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庄笔记

发布日期:2021-03-04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陈兴国


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油印的歌舞剧脚本《风雨夜归人》。这本久经岁月的脚本,墨迹依然清晰,静静地诉说着一个故事:1973年9月14日深夜,一场毫无先兆的超强台风从博鳌港登陆,席卷琼海大地,地处风口的古庄遭灾严重,古庄大队(现为村委会)党支部在这场抗灾救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及时警示指挥大队群众躲避灾难,全大队没有一个人因灾害袭击死亡。

台风突袭那天深夜,古庄大队党支部的领导成员和生产队干部在公社开完党委三级扩大会议,正在回家途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台风,谁都没有首先顾及家里,都一心惦记着群众的安危。恰好此时,赴毗邻公社村庄演出归来的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与他们相遇。党支部书记灵机一动,与文艺宣传队队长简单交换了意见,立即对在小琼剧《古庄民兵连》中饰演号手的青年演员说:“吹号!”演号手的演员不假思索地应声“在”,便机灵地登上一块高地,鼓起腮帮吹响冲锋号:“的哒哒、的的……”乐队的锣鼓手也随着号声敲起锣、打起鼓。雨水淋破了鼓面,敲锣手和击钹手拼命敲锣击钹,希望防风信号迅速传到每个村落,引起群众注意。暴风跟着骤雨越刮越猛,震耳欲聋的号声、锣鼓声、钹声带着干部们的祈愿,随着强烈的风力顺势传开。村中许多青年民兵和党员、团员被惊醒,闻声而动,互相呼喊着走出家门。他们打着手灯,步履艰难地摸索着向渐来渐近发出号声、锣鼓钹声的人群会合,凝聚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群体。在这个群体的示警、指导和疏散下,古庄大队度过了这恐怖的一夜,没有一个人因台风突袭而死亡。

早在大台风前,古庄党支部就带领着广大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在万泉河望流湾截流建小型水轮泵站。然而,在工程即将竣工时,遭遇了这次“7314”号超强台风引发的特大洪灾袭击,咆哮的滚滚浪涛摧毁了尚未坚固的堤坝。台风后,古庄党支部直面自然灾害,又投入带领广大群众开展抗灾自救的热潮中。

大台风过后,业余文艺宣传队决定以抗击超强台风的楷模和感人事迹为题材,创作文艺节目,开展宣传演出活动,鼓舞群众斗志。在编导组创作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定,要通过歌和舞的形式,歌唱一批饱满真切、魅力四射的楷模,使观众感同身受。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业余文艺宣传队加班加点投入创作,产出三幕歌舞剧《风雨夜归人》。整部歌舞剧跃动着唐诗灵韵,体现了台风夜归之人的高尚境界。经党支部扩大会议审议同意,进行排演,之后在乡村巡回演出,广为宣传,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记得那时的每场演出,村民们都扶老携幼踊跃观看,露天剧场里人潮汹涌,演出盛况空前。幕布徐徐拉开时,朗诵演员带有磁性的音质,通过扬声器传播,扣人心弦。其中有两句我记忆犹深:“自然灾害不可怕,自信心动摇才是真正可怕。我们古庄人坚信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要继续发扬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精神,去争取更大胜利!”饰演抗灾救灾模范人物的演员闪亮登场,舞步铿锵,歌声高亢,其激情饱满的演出风采,如同一坛佳酿散发出浓浓醇香。剧情展现的是真人实事,却又充满传奇色彩,高潮迭起的旋律中折射出的高尚道德光芒无法掩饰。说唱词中一串令人感慨的模范人物名字和感人事迹简介,堪称铁骨铮铮、感人肺腑。当年的舞台,没有今天炫目的特效,清一色农民演员的装饰行头、扮相很质朴,但自编自演的《风雨夜归人》鼓舞人心的力量,至今依然留存在从那个时代过来的父老乡亲的记忆深处。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