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之光 ——许校长办学二三事

发布日期:2021-07-29 19:36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陈德才


1990年9月至1993年8月,我在文市中学担任教导工作,有幸与许永炳校长搭档工作三年。许校长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競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1989年,文市中学成为全国“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许校长当时在嘉积中学担任总务处主任,都说“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在不少想方设法要挤进城里工作的人眼里,这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位置了。可许校长得知家乡的中学被定为农村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后,便谢绝了一些说他“不识时务”的朋友的劝说,毅然接受了教育局的安排,从嘉积中学调到文市中学,担起了校长这个重任。

当时我国农村地区的学校基本上照搬城市模式,缺乏地方特色,大部分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大、中专院校,回到农村既缺乏建设农村的思想准备,又缺乏基本的生产技能。按照教育改革的要求,许校长立志改变当地这种现状。根据当时的农村实际,文市中学实施改革实验先从建养猪场开始。学校老师都学习研究科学养猪知识、养蜂技术和木工技术等,并开设培训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劳动技术,还带领学生种植柠檬、胡椒、槟榔等作物,在实践中学习栽培技术。在省科技厅的推介指导下,学校还种植了当时属于高科技、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香料作物香草兰。在许校长的带领下,文市中学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省内、县内不少学校到文市中学参观学习。1992年秋,国家教委在河南开封召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总结会,文市中学获得国家级奖励,许校长在会上介绍经验,领回了奖品和证书。

文市中学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文化课,一直坚持文化课是第一要务。许校长特别重视课堂教学效果,重视教师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他曾经对我说过:“你我都是文市人,一定要对得起文市的孩子,对得起文市的乡亲父老。我们除了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外,要努力当好学科的带头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教材,用最科学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教得不好,怎么去带其他老师?”

许校长是上政治课的,他的教学基本功过硬,上课非常认真。有两件事我感触最深:

他是《字典》的最佳读者。人们往往认为查《字典》是语文教师常做的事,但许校长也时时离不开《字典》。有好几次晚修下课后,我到他房间去与他闲聊,他都在认真查《字典》,并且按拼音小声拼读,还让我听他拼读得准不准确。他的房间里有一个14吋的黑白电视机,电视剧他少看,但新闻联播必看。政治老师需要熟悉国内外形势,这不奇怪,奇怪的是他每次看新闻联播时,总是把椅子移得离电视机很近。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他是在认真效仿播音员的发音口型。作为以前那个年代的教师,许校长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

许校长长期坚持练字,一手行书娟秀流利,手写的教案简直就是一本行体书字帖。他上课时在黑板上写的板书,下课了学生总舍不得擦掉,有些学生常常走上讲台,用手指按着他的粉笔字练写。

许校长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的带动下,文市中学的教师特别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大家团结一致,教学非常认真,教学效果也显著。那年代中专、中师毕业生是国家包分配的,所以录取的分数线很高,文市中学每年只有六七十名学生毕业,但每年必有好多学生考上中专、中师或省市重点中学。

上世纪90年代初,文市中学想改建校舍,建一幢两层约400平方米的楼当图书馆和阅览室,资金大约需20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许校长对筹款建校这件事,日夜记挂在心头,想尽了办法。他除了经常与各村干部联系商讨筹款建校之事外,晚上还组织老师拿着捐款建校倡议书,分别深入到各村,家家户户发动群众捐款。为了拿到上级的改造拨款,许校长好几次到省教育厅找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当时不像现在这样有小汽车开车直达,必须乘客车到嘉积才转搭到海口的车。许校长总是起得特早,同我一起乘文市到嘉积的最早班车,争取早点到海口办事,早点回来。有时事情没办妥,下午还得去找人,只好在海口吃午饭,许校长就说我们农村人擅长走路,多磨点脚皮吃点实惠的,结果走了好远的路,到当时海口外围小商贩搭的沥青纸棚去吃饭。说实惠,不外就是两个人炒一盘空心菜,要两个咸蛋、两碗稀饭,两人总共花费不超过10元。有一次办事比较顺利,中午11点就可返程,许校长说我们赶回嘉积再吃饭吧,于是我们匆匆赶回。回到嘉积已经12点半了,许校长又说“家里都已煮好饭了,回家才吃吧!”结果我们赶回文市时,已接近下午2点了。许校长总说,我们尽量不要在外边吃饭,一顿饭十元八元,又花掉两个群众的捐款了。许校长与其他老师出去办事也是这样,非常节俭,有人就戏说他是老俭校长,结果传来传去就变成了“老咸”校长了。正是这“老咸”精神感动了群众,感动了上级,后来县教育局给学校拨了款,省教育厅也拨了4万元。钱款到位,许校长期望许久的图书馆大楼终于建成了。

许校长身体有病,长期服药,我好几次看到他肚子痛得大汗直流,他却只服了几片药丸,说这是老毛病,过一会儿就好。他不把病当回事,全身心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积劳成疾,退休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一个小小乡镇学校的平凡校长,一生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这在教育事业发展长河中,也许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但正是这样的一只只萤火虫连接起来,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