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集:嘉积中学烽火路上弦歌不辍

发布日期:2021-09-13 21:14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琼海嘉积中学有一座红楼,独具特色,闻名遐迩,彰显着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风流。

嘉积中学的前身是琼崖东路中学,于1917年经琼崖道批准由东路六县在琼东县嘉积镇联合创办。1923年升格为广东省立第十三中学,它是当时琼崖惟一的一所省立完全中学。1933年,“十三中”易名为“广东省立琼崖中学”。

1937年抗战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的铁蹄震碎了海南岛的宁静,琼崖中学师生以顽强的求学精神走上了离开本土流亡办学之路。他们首先转移到了定安县蒙养、石壁一带,借用程、蔡两姓祠堂上课。此时琼崖的中学大多都停办了,琼崖中学弦歌不辍着实难得可贵。

1939年7月28日,广东省政府决定将仍在坚持办学的琼崖中学改设为“广东省立琼崖联合中学”,迁址粤西,接收各停办学校的学生就读,使广东省的重点中学教育不致中断。10月,琼崖联合中学师生撤离海南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雷州半岛的遂溪县麻章墟。11月,学校正式开课。起初借用麻章墟的小学教室上课,一年后,学校搬迁到陈氏祠堂,并在邻近搭盖几间茅寮作为课室。陈传栋和蔡士亮先后任校长。

1941年秋季,由郑兰生接任校长。1942年春,学校恢复原“广东省立琼崖中学”校名。。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加紧推行“南进”政策。1942年,春节刚过,日寇的魔爪也伸到了湛江一带,学校被迫进行第一次搬迁,师生们步行跋涉辗转于高州一带,度过两个月的流离生活。经多方联系,最后选定在两广边境的高州地区化县宝墟,借用三间陈氏祖祠复课。这里是群山环抱的偏僻穷山村,没有公路通车,物质十分困难,学习和生活条件比麻章更艰苦。连点小油灯用的煤油在宝墟也买不到,学生们就用当地又熏又臭的樟木油点灯晚修。

1942年春,由于日本侵略军逼近化县,琼崖中学部分师生进行第二次大搬迁,从化县宝墟向粤北的曲江迁移。曲江是抗战时的广东省会,由广东省教育厅主持,以流亡至此的琼崖中学师生为基础,成立“琼崖中学粤北分校”。1944年秋,在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湘桂战争中,粤北地处日军的南北夹攻范围。战火蔓延,校舍化为灰烬。琼崖中学粤北分校也随着战时省会的疏散而流亡到山城连县,后又迁至信宜县,始终坚持办学。

1945年9月3日,驻琼东、乐会县日军放下武器,宣布投降。县民狂喜,逃难民众纷纷回乡。两县国民政府还治。琼崖中学师生荣归嘉积镇。1946年,广东省国民政府批准琼崖中学迁至侵琼日本海军司令部营房。1946年冬,琼崖中学正式迁入原日军营房,营房成为学校的永久会址。原日军办公楼的楼顶,升起了琼崖中学的校旗。

琼崖中学在烽火连天、颠沛流离的岁月三迁校址,辗转万泉河两岸、雷州半岛、两广边界和粤北山区坚持办学,弦歌不辍,校旗不倒,弘扬祖国文化,延续琼崖教育之余脉,不但为海南,而且为湛江、高州、广西等地都培育了不少人才,桃李遍天下,这是一种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强烈释放。海南解放前夕,琼崖中学改名为“嘉积中学”,逐步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海南省一级甲等高级中学。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