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熙

发布日期:2020-07-13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王路生


曾祥熙国画展7月8日在琼海开幕,八方群贤和琼海画友齐聚一堂,共同为这位从万泉河畔走出去,历经六十余年艰辛磨砺而成为了我国著名国画家的创作成果,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认识曾祥熙老师的大名,是1986年秋,我去参加友人王可杰的婚礼,在他的客厅里,挂有一幅国画:山涧泉水淙淙,翠鸟啁啾,群山耸立,气象森然。大泼墨的写实,错落有致,酣畅淋漓,古拙中有野趣。一看落款,万泉河东岸人曾祥熙也。

真正见到曾老师真容,倒把我对他的美好想像来个大颠倒,心里好生暗惊的。只见眼前的他,长相禀异,奇崛夺巧,身高不及一米六,头发半黑半白,一律向后面收拢得油光可鉴,手指粗短,中指和食指几乎持平,异象尽显,鼻梁骨上架一副半黑框边的眼镜,镜片后边的一双卧眉,粗黑而茂盛,眼晴总像瞄眯着看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山羊短须,全白而根根耸立,和蔼可亲地张扬着他的独特个性。他与我握手说话时,法令纹很生动地微笑了起来,分明让我感到亲切又可敬,想不到他的意外异相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老师是琼海福田人,也是国画大师关山月的入室弟子。广州美术学院的正统训练,使他的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技法变化万千,万泉河,椰子树,大海边,蓝天间,他拿起画笔,把他独特的绘画语言揉碎了一地,晒干后,他又轻轻地捡拾起来,融汇到他的淋漓的墨汁里,开掘出属于他的艺术新天地。曾老师特别喜欢画崖岸石,或者礁石,甚至占满了整个画面,其笔力劲道,在沧桑,粗砺,雄浑中尽显出高古旷远,伟岸而幽深,一堵堵悬崖之石壁,一块块激浪之中的礁石,或者白石岭顶的一块巨石,在他的笔下,皆赋予了灵性与沧桑,那是一种充满了淋漓之气的生命张扬和异象,曾老师对默默无言的石头是艺术的也是痴迷的,于是,他干脆起了个笔名:璞石。此笔名一出街,顿生波澜,吾生晚辈便不敢再言什么了。

那些年间,不论曾老师在嘉积中学教书,还是后来调到县文化馆,乃至省群众艺术馆专事美术创作,他都爱到万泉河边去写生。他说,他是喝万泉河水长大的,创作中的母题,离不开万泉河,这是他对艺术的终极追求。大约是七八年前吧,我到福田采访,有人说曾老师在老家,我匆匆赶至他家,未见,惑之,又有人说,见他背着画夹板,行色匆匆的去潭门写生了。我又匆匆赶到潭门,他正站在一棵大树下,手拿画笔,一会儿抬头望着前方的大海和船只,一会儿又低头,凝神作画,他压根儿不知道我就站在他的背后。他左手拿着三支画笔,右手不停地画着,该用深蓝色了,他换上左手里的另一支画笔,涂涂抹抺间,潭门码头和大海的轮廊,渐渐的显现了出来。其实,看他神闲气定地画画,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曾老师此时此刻就是给予我艺术熏陶的艺术家,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曾老师常年到野外写生,消耗体力说大不大,但是,一旦进入创作的佳境,他几近虚脱,特别是上了年龄,精力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九年前,他在老家福田建起一间青砖大屋,还有一“山”(行)横屋,他的画屋就设在横屋。那时,他正在创作万泉河系列,画架有两米多高,他矮小,就站在高凳上作画,一画,一站,就是一二个多小时。爱人担心他,儿子劝他别站得太久,他总是笑笑。可这笑不要紧,倒把家人给吓了一跳,原来,此时的他,正进入了化境,心灵显得特别的纯粹和自由,两耳以外的世界与他早已无关,此时的他,脸上几乎沾满了墨色,他一笑,往日里和蔼可亲的老熟相不见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却来了。

2013年8月,我正在埋头伏案,新来的同事敲门进来说,有人找我。谁?俺不认识。继问:高个子还是矮身段?答曰:后一种,他初看似位农村伯爹,但是他又戴副眼镜,还蓄山羊短须,又像城里人,怪怪的。我心中一喜,赶紧到会议室见到了他。我说,我失礼了。他哈哈大笑,说,我给你送礼来了,不,是给你们送来了“生日蛋糕”。

原来,中共琼海市委机关报《琼海通讯》报8月8日正逢创刊20周年,曾老知道后,激情难耐,特意创作一幅《得地含香》的国画,以表达他对家乡报纸“生日快乐”的祝福。

前年春节,我又到他的福田老家,给他拜年,敬上一块璞石。他一见之,满心欢喜,置于案头,反复抚摸,如宋人米芾般,乐此不疲。此石虽皮质粗糙,但隐现异象,他眼界尖利,如获至宝。生于福田,如今长居福田的璞石先生,此时的幸福表情终于原形毕露,我亦尽然。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