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帆一
1950年海南解放,当时琼海有一家美国人办的福音医院,省医院派出医疗队到琼海接管,我母亲就在这支医疗队里。我当时才三四岁,就随母亲来到了琼海。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医疗队刚到医院时,整个院区仅有几间病房,没有职工宿舍,只能将其中一间大病房清理后当作宿舍。大院里长着一棵年份已久的大枇杷树,树身两三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合拢,树枝向上四面伸展,树叶苍翠,犹如一把巨大的伞荫蔽着整个大院。树大招风,夏令时节树下凉风习习,孩童们就在这大枇杷树下纳凉,玩各种游戏。一群不同年龄的孩子成了在枇杷树下长大的发小。
阿良是邓医生的儿子,与我同年,胆子特别大。有一天,他趁没有大人监护,如猴子一样爬上树,去摘熟透的枇杷果。由于枇杷树分枝较多,他顺利地爬到四五米的高处,斜依着树枝在树上开心地吃着枇杷果。他的阿婆发现小孙子在大树的高处,吓得气都喘不上来。她生怕吓着孙子,就轻声细语地呼唤:“侬啊,你不要怕,慢慢下来,慢慢……”树上的阿良发现阿婆在叫他,生怕大人训斥,急忙攀着近处的树枝想下去,不料抓到一枯枝,“咔嚓”一声,枯枝断在手里,人却直往下掉。树下的阿婆看到此情此景,差点吓瘫在地上。阿良在离地约三米的地方看到一节横伸出的树枝,他急中生智,急忙抛掉手中的枯枝,双手合拢抱着这节横枝,整个身子伏在上面,惊险的一幕才平静下来。童年时这样的顽皮事真不少,现在想起来都还有些后怕。
到了上学的年龄,那时候没有大人接送,上学放学都是孩子们一起结伴而行。二三年级时,我们在《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中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看到鲜红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我们都感到十分自豪。当时国民的文化普及还不高,许多成年妇女都没上过学,不认得字。学校组织我们这些小学生到附近开展扫盲运动,帮助一些大嫂小姑们认字学文化。我们把刚学会的桌子、椅子、门窗、水缸、饭碗、水杯等文字,用毛笔写在纸片上,带到她们家里,对应地贴在实物上,让她们对照实物认字。她们都学得很认真,我们这批小教员热情也很高。能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学校在课余时间还组织我们勤工俭学,以班组为单位,用竹篱靠墙围个小鸭棚,买回十几只小鸭让我们分组饲养。我们利用放学回家的时间挖蚯蚓、拾菜叶,给鸭子做饲料。看到小鸭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心里非常高兴。
阿东是夏医生的儿子,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刚刚10岁,对许多新鲜事物都好奇好学。当时社会上有修补塑料鞋的活计,阿东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补鞋师傅的身后,认真地看,竟把这门手艺学到手了,每逢假日闲暇都会帮助邻居修补塑料鞋。后来他对另一种手艺更感兴趣,就是补锅。阿东放学回家的路边有一小门店,他看到师傅将一小块生铁放入模具,再放入通红的火炉里,不一会模具里的生铁溶化成红色的铁水,师傅用工具将铁水倒在锅漏的地方,锅底下垫着一层草木灰,用一扎卷好的白布团往铁水上一按,铁水就服服帖帖地粘合在锅漏的地方,冷却后漏的地方就补好了。他觉得好神奇。有一天,他得知邻居阿文家的锅漏了,就与他一起到他家的厨房,从炉台上掀起小锅,拿到厨房外对着天空察看,果然看到锅底有一个如米粒大小的洞。他兴奋地学着补锅师傅拿着小铁锤在小洞周围细心敲打,检查有没有还需要补的地方。谁知那铁锅已破漏严重,经他这么一敲打,小米大的漏洞瞬间掉了一大块,足足有碗口那么大。这可吓坏了这位新手师傅,他连忙把锅放回炉台上,拉着阿文撒腿就跑。后来阿文如实地向爸妈说起这件事,大人们都原谅了他们的鲁莽行为。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医院为了方便一些路远的病人家属陪宿问题,办起了服务社,服务社的员工从职工子女中选用。阿英、阿美、阿兰、阿仙等几位同年龄段的小女孩,中学毕业后被同时召入服务社工作。她们非常珍惜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每天早起把服务社打扫得干干净净,床铺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把该换洗的床单、枕套换洗晒干。记得有一年年关将至,天气寒冷,夜里近11点多,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五六岁的儿子来医院,原来是小孩玩鞭炮伤到了眼睛周围,但当时医院没有急诊科,只能简单包扎后到服务社求宿,等明天再诊治。但那天服务社的床位都住满了,外面又天寒地冻,小孩还有伤,这可急坏了阿英、阿美两位当班的女孩。她俩想了个办法,立即把仓库清理了一下,腾出个位置,免费让母子俩住一宿。第二天年轻妈妈谢过她们,就急忙带儿子去诊病了。虽然只是件小事,但她俩心里一直都记着,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很舒心的事。
此后几十年的光阴里,我们这群发小天南地北,一直没有机会聚聚。直到今年中秋节前夕,我们建起了一个医院老职工发小群,才把分散在各地的发小联系到一起相聚。时间已经跨越了50年,当年青春朝气的年轻人,而今个个都是六七十岁的高龄老人。在这50年中,我们从青年走向中年、老年,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还记得当年爬上枇杷树险些摔伤的阿良吗?他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军入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阿东“上山下乡”到农村锻炼,后招工进企业,成了一位技术员,在下海创业的浪潮中,他自办企业,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企业家。阿英的弟弟在国家恢复高考后考上了重点大学,后留校任教,现在是该校的博士生导师。还有阿美,当年凭着音乐才艺被当地一所中学聘为音乐教师,后又到高等院校进修,在教坛执教几十年,被评为高级教师。在这批发小中,还有出国创业、定居海外的杰出人才,分别生活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如天上的繁星撒落在世界各地。但他们都忘不了当年在枇杷树下一起长大、一起成长的经历,忘不了在一起生活的共同家园。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