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不朽传奇 巾帼精神代代相传 ——红色娘子军研究六十年综述

发布日期:2021-04-29 20:55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陈锦爱

红色娘子军雕像。    梁丽 摄

1931年5月1日,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成立,至今历时90年。195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30周年,《解放军文艺》杂志推出庆祝专辑即8月号,发表了海南军区政治部宣传干部刘文韶采写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这标志着红色娘子军研究的起步,至今历时64年。本文拟对64年来,红色娘子军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回顾和述评。

一、红色娘子军研究和宣传状况

1.出版专著研究和宣传红色娘子军

有关红色娘子军的研究和宣传,已经出版14部专著,其中历史类专著6部,文艺类专著7部,综合类专著1部。

195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刘文韶创作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单行本,列入该社工农兵创作丛书。作者在该书出版后记中说:“这本小册子是根据当年的娘子军连长冯增敏、指导员王时香、庞学莲和娘子军活动地区的革命老人等口述的材料,加以整理写成的。”该书是红色娘子军研究的史料奠基石,是红色娘子军历史叙述形成的代表作品。这篇报告文学首创红色娘子军研究的先河,第一次披露和宣传了娘子军的事迹。

1984年,琼海县委党史办公室编纂的史料专辑《红色娘子军》内部出版。该书共分娘子军光辉的战斗历程、革命前辈回忆娘子军、娘子军战士回忆和娘子军名录4个部分,为娘子军研究提供了一批原始口述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娘子军研究的史料基础。

1993年,广州军区编研室干部邓竹青的专著《红色娘子军恩仇录》由亚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红色娘子军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

2002年,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史实专著《红色娘子军史》内部出版。该书根据琼海市委关于要规范红色娘子军宣传的两个文件的精神编写,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述评合乎客观实际,全面纠正了一度流布的种种不实之言,并将娘子军史下限延伸到1937年末娘子军连干部因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而从广州感化院获释之时。

2007年,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史料专辑《红色娘子军研究》作为红色娘子军研究丛刊的第一辑内部出版。该丛刊定位是:研究娘子军历史的园地、宣传娘子军事迹的载体、运用娘子军精神资政育人的平台、保护红色娘子军形象的阵地。该辑对发掘红色娘子军资料的历史源头,对娘子军题材文艺作品的源流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

2016年,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媒体资料专辑《永远的红色娘子军》内部出版。该书是红色娘子军研究丛刊第二辑,收录了王运梅、潘先英、卢业香这3位最后娘子军战士逝世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海南日报》等媒体对娘子军红色传奇和红色精神的系列报道,深刻反映了红色娘子军精神永远不谢幕的主题。

2002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琼海市摄影作者王裕超的红色娘子军摄影作品集《红色的传奇》由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

2004年,郭小东、晓剑根据梁信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娘子军》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2007年,海南省群众艺术馆编纂的画册《永恒的军礼》内部出版。画册以探访人物的时间顺序为线索,逐一从娘子军老战士不同的生活侧面,回顾她们的所经历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全面展示最后12位女战士的晚年生活。

201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振玉的书法集《重温革命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史》内部出版。该书用书法演绎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专著《红色娘子军史》。

2013年,琼海市作家庞启江和庞家东创作的长篇小说《红色娘子军传》由线装书局出版。该书获得海南省2014、2015“双年文学奖”长篇小说三等奖。

2017年,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红色娘子军〉剧本集》内部出版。该书是红色娘子军研究丛刊第三辑,收录电影故事片、芭蕾舞、京剧、琼剧4部《红色娘子军》剧本。该书为读者了解娘子军历史提供了文学类读本,为繁荣娘子军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写作范本,为研究娘子军题材文艺创作中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原始档案文本。

2020年,黄一鸣的摄影作品集《见证者·红色娘子军》由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出版。

2018年, 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红色娘子军》图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娘子军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兼有历史和文艺元素的综合类图集,被称为可移动的“红色娘子军博物馆”“红色娘子军研究‘百科全书’”。

2.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红色娘子军

1957年8月,刘文韶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发表之后,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被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广为宣传。改编形式之多、改编持续时间之长、艺术影响力之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所有文艺作品中绝无仅有的奇观。

