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陈兴兴
为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中央和省委“8+2+3+2”专项整治任务落实,根据主题教育方案安排,聚焦人才服务保障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我市人才服务保障建设基本现状和主要成效,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路办法。
一、我市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基本做法和成效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立足“三地两区一中心”和海南东部中心城市建设需求,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三大平台,不断探索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制度机制,创新人才服务平台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至目前,全市已签约引进各类人才3160名,其中副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及以上人才232人、外籍人才50人。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结合市县党政机构改革,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理顺和优化我市人才服务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市委何琼妹书记任主任的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及时组建市委人才发展局。二是落实工作规范,强化制度保障。出台《中共琼海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琼海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以及《琼海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工作制度》《琼海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三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出台《琼海市贯彻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实施方案>》《琼海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琼海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琼海市聘用公费师范毕业生安家补助费发放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日趋完善。
(二)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人才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为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引才工作的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加强人才服务场所、服务机制和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提高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一是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和服务站。分别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市级“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设立园区人才服务站,为人才提供资格认定、人事代理、安家落户、人才评价等24项服务。窗口和站点设立以来,共为382名各类人才办理落户手续,接受服务咨询6260人次,完成31名流动人才认定办证(高级5人、副高17人、中级9人),受理个人实际出资不少于150万元创业人才认定3例。
二是完善“候鸟型”人才服务机制。在嘉积镇山叶社区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不断提高“候鸟型”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制定出台《琼海市加强和改进“候鸟型”人才工作实施方案》,将“候鸟型”人才服务保障纳入全市人才政策体系,同享人才政策待遇。扩展市就业局定期招聘会效应,积极搭建“ 新市民”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实现“候鸟型”人才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同时,积极做好“候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每年定期在山叶社区举办流动党员学习培训,挖掘宣传“候鸟型”人才典型事例,营造爱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实施乡土人才培养“人才库”工程。牵头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制订涉农人才工作计划,落实好农业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主动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积极推动乡土人才培训工作。至目前,已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100人,选派72名基层农技人员赴海口和省外培训;举行农民生产技能培训40余场,共培训新时代农民近6000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1.5万余本;遴选确定了650名科技示范户和与其对接的技术指导员70名,基层乡土人才基础不断夯实。
(三)加强人才工作平台,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顺应供给侧改革大势,因势利导鼓励和服务好大众创新创业热情,牵头市科工信局、市就业局等部门创建人才创业就业平台,把云创互联网创业园作为人才创业的重要平台来建设,目前该平台累计引进创业项目60多个,吸引165名人才落地创业,带动就业300多人,被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互联网众创空间”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今年来,我市互联网企业已发展到209家,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8.1%。为解决园区创新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及时制定出台《琼海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明确在我市就业创业的9种类型人才,可申请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自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我市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各类人才兑现安家补助费200多万元,并为46名专业技术人才配租了公共租赁住房。
二、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才引进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等措施,加大了对人才服务保障的力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引进人才面临的各种困难,得到了人才的认可。但在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执行和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温差”“偏差”和“落差”等跟踪服务不到位问题。
(一)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办法有待进一步细化。自2018年海南省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以来,我市陆续出台《琼海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方案》《琼海市2018年“聚四方之才”招聘工作方案》等14项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涵盖了人才引进工作启动、执行和落地各个环节。但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各项政策制定滞后于人才引进工作,目前人才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出入境等方面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还在制订当中。
(二)人才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一方面人才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人才工作部门,还是具体的用人单位都不同程度缺乏“换位思考”的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比如,博鳌恒大国际医院两位引进教授工作签证办理时,需要提供繁琐的资质证明及学历证明公证件,还需提供无犯罪证明等资料,办理程序复杂且无明确指引。另一方面人才服务保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已经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但仍然存在部分人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落实效率不够高,影响政策效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住房补贴发放进展缓慢,原因是人才租赁住房补贴、购房补贴的领取受相关政策制约;人才落户受年龄限制,省相关政策规定55周岁以下才可落户,而乐城先行区引进的部分专家学者大多超过该年龄。
