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粿仔汤

发布日期:2021-08-09 20:10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王路生


电视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很多年,家乡的这一民间习俗却延续了上百年。

“好吃不溜?”

“好吃溜!”

舀起一口鸡屎藤粿仔汤,年近百岁的陈老爷吃得津津有味。他上过朝鲜战场,常年在三亚居住,但每逢农历七月初一,他总要返回家乡琼海,吃上一碗手工磨粉、手工捏出粿仔团的野生鸡屎藤粿仔汤。

在琼海民间,有吃鸡屎藤粿仔汤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农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爱到山上或者自留地边界的灌木丛中,釆摘回一大筐鸡屎藤叶,于午后将藤叶洗净,拌着早先浸泡过的大米。盛大米的土钵有些许年代了,粗糙而硬质,包浆厚重,呈现出紫中淡黄的介质,如果能完好保存至今天,许是件古文物呢。阿庚媳妇手拿小勺,往磨盘的小孔里一勺一勺的灌入大米和鸡屎藤叶,她的男人阿庚端坐于石磨边上推磨,互相配合,在黙契中微笑着。那座石磨盘沾了水珠,湿了一大片,黑中略带淡蓝,一点一点的风蚀浅孔布满全身,沧桑如老妪皱褶的脸孔。据村人说,此石磨是阿庚哥上一辈的上一辈的亲人,用小铁锤子慢慢地打磨出来的。它老态龙钟了,被人推磨时总爱发出吱吱呀呀的闷声,与黄皮树上小鸟啁啾的声音汇成一股和音,让在侧旁观磨盘的我多了一份兴趣。阿庚嫂圆脸如磨盘,两腮长有蝴蝶斑,似黝黑的蝴蝶飞贴了上去。她的孩子阿三走过来,摸着她的脸,说,我要抓蝴蝶溜。她轻声道:“别闹溜,待会你要吃鸡屎藤粿仔不溜?”阿三很听话的就安稳了,阿庚哥推磨盘的劲头更足了,他脸上沁出了汗珠,庚嫂递过条毛巾,阿庚哥擦了汗珠,又忙开了。他的手肘结结实实,一墩一墩的肌肉如块砖,任我千捶万捶,他稳如泰山,丝毫不影响他推石磨的劲儿。随着磨盘的不断旋转,磨床下流淌出一圈一圈的乳白色间杂绿色的乳液。磨床出口处套上了布袋,湿淋淋的大米拌藤叶的乳液慢慢地淌进了袋子里。阿庚嫂手脚轻快,扎牢布袋口,双手搬动磨盘,将磨盘慢慢地压挤布袋,布袋里的水份被一滴一滴的挤掉了,留下了青色的粿仔泥坯。进入捏粿仔团阶段,阿庚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半刻工夫,一盆鸡屎藤粿仔团就完成了。看完了这家,我和伙伴们又去另一家看人推磨。童年的时光总在新鲜感和经历感中悄然度过,而分享村子里家家户户推磨和手捏鸡屎藤粿仔团的愉悦,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有着甜蜜和悠长的况味。

做鸡屎藤粿仔汤,要用大土锅煮,还要注意火候。水慢慢的煮开了,将粿仔团撒入锅里,一边搅拌,一边添火,约20分钟后,放入些许姜丝儿,待后放入些许红糖,搅拌均匀后,熄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只有这样,煮出的鸡屎藤粿仔汤才算正宗。盛上一碗上桌,热气袅袅,有一股香草味弥漫开来。趁着热气,吃上一口,有点烫唇,又有点辣味儿,粿仔个个滑口,又带点韧劲,咬嚼中藤叶味香香软软,盈口愉悦,再汲口那有点儿稠了的红糖汤,哇,好香,好馋口溜。

陈老爷说,家乡的鸡屎藤粿仔汤,正宗,劲道,如果多加点姜丝儿,那才更加老辣呢。我问他,为啥家乡人在七月初一这天喜欢吃上一碗鸡屎藤粿仔汤?他汲了一口红糖汤,说,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生命力很强,其叶用手揉烂,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故名鸡屎藤,但久闻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鸡屎藤民间又叫“土参”,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开胃之功效,盛夏炎热,吃之可解身体些许不适之感。其实这里面有个传说,七月初一这天,阴间的孤魂野鬼会来到阳间,吃了鸡屎藤粿仔汤,就可以驱鬼避邪。

陈老爷还说,如今人们吃的那些用大米和鸡屎藤叶由机械打磨出干粉后再做的鸡屎藤粿仔汤,早已失去了手工的味儿,其藤叶经机械磨具高温磨粉,已将鸡屎藤叶的原汁原味挤掉了。他最看中的,还是家乡的纯手工质感的鸡屎藤粿仔汤。看他那吃相,嘴唇微张,汲入了粿仔和稠汤,慢慢的咬嚼,两腮便起了浮根纹,再吃一会儿,双腮排红,沁出些许汗珠儿,把他急得直擦汗。我取笑他的馋相,他却自豪地说,我的急猴相是可以上电视的溜。

后来,我才知道,陈老爷年轻时是位军人,在部队练习投弹时,他倒数第一。在朝鲜战场,他一次扔出去的手榴弹,炸死了八九个美军。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