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业基
海南话将一种空格较大的竹筐叫做“缭”(缭,海南话音念liao,去声)。在竹器中,唯有缭是最好编织的,它是用“啰竹”(一种外皮青涩的青竹)粗篾片编织而成。不需精细加工,只需将砍来的啰竹破开几爿,除掉竹节枝叶,削去“内罗”(即竹片内一层),然后交叉放在地板上,大小由压底的石竹爿决定。先编织缭的底部,然后将三条石竹爿插进缭底,目的是加固缭的底部。接着才将啰竹片折成九十度角,往上穿梭编织。为了加固,缭中间还可用两三根石竹爿圈住。编织到缭口时,再将一根石竹爿圈住缭口,然后将剩余的啰竹片套住石竹爿往回扎牢,整个缭就结实了。小缭用啰竹篾编织,大缭用啰竹片编织。装菜用的小缭海南话叫做“菜缭”,装草用的大缭海南话叫做“割草缭”。割草缭一面系上两根“牛缆”(即绳子)可背,割草缭口对口绑上两根牛缆(也有的用篾片代替)可挑。绑在缭口上的牛缆(或篾片)海南话叫做“缭耳”。
上个世纪中叶,我们生产队里有一头很大的“牛牯”(即牯牛),长得很壮实,脚力好,力气也很大。我们村里靠近破犁洋主渠道两边的水田,几乎都是本地人叫做“勒土”的土壤,粘性很足,而且还是“深脚田”(即泥水深),很难耕作。耕作这些水田完全靠这头牛牯,其他耕牛是没有大气力去耕作这样的水田的。可是,这头牛牯的脾气却很犟,一般人很难驾驭它,连饲养它的人也觉得伺候它很难很累。虽然村民对这头牛牯的脾气有不少微言,但队长公却舍不得将它当做菜牛卖掉,可是当时又没有一户人家愿意领养它。我爸当年是大队干部,我妈是生产队里的积极分子、农活骨干,他们看到没有人愿意领养这头牛牯,便主动向队长公提出领养。起初,队长公不答应,因为我妈精通农活,队长公不忍心看到老妈因领养这头牛牯而影响她的其他农活。队长公嘴里虽说“不做得、不做得!”(即不行不行),但最终还是将牵这头牛牯的牛缆交到了我妈手里。我妈将牛牯牵回家后,又将牛缆交到了我手里,叫我把它牵到溪里去洗澡。这头牛就成了“文革”期间我辍学在家的好伙伴。几十年后,我还记着它,并将这头牛牯与我之间的故事写成一文,题目叫做《牧童的故事》,十多年前发表在《琼海市报》上。
我妈妈为了这头牛牯在我家领养时间不掉肉,有气力去“驶田”(即耕田),就给我编织了一对不大不小的割草缭,放在我家拴牛的椰子树下。农闲时,我便一边放养一边割草。我每“刻”(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叫做“一刻”,上下午连在一起就叫做“两刻”)出去,背回一割草缭的草,放在椰子树底下,晚上再将两割草缭的草都倒出来,让牛牯晚上吃。农忙时,上午妈妈将牛牯一牵出去,我就得背着割草缭出门割草。早上的草鲜嫩,割回来就放在椰树底下也不容易枯萎。中午一收工,我就得牵着牛牯出去,到“田哇”(即田埂)上吃草。等午后一过,才将牛牯牵到溪里洗澡,将它的身子刷洗干净,然后才牵回家绑在椰树上,倒出割草缭里的草给它吃。下午,老妈牵着牛牯出去,我又得挑着一对割草缭出去割草。等傍晚大人收工时,我也将满满的一担草挑回家。一放下割草缭,便赶紧到破犁洋上接过牛缆,将牛牯牵到溪里洗澡。这回是人和牛一起在溪水中洗澡。在洗澡中,你可以看出牛牯也是很开心的,我们之间还互相戏水呢。洗澡后,我就把牛牯牵回家,绑在椰子树上,将割草缭里的草统统倒出来给它吃。与牛牯相处的日子,给我留下了一段快乐的记忆。
好多人认为割草还不容易吗,不就是拿着镰钩一割,草就断了,有什么好写的?这些人说得很轻松,其实看似轻松的活儿也有它的难处呢。一是割草前要选择牛喜欢吃的草,这草还要青嫩些的,不然的话割回来牛牯是不吃的,等于白割。二是割草时还要注意剔除带刺的杂草,如“羞草”(即含羞草)、“鬼刺根”(即野苋菜)等,如果被牛牯发现有这些草,它就一口都不想吃了。另外,割草时,这种带刺的草还会扎手,扎得又疼又痒,难受着呢。三是要注意防止镰钩钩伤手指。割稻的镰钩很轻,手柄又很短很小,镰钩上面钩牙又细又密,很锋利的,稍不注意就会割伤手,扎心的疼,还会流血,很闹心的。没有割过草的人是不知道这些的。割草的经历虽然苦些累些,但当时的我想到自己这是为集体做事,心里也就轻松多了。
我家的割草缭一直陪伴我度过“文革”期间整整十年。“文革”一结束,我就已经在大队里的小学教书了。再后来,就是改革开放,生产队里把田地承包给农户种植,队里的耕牛也按各户人家的人口数量分了出去。刚开始是几家养一头耕牛,后来农田大多改种了蔬菜、石榴、香蕉等高效经济农作物,水牛的作用不大,村里的耕牛也就逐渐减少了。我妈平时留一两块水田来种水稻,有时只得到别的村去借牛来“驶田”(即耕田),完后再送还人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机耕队进入乡村,土地耕作已不再需要水牛了,因此,在许多乡村人们已经看不到有人养耕牛了。没有了耕牛,割草缭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消失了的割草缭只能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