(三)人才公寓谋划不足、建设滞后。根据《琼海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目前我市人才住房保障主要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在房源方面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或租赁存量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转化、用人单位自建人才租赁住房、开发企业提供团购商品房等方式进行筹集。由政府为主导建设的人才公寓项目还未动工建设,大师级、杰出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产权无偿赠与”人才公寓政策红利无法得到落实和保障。调研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市创业孵化基地和海南斯达制药厂等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此问题较为关注。
(四)人才后续跟踪服务机制落实不够到位。一方面个别单位在人才引进时热情欢迎,引进后跟进服务保障工作滞后,出现了市里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却将人才放任自流的尴尬局面。如人才引进后,一般止步于分配或推送到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如何短时间内由一个熟悉环境过渡到一个相对陌生环境的精细关心不够,缺乏对人才诉求的收集整理和沟通协调,无形让人才徒增落地的生涩感、陌生感和忧虑感。另一方面发挥人才的专业特长和作用不够。比如,因编制原因,我市2017年直招的一名硕博人才只能分配到有空编的博鳌镇,其具备的专业英语八级外语水平,每年仅在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接待外宾和一些外事活动中可以应用到,平时大都从事镇日常事务性工作,没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一些分配在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直招人才,基本都是从事行政上的文职工作,专业技术知识运用的较少。
上述人才服务保障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度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没有刚性依据;二是现有人才服务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平台载体没有充分发挥其服务和保障作用;三是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不强,尊才、重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健全人才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对策和建议
人才服务保障是人才引进工作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人才的体验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改善人才服务环境,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下大力气破除人才服务沟通不畅、政策不畅、渠道不畅等制度障碍,进一步创新我市人才服务保障的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探索适合琼海在自贸区(港)中建设“三地两区一中心”的人才服务保障新模式。
(一)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平台机制。一是设立市人才服务中心,作为隶属市委组织部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6名以上人员编制,划定工作职能,切实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力量。二是设立人才服务专职审核官。以市人才服务中心为依托,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努力把人才服务工作“不可以”变成“可以”和“怎么可以”,树立只要“您愿意”、剩下“我来办”的服务理念;将以货币物质为引才导向转变成以货币物质导向和服务态度相结合的引才导向,由“我选人才”转为“人才选我”。三是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流程。明确人才工作各事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归口单位,做到所有材料只提交一次。完善行政体制内部“一网审批”制度,简政放权,打通人才受理和服务环节,让人才少跑路或者不跑路,切实帮助人才解难事,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根据省人才工作的有关规定,抓紧出台《琼海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配套政策,把各项人才服务措施办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为增强执行力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比如,尽快出台《琼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细则(试行)》《琼海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细则(试行)》《琼海市引进人才及家属落户实施细则(试行)》和《琼海市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实施细则(试行)》等服务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安家落户和医疗健康等政策支持和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三)加快落实引进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加快谋划建设市级层面产权型“人才公寓”和“专家公寓”,与人才租赁住房一起,建立产权并重、租购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解决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周转住房问题,兑现《琼海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各项政策红利,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同时,在重点产业园区、就业创业基地配套建设社区服务窗口、商业服务综合体、地下停车库等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商务配套和生活环境,保障各类人才在琼海这片热土安居乐业。
(四)研究制定人才考核评价相关办法。一方面探索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人才考核评价办法。通过改进管理制度,落实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创新激励政策,采取薪酬制度、物质奖励等措施赋予领军人才更大自主权,对高层次人才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在薪酬分配上可给予适当倾斜,提高人才干事创业敢担当的信心。另一方面尽快出台《琼海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对于人才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主要责任人,采取与年终各单位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统筹进行的方式,加强对落实人才服务措施、发挥人才作用、优化人才环境等方面的考核。
(五)健全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健全市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机制,通过市领导干部定期走访、座谈、节假日慰问、通讯联系,向重点人才和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主动为“候鸟型”人才发挥作用牵线搭桥,做好服务。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主要内容。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把人才发展支出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继续吸引使用“候鸟型”人才,不断完善琼海市“候鸟型”人才信息库,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主动为“候鸟型”人才发挥作用牵线搭桥。
(六)建立乡贤人才沟通联系机制。借助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平台和春节中秋等节日时机,主动加强与北上广深、粤港澳大湾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琼海籍乡贤人才联系沟通,通过召开乡贤联谊会、情况通报会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收集琼海籍乡贤的意见建议,充分掌握琼海籍乡贤人才数量和回流意愿。同时,通过引导鼓励琼海籍优秀应届毕业生、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乡贤人才回归故土,以资源返乡、影响力返乡、技术返乡、智力返乡、资金返乡等方式,投身家乡建设,为推动琼海“三地两区一中心”和海南东部中心城市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