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 麦
海叔一直有个愿望,自己造船。海叔出海退休后,哪里也不去,每天就坐在家门口造船。
船只有两米多长,有船仓、船舵、桅杆、帆布等,应有尽有。这不是小帆船吗?海叔说,他造的小帆船放在大海里一样能去西沙和南沙。
大人小孩都来围观。路人好奇,这摸摸,那敲敲。围观最多的是孩子,他们没见过帆船。
“这帆船好啊!”有人说。
“造这船没用,又开不了。”也有人问。
人家夸时,海叔脸上的皱褶就张开,犹如灿烂的朝霞。听到不好的话时,海叔脸一沉,头也不抬,只埋头干活。
海叔十六岁跟着父亲出海,去西沙、闯南沙。当时,海叔他们出海驾驶的是帆船。帆船要看风使舵,风向到哪,渔船就开到哪。当时的渔民出海,他们得自己预测风向和气候,全靠观天相,看星星、断云层。等到春暖花开,南风一吹,帆船就得出海。风大船也快,风小船也慢,到达目的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一两个月也到不了。等冬天到,北风一吹,渔民又急忙忙的顺风赶回去。这样出一趟海,得一年半载。
刚出海时,海叔当起船上的棋手,负责帆布的升降,经常要爬到十多米高的帆布上,还得把帆布稳稳当当放下来,身手得敏捷。风大船晃,一不小心就抓不住麻绳,掉下甲板会粉身碎骨或葬身海底。海叔总是说:我没死,那不是我运气好,是靠我自己的真本事!
帆船老早就被淘汰了,代替帆船的是有卫星导航的木渔船,现在则是重达四五百吨的钢铁大渔船。但海叔却对帆船情有独钟,他就是要造帆船。
海叔造船一点都不马虎,虽识字不多,但他还是画图纸按照比例来造船,工序跟造大渔船一样。
海叔用出海的积蓄买来材料,挑了不会腐烂的最好的木麻黄做木材。一堆木材运到家时,家人都不解,儿子说,小帆船又不能出海。老伴说,这老头有病了。
叮叮当当,从早到晚,海叔手里的凿刀斧子都没闲过。天热时,海叔就在门前树荫下,一坐就是大半天。等到太阳照头顶时,海婶从门口探头喊:老头儿,吃饭咯!海叔才记起要吃午饭了。天冷时,寒风嗖嗖,海叔就搬进小屋里,小屋就是海叔的造船厂。海叔家门前有一棵大树,树杈上夹着一台几十年老款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的信号不好,断断续续播出声音。海叔有时还吹起口哨,海叔的口哨跟他手里的活儿一样巧。
小帆船造好后,海叔选了个好日子,给船头绑上大红绸缎,拉开帆布,还在船上插上一面五星红旗。鞭炮一响,海叔双手握紧牛角号,憋住气,鼓起腮帮,用力一吹,牛角号“呜呜呜”响,小帆船好似正在扬帆起航的大渔船。围观的人都喝彩:好威武!海叔眼里盈着泪水,双手颤抖,轻轻抚摸着帆船,神情凝重地盯着小帆船说:海娃长大咯!海娃出海咯!
有酒店的老板下村收购海叔的小帆船,开出好价钱。海叔寻思了好一阵子,说不卖。儿子急了,说孙子想买轿车,缺钱。老伴气了,不理他。海叔不气也不恼,笑道:舍不得!舍不得!有啥舍不得的?造船就是要卖出去呀!海叔也说不出为啥舍不得。
儿子和老板商量怎么卖掉海叔的小帆船,老板跟海叔的儿子咬耳朵一番。儿子满脸堆笑,连连点头。
儿子对海叔说:爸,涛哥出事了!前几天,涛哥带着氧气瓶下深海,上来时人就瘫痪了。医生说得去省城医院医治,得花一大笔钱。
涛哥是海叔的远方亲戚,早年没了父亲,是海叔带着他出海,一手教他海上作业。海叔把他当自己儿子一般看待。
涛哥出事了,海叔肯定要帮忙。海叔没钱,肯定要把小帆船卖掉。
这一天,海叔对着小帆船发愣,眼角湿润。他摸着船,叹道:这可都是钱呐。
海叔决定把小帆船卖掉救人。这一天,等人家来拉走船时,海叔把自己关在屋里喝了半天闷酒。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海叔还是从别人口中知道了卖船的秘密。涛哥出事是真的,但儿子合谋卖掉小帆船也是真的。
过后不久,收购船的老板又来了,他跟海叔说,造船的材料钱他出,让海叔继续造小帆船,海叔造多少,他就收购多少,且价钱也开得老高。
海叔却铁黑着脸,瞪着眼,连连摇头说:多少钱都没用,我不干了!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