1959年4月,广东琼剧院在海口戏院公演大型琼剧《红色娘子军》,这是第一部利用地方戏曲形式宣传娘子军的文艺作品。

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由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祝希娟等主演的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这部反映娘子军战斗生活的影片上映后,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甫一问世,便创下6亿人的观影纪录,在首届电影“百花奖”评选中,一举夺得最佳故事片等4项大奖,成为文艺舞台上的最早的红色文艺经典之一。

1964年,中央芭蕾舞团首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成功地再现了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上演后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无一例外都观看该剧的传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成为世界芭蕾舞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名蜚世界。1967年,该剧入选第一批样板戏。

196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由田汉根据电影《红色娘子军》改编的同名京剧由中国京剧院四团正式首演。

1964年,上海青年昆剧团根据电影《红色娘子军》改编的大型昆剧《琼花》正式公演。2020年,上海昆剧团在1964年《琼花》的基础上重新创排现代昆剧《红色娘子军》。

1972年,中国京剧团从芭蕾舞台成功地将《红色娘子军》移植到京剧舞台,为《红色娘子军》艺苑增添了一朵绚丽的新花,并成功入选第二批样板戏。此后,全国所有的地方剧种都进行移植。

2004年,北京电视台摄制20集电视连续剧《红色娘子军》,使该题材的创作改编历史延伸到21世纪。

2016年,海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琼海市委联合出品、海南省歌舞团担纲演出的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隆重开演。

2018年,陕旅集团在三亚市推出大型椰海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

2019年,海南文化艺术学校创作和演出新编大型琼剧《红色娘子军》。

3.兴建纪念设施宣传红色娘子军

1985年,琼海县委、县政府在嘉积城区兴建红色娘子军纪念雕像,成为琼海的地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雕像题写碑铭。

2000年,汇海旅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琼海市温泉高速公路出口处建起红色娘子纪念园。2004年,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公室支持在纪念园中建起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娘子军纪念馆,在馆中陈列1000多件珍贵的历史照片、史料和文物,再现了娘子军的光辉战斗历史。纪念园成为红色旅游的品牌,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开园以来进园参观的中央领导达20多人次。

阳江镇先后建起和修复红色娘子军纪念群雕、娘子军成立大会旧址主席台和历史陈列长廊、娘子军操练场等纪念设施。

这些设施,是回顾红色娘子军壮丽历史的窗口,是回望娘子军战斗英姿和激情燃烧岁月的平台,是永远竖立在琼海大地上的丰碑。

4.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红色娘子军

中央电视台先后10多次派出摄制组到琼海采访摄制《红色娘子军传奇》等10多部娘子军题材电视专题片,分别在《共和国不会忘记》《往事寻访》《永远的丰碑》《光辉的足迹》《理想照耀中国》等栏目播出。山东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30多家省外电视台也到琼海摄制红色娘子军专题记录片播出。

2001年,《人民画报》第7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特辑”推出了红色娘子军专辑;2003年,《解放军画报》第7期推出了红色娘子军专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羊城晚报》《海南日报》等国内著名媒体长期坚持不懈宣传红色娘子军;琼海本地媒体《琼海通讯》和市广播电视台宣传红色娘子军已经形成常态化。2013年,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逝世;2014年,最后一位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逝世。《羊城晚报》于当天首版在全国最早发布了消息。卢业香逝世后,《海南日报》推出8版全彩特刊《红色娘子军谢幕》。在各地报刊发表的相关文章中,精彩华章迭现。如《人民画报》记者邹毅采写的《娘子军——海南岛上的红色传奇》、《北京日报》记者杨丽娟采写的《海南琼花——走进真实的红色娘子军》、《羊城晚报》阅尽撰写的《今天,为什么还要重提红色娘子军》3篇评论,以及《海南日报》记者杜颖采写的《天边,那一抹永远的鲜红》、市新闻中心主任王路生采写的《新红色娘子军》等,这些红色娘子军题材精品文章给人以启迪,引人以思索,发人以共鸣,在读者中引发了较大反响。

