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播员的日子

发布日期:2021-09-02 21:07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王运海


1982年,我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落选,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没有选择补习,而是回到了农村。

当时,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为了知道天气预报更好地从事农事活动,爸爸除了订阅《海南日报》外,还省吃俭用买回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天在吃饭的时候或者中午休息时分,便坐在一旁收听广播节目,主要收听《海南新闻》《琼海新闻》、琼剧节目以及天气预报。每天中午12时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谢忠主讲的《故事会》节目,一家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谢忠绘声绘色的解说让全家人都很“入戏”,吃饭也因为听故事而更加“有味”,没有特殊情况一家人都会准时收听。

或许是听广播“上瘾”了,我也迷上了广播事业。每天一大早,我便在书房里大声朗读《海南日报》的头版新闻,有时中午或晚上应爸爸妈妈的要求也会读给俩老听。听广播、读报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1984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招考海南话和普通话播音员,爸爸知道后鼓励我去报考,并且亲自陪我一起去考场。入场前爸爸再三叮嘱我,要像平时在家里读给他听的那样,沉着应战,音质要清,咬音要准确。我还记得主考官身材高大,国字脸,很和蔼可亲。普通话考题是阅读读音相近的字,譬如死、四、十、熟、数;海南话则阅读一段文章,要求咬音要准,又要有表情。这次考试尽管我付出了最大努力,但却没有考上。

1985年,命运之神再次向我招手。当时的南星大队开办有广播站,原来的广播员辞职了,岗位缺人,我成了当时最合适的人选。经过村民提议,我如愿地当上了大队的一名广播员。在大队书记的指教下,我很快进入角色,每天晚上准时转播中央以及地方台(站)的广播节目,也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农情,播报重大政治时事以及农业生产各个季节应注意做好的相关事项,同时也重播琼海广播站的天气预报,以免有些农村群众因时间关系错过收听而耽误农事。每当农事季节来临,“做”什么种子,什么时候“做”,天气情况怎么样,我都要和镇农技站长期保持沟通了解,再及时再三播报出去。至于插秧后如何施肥管理,水稻出现病虫害如何防治等农技知识的普及,这都是广播站的“份内工”,我都得及时播报,把具体做法再三的说得一清二楚。

那时的农村,农户都是靠耕牛耕种,一个村饲养10多头甚至几十头耕牛是常有的事,所以耕牛走失也是常有的事。这里的山山岭岭这么多,沟沟坎坎又这么复杂,要找回一头牛谈何容易,就算有目击者,又哪里去找它的主人呢?在那个通讯落后的年代,广播就派上了大用场。记不清是哪年哪月,在一个耕种的农忙季节,某村一农妇饲养的一头母牛中午走失了,她回家发动全家人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这是两户人家共同饲养的一头牛,走失不仅耽误了两户人家的耕种,损失如何分摊也是个问题。这两户人家使尽了各种方法都毫无结果,在某位村民的点拨下,他们想到了广播。记得那天夜里下着大雨,我也已经按时关机休息,一阵敲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知道原委后,我二话没说直奔播音室。深夜响起的广播声惊醒了村民,第二天大家互相转告。很快,这头走失的母牛被一位“蹲山寮”的村民发现在某山上,及时转告其主人寻回。

我热爱广播事业,不仅注重“播”,也注重“写”。我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农情积极写稿,每周都有几篇稿件被县广播站、镇调频台采用,海南人民广播电台也采用不少。这些年来陆续写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广播稿,如《田间的农技师》《乡村的黑板墙》《改种带来大收益》《救救南牛山 救救南牛山珍稀动物》等等。这些稿件的播出不仅为保护生态环境、密切干群关系、增加村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还促使了一些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虽然我当广播员的时间不长,但也深刻体会到广播带来的良好影响。我当广播员以来共为30多户找回走失的耕牛,为施农药不当的农户挽回了损失,为种植瓜菜的农户打开了销路……每每想到这些,心里都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时代在变迁,如今这小小的广播站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我爱听广播的初心依旧不改。每当忆起乡村一角的广播站,想起当广播员时的一情一景,我真想再回到那个广播站,再当一回广播员。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