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路生
昨天上午,老友张萌约我一起到玉姐家坐坐聊聊。玉姐退休后住在嘉积镇银海西路,自建的一幢三层建筑,门前有一扇形木匾,上书“清泉阁”,书体清秀明丽,如山中流水,似有淙淙之声,令我心情愉悦。门前挂着一副阳刻的木匾对联,这是玉姐的草体大手笔:“旭日祥光昭府第,清泉瑞气伴书香”,其浓浓的书香气息与旁边的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彰显出一位书法大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刚跨入大门,玉姐迎了上来,步履慢了些,毕竟是七十添五的老人了。今天的她,穿条右肩直下缀小白圆点、左边大白圆点的蓝底T恤,头发染得乌黑,左手戴一银镯,脸挂微笑。玉姐身材修长,气质优雅,年轻时曾是位资深美女,如今仍能隐现当年的照人风釆。她和我们热烈握手,言语中带满春风:“稀客,欢迎!”我顿觉内疚。匆忙的红尘,荒废了些许正事,也一时忘记了老友,与玉姐已近一年未见面了。我有些许歉意:“玉姐,不好意思啊,直到今天才登门拜访,久违了。”玉姐眼角的皱纹霎那间又裂成三条细线,脸上挂着冬日里的一缕温暖:“说啥呢,你来了就好,别介意。”
玉姐的老家与我同村,按辈份,她称我为“生弟”。早年她在海南西部工作,那里是黎乡山野,草木芬香,山峦叠嶂,蝶蜂纷飞,四时如春。玉姐的习书时光,虽少年启蒙,略有长进,但海岛西边的山野风光、星光日月,也慢慢地浸润了她的灵气,笔走龙蛇间,自有其传统的法度,又有其灵动的铺陈和独到的张力。1985年,玉姐离开西部小城,调到海口,先当检察官,后任省人民检察院海南分院政治部主任,直至退休。虽然从政30多年,但玉姐一直不忘书法的终极目标,临池不辍,博釆众长,融铸诸家。她将历代难度很大的笔墨技巧化为自己的心追手摹,使其作品揉入魏唐的楷法、清人的隶意、晋人的行韵,自成一家壮美的书风。如今,玉姐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有30余幅作品入选全国书法大赛展出,且连连获奖,令吾辈钦佩有加,敬意连连,由此常登门拜访,阔论书道的日月与春秋。
一台老树根茶桌,长一米有余,全天然的四只根脚,这是玉姐用十几幅书法作品置换来的。茶桌古朴藏拙,包浆越来越厚重。玉姐坐在茶桌前,从抽屉里拿出紫砂壶,为我俩泡茶。壶上有字,细看,是她的手写隶书“清风明月”,落款为小楷“振玉”,钤印“清泉”(草字)。上好的普洱,置于壶中,倒入热水,倒出,曰:洗茶。再加入热水,盖上闷了一会儿,而后倒出热腾腾的开水,反复沏洗壶身。玉姐动作利落,置小杯于眼前,捧壶于半空,半斜,茶水便从呼噜噜的壶嘴中划出一条弧水线,徐徐注入小杯,转旋打滚,淡黄的水色浮现出一缕缕香气。“喝茶。”玉姐亲切地吩咐。右侧的水壶哧哧作响,冒着热气。一个人有心做事,也就有了强大的气场,而把泡茶、洗壶、倒水、端茶这样细微的动作做到了极致,让我有了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我和老张分别提起茶杯至鼻翼,嗅了又嗅,那袅袅娜娜的茶香,直冲百会,啜一口,慢慢品,再徐徐吞下,胃部便开始温热起来,味道酣甜劲道。果然是杯好茶。玉姐轻轻地提起紫砂壶,摸摸壶身的温度,觉得恰到好处了,便为我们续茶。此时此刻的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既有仪式感,又有极致感,俨然是位茶艺大师,与我等同叹一场宋人风雅。她说,茶道与书道同宗同源,茶道追求提得起,放得下,书道讲求法度严谨,气贯长虹。陆羽好茶,苏轼癖砚,米芾拜石,这三大名人各有各的爱好,陆羽的《茶经》流经千年,至今仍然受用,书法大家苏轼的《寒食帖》和米芾的《研山帖》备受后学敬仰和追慕。我至今仍然追慕他们,常临《寒食帖》和《研山帖》,每临一次,皆有新的收获。
玉姐习书经年,对紫砂壶文化也颇有兴趣。2008年是奥运年,国家举行全国2008名书法家献礼百年奥运征集“福”字作品活动,她创作的三个不同体例的“福”字作品脱颖而出,被选中镌刻在紫砂壶上,献礼北京奥运会。此后,她对紫砂壶上的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2019年秋,玉姐应邀到江苏宜兴,为百个紫砂壶题写书法,在紫砂壶坯上创作。这对玉姐来说是第一次,其难度不小,挑战性大,如果书写失败了,店家的损失就大了。但玉姐决意冒一次险。她气沉丹田,心静如水,左手握稳壶坯,右手持笔悬空在紫砂壶上凝神创作。壶身是浑圆的,壶坯又小,不同于书桌上的泼墨,不一会儿,她的右手肩就发酸发痛了。玉姐便休息了一会,喝杯茶,呼吸顺畅了,再提笔创作。就这样,一个礼拜过去了,玉姐在创作上完成了一次挑战之旅,备受店家和同行赞誉。
近年来,玉姐致力于书法的传播和弘扬,她到中小学校去,到军营去,到基层乡村去,主讲书法艺术,把自己的所学心得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和书法爱好者传经送宝,乐此不疲。友人来访,一壶茶,一泼墨,便与他们谈艺术,讲心得,高山流水遇知音,颇具竹林七贤的意趣。这样的沙龙,于玉姐已有上百次。每次,友人来访,从不向她索取墨宝,她却主动送上。某日,一老友又来访,她乐了,临走时给他送上一只紫砂壶。老友一看,是她书写的“福”字奥运壶。老友连连摆手。她说,咱俩是老朋友了,别说客气话。过后不久,她叫老友带壶到她家。老友纳闷:莫非她反悔了,要索回此壶?到了她家,谜底揭开了:她和老友一起带上各自珍藏的奥运壶赶赴海口,与她早先送给海口老友的另一只紫砂奥运壶,来个三壶相会,品茗赏壶间,只图一乐也。
玉姐姓陈,名振玉,号清泉,琼海温泉人氏。生两千金,生活于海口。她退休后和爱人吴运保偶尔走海口一回,更多的时间是在琼海。老伴是位老公安,略通鲁班之术,闲时,他便拿起刀斧凿字,将玉姐手书的墨宝矻矻地凿成木匾,挂于厅堂,以补壁增辉,添几许雅气。一日,回到温泉老家,两老拿回一包一包的土疙瘩,先置于楼顶,再起个早,摸个黑,筑起30公分高的四面矮墙,把那些土疙瘩置于其中。如此往复背土疙瘩上楼,大概忙了半个月,终于辟出一块菜园来,春夏秋冬,种豆,种瓜,种菜,种茄子。两人夫唱妻随,心心相印,天天在菜园或浇水,或松土,或手绑瓜架。累了,在旁侧的阴凉处,玉姐拿草帽为姐夫扇扇风,姐夫送上清茶一杯,同时为玉姐拍落右肩膀上的灰尘和草屑。两人彼此持茶当酒轻碰了一下,然后微笑着仰头喝茶。那份乐乐然的样子,竟然把那些庸常细碎的日子过成了诗和远方。有此陶渊明式的“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细节,玉姐和姐夫堪称“神仙伴侣”,为吾辈和外人所羡慕也。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