5.举行各种活动宣传红色娘子军

近40年来,市委、市政府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宣传红色娘子军的活动:红色娘子军诞生逢五逢十年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组织娘子军老战士到北京天安门国旗班等单位和娘子军纪念园宣讲红色历史;欢迎“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摄制组回娘家”“中央芭蕾舞团携《红色娘子军》回娘家”;组团赴北京、广州、上海等地与中央芭蕾舞团、《羊城晚报》、上海电影集团联手互动宣传红色娘子军;与刘文韶、梁信、谢晋、祝希娟等人和中央芭蕾舞团历代琼花、洪常青的扮演者开展联谊活动,借助名人效应宣传红色娘子军;在中央电视台大型晚会现场将红色娘子军连旗和娘子军斗笠赠送给中国女排;举行预备役红色娘子军连升旗仪式、设立女交警执勤的红色娘子军交通岗、发行红色娘子军纪念邮票首日封、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与中央芭蕾舞团结为友好单位、举行红色娘子军文艺党课等。

6.发行邮票宣传红色娘子军

邮票是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被誉为“国家名片”。国家邮政总局先后3次发行红色娘子军题材邮票。1968年发行表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群舞场景的邮票;1972年发行表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独舞场景的邮票;2010年发行《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特种邮票1套2枚,内容(2—1)《信念》、(2—2)《快乐》。

二、红色娘子军在琼崖革命、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60多年的研究,党史界、新闻界、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对红色娘子军在琼崖革命、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形成了以下共识: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海南党史》(第一卷)指出:“红色娘子军这支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组织完整、纪律严明、斗争英勇的妇女武装队伍,尽管战斗历程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它深刻反映了琼崖革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在琼崖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世界妇女争取解放斗争的光辉典范。”

1. 红色娘子军在琼崖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琼海县人民政府为红色娘子军雕像立的碑文说,红色娘子军是“妇女解放运动之旗帜,海南人民之荣光”。琼崖革命前辈冯白驹、庄田、马白山、肖焕辉、陈求光等人都撰文或题词高度评价红色娘子军,认为娘子军是“琼崖妇女的杰出代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一面灿烂旗帜”“海南妇女的骄傲,中华妇女的光荣”。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撰文说:在1年又8个月的时间内,红色娘子军转战千里,战斗的足迹遍及乐会、万宁、琼东、定安、文昌5个县,大小战斗有50多次。沙帽岭伏击战、火烧文市炮楼,是她们与国民党地方武装民团打,取得了胜利,活捉乐会县民团大队长陈贵苑和中队长冯朝天。马鞍岭阻击战是她们与国民党的正规军陈汉光部队打,这一仗掩护了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向母瑞山转移。一连一排二班10名战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100多人的队伍,就有17名革命烈士。红色娘子军确实是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女兵战斗连队。有研究者认为,红色娘子军的历史,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一部她们为保卫琼崖特委和琼崖苏维埃政府而战的历史。在苏区,她们为特委和琼崖苏维埃政府的安全而站岗放哨;在战场上,她们为保卫琼崖特委和琼崖苏维埃政府进行战略转移而英勇战斗;在刑场上,在监狱内,她们用生命保住琼崖特委和琼崖苏维埃政府的核心机密,从而保卫了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安全。红色娘子军为保卫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而英勇战斗,保卫了琼崖革命的根基和革命的千秋大业。《羊城晚报》记者黄丽娜认为,琼崖革命武装坚持在孤岛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历史,这当中,就有红色娘子军特殊的功绩和贡献。”

2.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纯由妇女组成的,以执行作战任务为主,同时兼做保卫、宣传和群众工作的正规的红军连队。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的唯一的成建制的完整女兵战斗连队。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徐焰说:“海南的红色娘子军在当时的全国红军中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中国工农红军中间很多部队都有女兵,但是单独把女兵编成一支成建制的战斗连队,海南岛是唯一的。”《人民画报》发表的《娘子军——海南岛上的红色传奇》一文说,红色娘子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是“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中最为光彩的一段乐章”。

3. 红色娘子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综合体现

《海南日报》编辑部文章说:“红色娘子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鲜明体现。红色娘子军精神生动、具体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综合体现,是建设这一价值体系的鲜活蓝本和宝贵教材”。

