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情长传

发布日期:2020-11-09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王裕秋


雅加达的海南社团是先有雅加达海南联谊会,后产生了印尼海南总会,像印尼各地的海南乡团一样,雅加达海南联谊会是雅加达海南人的共同家园。雅加达海南联谊会成立于1997年,首届主席是李兴福,继而是刘家衔、余有信、黎辉真。前两位祖籍是文昌,后两位祖籍是琼海。2018年3月,肖世平被选为第五届主席,是往届主席中最年轻的一位,祖籍是琼海。

肖世平是印尼华人第三代,经历过求学的艰辛、打工的磨炼、创业的曲折后,过了不惑之年,终于靠自己的拼搏,挤进了雅加达最大的批发市场,成为皮革类和服装类有名望的批发商,在商界口碑甚好,生意也逐渐兴隆起来。在这过程中,他养成了“泛爱众,而亲仁”的美德,从他平时的言谈中就能体验出来,这也成为大家拥戴他的原因。

雅加达海南联谊会一楼大厅,设置了妈祖神坛,供人烧香点烛,祭拜妈祖,祈求神灵保佑安康,事业有成。印尼海南人信奉妈祖的传统跟海南人漂洋过海来印尼谋生的历史有关,传说妈祖从小就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能“窥井得符”,“化木附舟”,救助海上遇险船只,并能为人治病,因此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她死后,屡次显灵,每当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航行,逢凶化吉,抵达港湾,成为人们敬仰膜拜的护航女神。因此,印尼海南人每次进入联谊会,一定先点三支香,祭拜妈祖,感恩戴德。还有人把备好的钱塞进聚宝箱,作为捐赠香油钱,做好事,图好报。这种崇拜妈祖的传统习俗,在上了年纪的印尼海南人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年轻人受了影响,也会遵从。华夏民族对黄帝、孔子、妈祖的祭拜传统已由海外华人传播到了他们的定居地,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发展成为印尼大部分华人的宗教。

现在印尼华族华人中的海南人,闯南洋的第一代海南华人早已作古,健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还能说汉语和家乡方言,到了第四代,特别是出生于苏哈托统治时期的华人后裔,基本上就不会说华语了。肖世平的爸爸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生在印尼苏门答腊的寮内,在橡胶园中长大,从没回过海南。但他能说一口流利而且正宗的琼海方言,他父母是印尼第一代海南人,他所学的琼海方言都是他父母教给他的,是原汁原味的琼海话,保持了那个年代的方言特色,听了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印尼海南华人向来跟印尼民族和睦相处,对印尼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印尼雅加达海南人的参政意识还不强,参政能力还比较弱,印尼海南人说,海南人从政者在美娜多,美娜多有当市长和县长的海南华人。为了更好地融入印尼社会,肖世平陪同海南总会刘家衔主席在穆斯林宗教节日和适当的时机去社区和乡村拜访当地的酋长,一起参加活动,搞好友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共同建设印尼。印尼华族只有参政议政,才能提高华族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印尼雅加达海南人不甘落后,希望通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在印尼的财界和政界得到更大的发展。

已经成为印尼国民的华族华人,他们已经从过去老华侨的落叶归根转变为华族的落地生根,他们中受过华文教育、会说华语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有些第四代还有寻根问祖的想法,祖籍国怎么样?故乡怎么样?宗族怎么样?亲属怎么样?一连串的疑虑缠绕着他们,中国的富强吸引着他们,海南乡团联谊会的寻根之旅召唤着他们,老者要在有生之年解开这个谜团,中青年要在老者的要求下协助老者,青少年要通过寻根之旅了解华族的灿烂历史,总之,历史、民族、文化、语言的种种魅力驱使他们要去中国,要回故乡。他们风尘仆仆地回来,有些找到了祖居、亲属,受到热情的接待;有些找不到祖居、亲属,只好委托侨联部门继续帮助寻找,然后黯然离去;有些找到了故乡,但祖居已不复存在,为了纪念祖宗,请求允许在祖居地旧址重建祖居,以示根源;因国家建设需要,不少侨房被拆迁,当地政府是否重新规划一个侨村,让海外华人有归属感?肖世平带着他父亲回海南老家了,祖居已不复存在,种上了槟榔树。尽管老人家是第一次到达故乡,印象中不存在祖故居,但他表情严肃地跪在祖故居旧址地上,殷诚地点香点烛烧纸钱,口中念念有词:子孙回来了,敬祭祖宗了……场面感人。肖世平说,他这次是带了一个好头,以后会有很多印尼海南华人回来,希望政府帮助海外华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给海外华人有条件参与建设美丽侨乡,共同振兴侨乡的宏伟事业。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