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淑洪
说做砖灶首先要从砖说起。砖是一种建筑材料,用粘土制成砖坯,经干燥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砖的种类很多,如用于砌筑墙身的粘土砖(青砖、红砖)和空心砖,保护和装饰墙面的瓷砖和墙面砖,铺地面的缸砖、地面砖,砌筑窑炉的耐火砖。也有不经高温烧制的土坯砖和灰砂砖等。本来砖和瓦是连在一起的,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这里暂且把瓦省去,把其他种类不熟悉的砖也省去,就专门讲讲青砖的制作。
我务农的时间不长,但正如俗话所说,百姓百姓,什么农活都干过,做砖灶就是其中一项。“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的生产方针是“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五业全面发展”,做砖灶应列为副业一类。那个年代做砖灶的生产队很多,它也算是增加生产队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日分红日值的重要来源之一。
做砖灶看似是粗活,其实粗中有细,有许多环节还算得上是技术活呢。我们年轻人没有什么技术,只能是出卖体力干粗活。做砖灶的工序说来还真不少,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有如下种种:第一是选土场。选土场就是挑选有一定面积的土地,因为要建晒场,要建存放砖坯的砖棚,特别关键的是,这个地方要有足够的粘土,而且粘土质量要好,不能掺有沙土小碎石等杂质。第二是堆土堆(也叫堆土包)。堆土堆前,首先要把草皮和上层沙土清理干净,挖成一个小土塘(池),土塘几米四方,把粘土挖松,用水浸泡,然后赶着牛来回反复踩踏,使泥和水“相吃”(柔软均匀)。接着就是人工手抱肩扛,把一大块一大块的粘土搬到晒场附近,堆成一个个大土堆,因为一次只能挖一层土,所以这道工序要反复循环多次。这项工作也最艰苦最吃力,农村人叫“吃蛮力”,我们年轻人常被派去干此活。第三是打砖坯。打砖坯可称得上是个技术活,一个砖灶一般都有两到四个人打砖坯,干此活的人称得上师傅。先在离土堆不远的地方挖几个圆洞,洞的深度一米至一米二左右,直径一米左右,因为人要站在洞里干活。洞挖好后,用事先备好刨光的坚硬厚木条铺在洞的边上作为砖垫。打砖坯时,先要若干人光着脚板从土堆上踩踏出一个个“土仔”(小泥团),站在洞里作业的人把“土仔”往事先制作好的“砖模”上用力一甩一压,再用钢丝在“砖模”上一割,把“砖模”拿起,一块砖就出来了。如此循环,一天几百次上千次,一餐不吃三碗干饭是顶不住的,可那个时候往往没有干饭够吃呢。第四是晒砖坯。晒砖坯简单,就是洞里的人打出砖坯来以后,要有专人搬到晒场上去晒干,一块砖隔着一小片薄木板,以免砖坯粘连,一次搬五六个七八个。遇到雷雨最麻烦,若遮盖不及时,大雨一淋,砖坯就作废了。第五是砌砖窑。初做砖灶要砌砖窑,有了这个窑,可以用好长时间,几年不用重砌。砖窑一般要挖成一个圆形浅洞,然后用砖坯一层一层往上筑,整个砖窑是环形而不是方形,砖窑筑好后,外围要盖上一层厚厚的泥土。砖窑的内空间直径四五米,高度也有三四米。第六是垒砖坯。垒砖坯又是一项技术活,垒得太疏,装不了那么多砖坯,造成浪费,垒得太密,烧火时火路不通,砖坯受火不均匀,容易出次品,俗话说是烧不熟。第七就是烧砖了。烧砖即烧火,烧火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熏火,熏火主要用的是柴母(大块木柴),把砖坯的水分熏干,时间七至十天左右。第二阶段是放大火,放大火就是烧小木柴,如果没有小木柴烧,要烧社员们去山坡上砍回的“毛菇菊”和“小柴朵”,那功夫就大了,要轮班干,两人一班,一班干几个小时,热度太高,烤得干活的人十分难受。放大火的火势越猛越好,时间大概也要十天半月。大火放完后就是堵灶门,用砖块和泥浆把窑门封死,让温度储存窑内,烘烤砖坯,还要在砖窑的顶端挖一个小水池,天天灌水调节温度。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再等一两个月,窑内温度完全降下来之后再开窑,两三万块的青砖就烧成出窑了。封窑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绝对不能让小孩子在窑上玩耍,窑内温度几万度,万一砖窑坍塌,岂不惨案发生?
青砖出窑之后,堆放在砖窑旁边的空旷地上,生产队作价出售,远近都有人来购买。如果生产队里哪户社员家有建房需要,可以优先预订。也不用交现金,年终分红不够再补。一个生产队一年如果做两三次砖灶,有十万八万块青砖出售,这个生产队也就有一笔略为可观的收入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这每间居家屋,每块窑中砖,又何尝不饱含着劳动者的汗水艰辛呢?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