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乐生
一年一度,春节又到,城乡喜庆,家家户户贴对联,欢欢喜喜迎新春。于是,“和睦门第春常在,勤劳人家富有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赫然在目;于是,“岁月峥崂逢子鼠,江山锦绣倾甲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尽显神韵。
张贴对联与春节习俗紧密相连
对联,有一番深深的乡情,一股浓浓的乡愁。对联,源远流长,故事多多,说不尽的江南风情、塞北风韵。那浓重黑字或富贵金字,恢宏大气,给节日平添了炽热的色彩。贴上对联,贴上希望,贴上生活,寄托美好愿景。于是,对联在民间花开富贵,愈开愈盛。
《山海经》记载:上古时代,传说神荼与郁垒兄弟俩都是神人,家住在度朔山的大桃树下。大桃树冠盖三千里,万鬼出没其间鬼门,均由神荼与郁垒审查放行。对为害作崇的恶鬼,两兄弟用苇索捆绑“引虎食之”。为此,人们便把剿灭恶鬼的两个神人——神荼与郁垒绘上桃板,钉在门口两侧以“驱邪”。
因此,这样的木条便称为“桃符”。诚如北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说的那样,这“桃符”便是春联的原始形式。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公元934年至938年,后蜀国君孟昶在一年春节前夕命翰林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他觉得辛言词欠佳,便自己提笔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字句。自此,人们便把桃符与春节联系起来,公认那是我国第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纷纷仿效,把题写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风气大盛,贴春联习俗也逐渐在民间传开。
相传,明人祝枝山喜欢给人题颂对联。有一年春节,他让书僮提着灯笼,拿着笔墨,挨家挨户去为人写春联。人们欣赏他潇洒飞逸的书法艺术,以至后来传为佳话。就这样,书法的流行也成为对联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方块字非常方便和适合书写对联,精堪的书法艺术把对联带进了新的文化境界,同时也给人以诗情和画意的双层艺术感受。
中国的书法艺术,独立于世界文苑,形式多样,仪态万千,风格迥异,各成一体。比如端庄的楷书:方圆相参,气势雄伟,风流蕴藉,风雅大方;浑圆的隶书:厥用既弘,体象有度,焕若星陈,郁若云布;飘逸的草字:纵横潇洒,信仰自如,伸缩有致,韵致悠然。这些书法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珍品,配上文词优美、意境深远、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联,艺术价值非凡,有如一幅名画,又如一首好诗,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士子推波助澜,百姓喜闻乐见
创作对联,一般根据实际需要,可长可短,短则每联四字,甚至二字。比如,时人根据李林甫的为人,给他书写一副“口蜜,腹剑”的对联。对联虽短,但入木三分。又如,人们称颂的明代清官海瑞题的一副自勉联“干国家事,读圣贤书”,可谓短小精干。
长联如昆明南郊的滇池北岸,有一座修建于清代的大观楼。楼前挂的一副长180个字的对联,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对联的作者是康熙年间昆明寒士、自号为“万树梅花一布衣”的孙髯翁。该联思想深刻,意境开阔,言辞优美,对仗工整,脍炙人口。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扬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汉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俨然是一篇美文。上联写美景,把大观楼四周景致描绘成一幅鲜明的国画;下联写历史,描绘昆明数千年的历史烟云,反映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发展趋势。一联之内,字句多少不一,变化灵活多样,节奏十分强烈,大大增强了对联韵律的音乐美。
传说一年春节前夕,我国书圣王羲之一连写了几副对联。由于他的书法精湛,联意新颖,刚刚贴上便被别人揭走了。他写的第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月,新景”,贴上不久便被人揭去;他又写了一副“莺啼百里,燕语南邻”,还是被揭走。万般无奈,他精心构想一副急转联,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断,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别人看来,这副对联不吉利,也就无人揭了。到了大年初一的黎明,他叫儿子把下半截接了上去,就成了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于是,很不吉利的对联,变成了十分吉利的对联,引得乡邻拊掌称妙,以至雅趣留传至今。
叙述中华历史,趣说思想感情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急忙屈膝求和。一次,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想借机欺辱我中华,并借以显示自身的才能,于是,他起身离席,阴阳怪气地对清政府代表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叫做对联,要求语词对称,音调协调,严密工整。我有一上联,不知你们能否对出下联?”话刚落音,赢得八国代表的极力捧场,齐声叫好。这位代表故意环视一周,提高声调说:“我的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请你们对出下联。”八国代表明白他的意思,发出一阵狂笑,交口称誉,并斜视中国代表。面对帝国主义的挑衅,清政府代表有的尴尬苦笑,有的虽然愤然不平,但却苦于无词应答。忽然间,一位清政府代表身后的秘书霍然站起,两道眼光扫过全场,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八国代表吃了一惊。不一会,一个严正声音响起:“外国人能想出上联,中国人就能对出下联!”他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半副对联,指责鬼魅,切中要害,震摄群魔。
1963年,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应邀为南湖旧址题写楹联。“风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物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时隔42年,纪念中国革命一声响雷,星星之火已蓬勃发展成燎原之势。这副对联悬挂在南湖烟雨楼的厅堂里,守望浩渺波烟;面对静静地停泊在湖里的红船,对联以这样的方式见证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古往今来,对联以这样的形态,贴近生活,抒发感情,或寄托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表达革命者的时代情怀;或缅怀昔日的历史事件,讴歌今天的幸福生活、英雄人物……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