的原生态景观,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加脑村寨现已成为海南著名的人文旅游景区。
这组影像“探秘”了会山苗寨在现代文明的裹挟和滋养下,不断改变和急剧变革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让大多数未曾领略过苗寨风情的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了苗族居民的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寨子里每年都会新建一批楼房。
寨子里的楼房鳞次栉比。
苗族的婚娶观念开放前卫,除了普遍的男娶女嫁,还提倡“招郎入赘”。
居民的房子宽敞明亮。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制作品。至今,她们仍保留和传承着历史的文化。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