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锦爱
今年6月,嘉积中学退休英语教师林才丰先生夫妇的专著《琼海晚清民国百年影像纪实:1850—1949》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从该书的封面和内文28页,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中心人员发现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琼海党史照片——嘉积北帝庙照片。据书中介绍,这张北帝庙照片是林才丰先生的儿子、海南医学院物理学教授林卿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档案馆收藏的THE TEMPLE AT KACHEK Hainan1905年教会文献中发现和翻拍的。这张照片是1905年拍摄的,是到目前为止,琼海市史志、档案部门征集到的最早的一张琼海历史照片,比原来认定为琼海最早历史照片即琼崖东路中学师生1920年合影早15年。
北帝,民间称为水神,北帝庙是统领各地所有水族之道教民间神祗。在封建社会时期,全国不少地方都建有北帝庙,至今各地尚有许多遗存的北帝庙。据林才丰先生考证,嘉积北帝庙为宋代早期,嘉积牛沙坡联桂坊(后改名为嘉祥街)商民创建,位于现嘉积中学校园北部,与市人民医院和嘉积基督教堂毗邻。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在北帝庙发生了许多对琼海、海南党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1980年代琼海地方党史工作开展以来,党史工作者一直在到处艰苦搜寻北帝庙照片,但毫无收获。据琼海老同志郭儒灏、王君汇、肖焕辉等人回忆,北帝庙是庭院式建筑,院内有2座殿宇,两厢有10余间供道士、庙祝和香客住宿和歇息的小房间。这些回忆与林卿翻拍的照片影像完全吻合。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嘉积北门兴建“海南海军警备府佐世保第八特别陆战队”营房,将北帝庙所有建筑物全部拆除。
嘉积北帝庙是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校址。1922年,党中央委派共产党员吴明到琼崖活动,为创建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做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同年,吴明在琼崖发展了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8人参加中国共产党。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人入党后,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琼崖东路重镇嘉积创办一所农工职业学校,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阵地,藉以进行革命宣传和培养革命骨干。他们成立了学校董事会和校务会,王大鹏担任董事长、罗汉任校长、王文明任教务主任。五四运动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社会上出现了崇尚科学和民主的风气,导致嘉积北帝庙门庭逐渐冷落,香客日见稀少。在琼东县国民政府和广大商民的大力支持下,董事会和校务会确定以嘉积北帝庙为校址。1924年2月,学校正式开学,100多名学员分别来自全琼9个市县。琼崖各市县开创革命事业的骨干人物有不少是该校学员。《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评论说:“该校对在琼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革命骨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嘉积北帝庙是中共琼海地方组织诞生地。1926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三),琼东县全体共产党员在北帝庙即琼崖仲恺农工学校举行会议,成立中共琼崖东路特别支部,雷永铨(琼东人,时任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校长)任书记,陈秋辅(琼山人,时任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教务主任兼教育主任)任宣传委员,符世梁(琼山人,后接任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校长)任组织委员。中共琼崖东路特别支部和同月在海口市成立的中共琼崖特别支部,是琼崖最早成立的两个党支部。琼崖东路特别支部的成立,是中共琼海地方组织诞生的标志,在琼海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琼海人民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由此开始,琼海共产党人树立初心,牢记使命,在这里起步走上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林才丰先生夫妇于2021年6月出版的专著
嘉积北帝庙
(林卿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档案馆收藏的THE TEMPLE AT KACHEK Hainan1905年教会文献翻拍)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