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集:雕塑《艰苦岁月》的原型王业熹

发布日期:2021-09-16 21:01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座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的雕塑《艰苦岁月》。雕塑以琼崖党组织在母瑞山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为题材:一位老战士,在艰苦岁月里,仍然非常快乐地吹起笛子,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旁边依偎着一位聆听笛子的小战士,笛声,使他对未来产生了美好的憧憬。吹笛者的生活原型,就是时任琼崖苏维埃政府常委兼秘书长的王业熹。

王业熹,1899年8月25日出生于今琼海市中原镇文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秋,考入琼崖东路中学。1924年秋,与在上海读书的琼崖青年王文明、黄昌炜等发起成立“琼崖留沪同学会”,组织了“琼崖新青年社”,出版《琼崖新青年》,王业熹成为该社的首批成员。1925年冬,由陈垂斌、郭儒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11月,王业熹任共青团琼崖特委组织部长。12月,任中共陵水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2月16日,当选陵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28年3月,积极参加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同年冬,王业熹与王文明等转移到母瑞山,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保存革命火种。

1930年4月,王业熹当选为中共琼崖特委委员。1931年3月,当选为琼崖第三届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兼秘书长,6月兼任琼崖高级列宁学校教育委员会委员。

1932年8月,琼崖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受挫后,王业熹与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长符明经等率琼崖党政军机关,从琼东县四区益平乡驻地撤退到母瑞山,在恶劣的环境中度过8个多月的艰苦岁月。在敌人包围圈日益缩小、处境异常困难的情况下,王业熹仍然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在母瑞山的艰苦日子里,他们过着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的原始人般的生活,但王业熹和同志们互相鼓励,终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支撑着革命的红旗始终不倒。最后剩下25人,于1933年春突围回到琼文地区,重新恢复各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

1940年后,王业熹先后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治部主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秘书长、中共琼崖特委秘书长。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活,在敌后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王业熹积劳成疾,于1947年5月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特委驻地毛贵村逝世,时年48岁。

为了褒扬王业熹革命的一生,冯白驹于1956年6月在王业熹的炭画遗像上,题写了“生为民死为民,人虽死而精神尚在”。1958年,乐会县人民委员会兴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中,将王文明、陈永芹、王业熹三人列为乐会县革命烈士的杰出代表人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