4.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和世界妇女争取解放斗争的光辉典范

广东省委党校专家吴淑珍撰文说,红色娘子军在全国妇女运动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表现了我国妇女伟大的精神面貌,是我国妇女的光辉旗帜。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作者刘文韶说,红色娘子军的出现,标志着被压迫和被奴役的妇女们的觉醒,她们走上了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的道路,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道路觉醒正是娘子军精神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认为,红色娘子军把妇女解放运动与共产党的领导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与无产阶级整个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与革命武装斗争结合起来,具有世界性的典范意义。

三、红色娘子军研究的亮点

1.毛主席热情赞扬红色娘子军,精心培育红色娘子军精神

毛主席曾经三次赞扬红色娘子军及其文艺作品,三次都用了“革命”一词。1953年,毛主席说:“琼崖纵队有红色娘子军,听说打得很好,是世界革命典范。”1964年,毛主席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后说:“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同年,《人民日报》报道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深圳演出,大批香港人专程过来观看。毛主席看后高兴地在这张报纸上写道:“人民要革命。”[ 陈晋(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毛泽东文艺生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675页。]

2.周总理三次催生红色娘子军连队及其文艺作品

1930年2月,周恩来在上海代表中共中央听取冯白驹关于琼崖革命的汇报,高度评价琼崖特委的“三抓”:抓住红军、抓住苏维埃政权、抓住农村革命根据地。琼崖特委贯彻周总理的指示,于是就有了二师、三团、女子军连。1953年,周总理说红色娘子军是世界革命的典范,要拍电影,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1964年,周总理到北京芭蕾舞学校调研时指出,芭蕾舞要创作反映现代革命题材的节目,于是催生了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3.一批红色娘子军题材的文艺经典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1957年,刘文韶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的发表,使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传遍文化界和文艺界;1959年,琼剧《红色娘子军》的上演,使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传遍海南岛;1961年,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的放映,使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传遍全中国;1964年,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用芭蕾舞这种全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把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传遍全世界。

4.刘文韶为红色娘子军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史料基础

刘文韶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写得很真实。刘文韶1956年采写这篇报告文学时多次采访了琼崖特委、琼崖纵队的老领导,如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冯白驹、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庄田、海南区党委书记肖焕辉、海南军区副司令员马白山等。这些老同志不但接受采访,还亲自动手审改文稿。刘文韶先后3次到娘子军诞生和战斗过的乐会县现场采访,历时半年多。接受采访的有冯增敏、王时香、庞学莲等十几名娘子军的老战士,有乐会县委领导,有娘子军活动地区的干部、群众。接受采访的人员后来都读了或听了文稿并对文稿的真实性表示认可。乐会县委第一书记符昌文和冯增敏都说写得非常真实。符昌文和冯增敏都在文稿上签名盖章,表示乐会县委和冯增敏个人对史料的真实性完全负责。这篇报告文学,为红色娘子军研究打下了扎实、准确的史料基础。2004年,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致函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说:“这篇报告文学,第一次公开披露和宣传了娘子军的事迹,随后表现娘子军的电影、芭蕾舞、戏剧大都是取材和源出于此。”

5.琼海市委正确把握红色娘子军研究的政治方向

琼海市(县)委高度重视红色娘子军的研究和宣传工作。1982年,琼海地方党史工作机构成立时,县委明确提出,红色娘子军是琼海的名片和品牌,是琼海红色文化的代表,研究和宣传红色娘子军,是地方党史工作的重中之重。1995年和2001年,市委发出规范研究和宣传红色娘子军的两个文件,提出了红色娘子军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政治原则: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红色娘子军“紧跟党走、坚贞不屈、敢为人先、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把红色娘子军这面琼崖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宣传娘子军必须讲政治,为资政育人服务,用娘子军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警示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客观公正评述娘子军历史和人物。在市委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推动下,红色娘子军的影响历久弥远,历久弥新,成为浸润在琼海人骨头里的精神气质和鼓舞琼海人不懈向前奋进的精神动力。

6.琼海市产生了一支有一定实力的红色娘子军研究团队

琼海市党史专业工作者和编外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通力合作,共同研究红色娘子军历史,产生了一支有一定研究实力和学术成果的研究团队。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人员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深入、广泛、持续征集史料,从中共党史、琼崖党史的大背景、大环境去研究红色娘子军。市委党史研究室先后编写出版了6部研究和宣传红色娘子军的专著。在这些专著中,努力做到政治导向正确,史料准确无误,述史和论史符合史书写作规范。琼海市的编外研究人员不断出现,其中不乏有实力雄厚的研究者。阳江镇文化站原站长庞启江聚多年之功,采访了200多名娘子军老战士及其后人,撰写出全景式反映娘子军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红色娘子军传》。他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中央和省内外媒体关于红色娘子军主题的采访;拍摄了1000多张娘子军老战士的照片;镂刻了100多枚娘子军战士的玉石像章。市新闻中心主任王路生充分利用其在新闻界、文艺界的人脉优势,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央芭蕾舞团、上海电影制片厂、《羊城晚报》等单位牵手互动,不断开拓出宣传红色娘子军一片又一片的蔚蓝天空。他的红色娘子军人物速写系列即将结集出版。

四、通过深入研究,有争议的问题逐步取得共识

1.关于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

1972年,文市公社苏区大队和阳江公社红色大队发生了红色娘子军诞生地之争。11月,中国京剧团《红色娘子军》剧组到琼海县体验生活,苏区大队党支部将《迫切要求落实娘子军诞生地问题的呈示》等材料交给剧组转呈党中央。1973年1月,党中央发出7号文件。文件说,红色娘子军虽然写了海南岛,但它是以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广大妇女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历史为背景的,并不是真人真事,硬要把剧中地点落实到某一个公社、某一个大队是不可能的。此后争议暂时搁置。1984年,琼海县委党史办公室编纂史料专辑《红色娘子军》,提出了表述诞生地的新观点:赤赤乡是娘子军的诞生地。其内涵是:原赤赤乡组成部分苏区和红色都是娘子军诞生地。其历史依据是,娘子军诞生是一个过程,包括筹建、编队、操练和召开成立大会等一系列程序。当时,筹建、编队、操练等工作主要在今红色境内进行,成立大会在今苏区境内园村召开。苏区和红色的干部群众都接受了“赤赤乡是娘子军的诞生地”的观点,关于诞生地的争议尘埃落定。

2.关于红色娘子军第二连的成立地点

2000年7月,有一位万宁籍的老同志在境外出书。书中说,1932年2月中旬,娘子军第二连在六连岭下的十甲庙前举行成立和庆祝大会。2016年,万宁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党史基本著作评审稿采用了这一表述。对此,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提出异议。其理由一是该老同志1925年出生于万宁北坡,关于二连何时何地成立之事,他不是目击者和当事人。二是二连连长黄墩英、指导员庞学莲等当事人回忆,二连成立的地点在乐会县第四区。三是二连全部连、排干部黄墩英、庞学莲、李昌香、王振梅均为乐会县人,其战士绝大多数也是乐会县人。二连成立大会在万宁县境内举行,万宁县党政领导全部出席成立大会,而乐会县党政领导无一人出席,不合常理。黄墩英和庞学莲是二连的当家人和当事人,所以关于二连成立的地点应以她们的回忆为准。

3.关于红军师长王文宇被捕和身份暴露经过

2007年7月,有人在境外出书说,1933年春,红军师长王文宇被国民党陈汉光部队逮捕,但身份尚未暴露。由于王时香、黄墩英出面当面对质和指认,王文宇身份暴露了。有关部门和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谎言。王文宇身份暴露经过,档案资料有明确记载,并非历史之谜。民国档案《警卫旅琼崖剿匪记》记载,王文宇被捕前,“未几,得王匪卫弁携手机关枪来降”。“越日,又有王匪卫弁携驳壳枪来降”。陈汉光部属“第一团旗官邱培芳率巡逻队擒获了王文宇后,从他身上搜出黑铜质师长证章等物”。押解到阳江墟后,陈汉光亲身面验,“经王各卫弁认识(时彼等留在旅部工作),千真万确”。时国民党《中央周刊》也报道王文宇被捕时身上所带的物品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司令部玉石小章一颗、王文宇私章一颗”。据此,2001年9月,琼海市委发出琼党办[2001]96号文件《关于研究、宣传红色娘子军问题讨论纪要》明确指出:“会议出示大量历史档案资料,证实了王时香、黄墩英不是出卖王文宇的‘叛徒’。”2002年4月2日,原乐会县苏维埃政府委员王学葵从南洋归来,对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锦爱、副主任许德长、研究人员庞启江说:“我和娘子军王时香、黄墩英等5名干部同时被捕,同时同狱坐牢,同时获释,我们谁都没有出卖同志!”

4.关于红色娘子军称谓的由来

1957年8月,刘文韶采写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在《解放军文艺》发表,红色娘子军这个称谓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出现。2003年,刘文韶在《中共党史资料》上发表《采写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的回忆》一文说:“关于红色娘子军这个冠名和定位,这是我发掘采写女兵连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的成果。”2004年3月1日,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文彰在电视连续剧《红色娘子军》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刘文韶第一次披露和宣传了红色娘子军的革命历史;红色娘子军的名称,就是刘文韶起的。”2014年,有人撰文说:“1957年4月,编剧将原琼剧剧本《琼花》修改并定名为《红色娘子军》。”(见海南省政协编《琼剧亲历见闻录》第611页)但是并非当事人的作者没有出示任何证据,所以有关部门无法取信。

5.关于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否根据同名琼剧改编

2004年2月,《海南日报》发表《红色风烟今又起——追记〈红色娘子军〉经历的几个创作阶段》。文章说,由梁信编剧、谢晋执导、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根据吴之、朱逸辉等人创作的同名琼剧改编的。对此,梁信、谢晋坚决否定。3月2日,梁信致函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说:“我从事写作已54年,从不改编他人之作品。”有关研究人士认为,剧本是最有说服力的原始档案史料,通过阅读《红色娘子军》的琼剧和电影文学剧本,从这两部剧本的内容梗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和细节、语言表述5个方面对照阅读,进行分类比较,就可以看出两剧在各方面是否存在雷同问题。稍有点文化基础的读者,在认真阅读两部剧本之后,都不难得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正确答案。

6.关于电影故事片《红色娘子军》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

1962年,《红色娘子军》获得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后,编剧梁信曾撰文谈其创作之信守:“主人公不求一人自传体,不采自一人,而是由几位人物‘合成’的。”有研究者认为,洪常青的形象是由王文明、王天骏、王文宇三位琼崖红军将领的生活素材提炼、概括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典型。“指路”之洪常青的生活原型是琼崖特委书记、琼崖工农红军党代表王文明;“哺育娘子军成长”之洪常青的生活原型是红军三团团长王天骏;“英勇就义”之洪常青的生活原型是红军第二独立师师长王文宇。至于吴琼花的生活原型,梁信说也是“杂取种种人合成的”。

五、研究和宣传红色娘子军的现实意义

1.打造红色娘子军文化品牌,更好激发奋斗热情

今年4月9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调研时强调,要积极打造红色娘子军这个富有海南特色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激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奋斗热情。他指出,红色娘子军是海南的一张红色名片,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传承好和弘扬好这一文化品牌。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打造红色娘子军文化品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件实事来抓。要让革命历史更生动更鲜活,讲好红色娘子军故事,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发扬红色娘子军精神,坚定信念跟党走

今年3月10日,《海南日报》发表记者黄缓艳的文章指出,红色娘子军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坚定信念跟党走。在新时代学习红色娘子军精神实质,我们就是要坚定信仰跟党走,发自内心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地做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要紧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史机遇,传承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守初心,担使命,脚踏实地,矢志为民,奋力前行,做紧跟党走的自贸港建设者。

3.发扬红色娘子军精神,敢为人先,英勇奋进

2011年5月,海南省委常委许俊在纪念红色娘子军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红色娘子军适时而生,顺应琼崖革命斗争的潮流,开创了我国正规女子军连队建设的先例,书写了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不朽传奇。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红色娘子军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好改革先锋,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路子;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吃苦在前,享受再后,埋头苦干,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2006年4月30日,琼海市纪念红色娘子军成立75周年座谈会在琼海宾馆举行。图为健在的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在当天的合影。  杨全发 摄

红色娘子军成立旧址的红色宣传栏。    梁丽 摄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