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路生
题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航标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的人生需要航标,而我们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航标。
2021年7月2日傍晚时分,华灯绽放,槟榔花香,潭门镇潭门村百余名村民早早地分列村道两边,一起向村口眺望。“来了!来了!”19点零6分,队列中有人大声叫道。旋即欢呼声四起,掌声如潮,村民们热烈地欢迎王书茂从北京载誉归来。
手持一束鲜花,胸前挂着一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的王书茂,身材比他人高出一个头,壮实如一堵肉墙,走路虎虎生风。他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与眼眶里早已湿润着喜泪的妻子,久久地拥抱。这一夜,因了他的载誉归来,潭门村沸腾了。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党内最高荣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勋章。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兼村委会主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王书茂是荣获“七一勋章”的29人之一。
“很激动,很感动……”王书茂这样形容习近平总书记为他戴上勋章那一刻的心情,“这不是给我一个人的荣誉,是给所有守卫南海的渔民的荣誉!”王书茂为国护海的模范事迹,经央视的直播,从此传遍中华大地。
(一)
初秋,海岸线上的木麻黄树依然青枝绿叶,潭门港码头大大小小的渔船鳞次栉比,每只渔船的前方都插着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咸咸淡淡的海风中,王书茂向国旗行注目礼,这里是他一辈子守护的地方。潭门渔港作为千年渔港,是通往西、南、中沙最近的深海渔港之一,也是南海各作业渔场的后勤给养和鱼货集散基地。在我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潭门渔民自古就在这里进行渔业生产,“祖宗海”是潭门渔民对南海亲切的称谓。
王书茂于1956年出生,自18岁就跟随父亲闯海,他爷爷的爷爷那辈人也是一辈子闯海为生。自古行船半条命。那年秋,他说:“爸,我要出海。”父亲听了心里却泛起隐忧。父亲说:“茂仔,你留守在家里,帮母亲做些杂活。”他说:“为什么?”“你年少,也许会晕船,在船上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偏要出海。”他拉着父亲的手臂,央求道。父亲说:“不行!听我的话,没错。”那一夜,他抱着被子,趴在床上,偷偷地哭。一个月后,父亲出海归来,却找不到他。原来,父亲不让他出海,他却悄悄地与别的船家出海。经此一遭,父亲才同意他上自家的渔船。自此,他知道了西沙的永兴岛、琛航岛、赵述岛,中沙的黄岩岛等南海诸岛礁的方位和行船路径。18岁那年,他凭着一本手抄的祖传《更路簿》,驾驶木帆船,成功闯荡南海,让父亲刮目相看。几年后,父亲说他晒黑了。他说:“爸,您晒得更黑。”坐在船上,父子互相打趣,旁侧的村中兄弟望着他俩,嘿嘿地笑。滚烫的夕阳烧红了西边,给王书茂那张黑中带紫的国字脸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般的光,彰显出一位南海渔民粗糙的原始美。王书茂成为父亲的好帮手,不仅掌握了娴熟的开船、潜水、捕鱼技能,还十分熟悉海情海况,成为“船老大”中的佼佼者。
一次远航,长则半年多,短则二三个月,高温和高盐天天相伴,船儿触礁的海难时有发生。1996年王书茂担任船长后,每遇渔民遇险,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救人。
“茂哥,大事不好了。”“阿三,何事惊慌?”“一艘木船发动机损坏了,海风达七八级,船上20余位渔民有生命危险!茂哥,快想办法救救他们!”这是1996年冬季的一天,王书茂正在家里养病,他感冒了,打了三天的吊针,还待康复中。听阿三这么一说,他立即下床要冲出去。婆娘说:“你病未好,还是待家里吧。”他安慰她:“我的骨头重,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救人要紧。”她眼眶含湿,端来一杯开水。他接了过来。她又送上三粒药丸,说:“喝下药丸再走出去。”他望着婆娘,说:“别担心,我死不了。”他将药丸送进嘴里,喝满一嘴水,仰头,张嘴,“啊啊”两声,咕噜吞下,末了,与婆娘拥抱,拍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我要出去救人。”刚出门,大雨来了,噼噼啪啪的雨粒摔打在他脸上,有点儿痛。渔船开出去了,雨却越下越大,他和十余位兄弟在波峰浪谷中艰难地行进,半小时后,抵达兄弟船遇险的地方。“我们来了!”他大声喊道。友船上的兄弟喜出望外,满脸欣慰。“救星来了,茂哥来了!”他和其他兄弟牵手合力,整整用了一天时间,将遇险的20余位兄弟救回了潭门港。可他却病倒了,到医院治了半个月才出院,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阿溜是他最要好的兄弟。他家住在万泉河边,读书年代,王书茂和阿溜一起下河游泳。阿溜说:“万泉河水清澈见底,十分纯净,来一次游泳,可洗净身上的秽气。”王书茂觉得阿溜讲得有理,便跳进河中,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满身舒爽。那天,兴趣来了,他俩就一起下河抓鱼。万泉河源自五指山,九曲十八湾,进入琼海境内的下游河段,河水舒缓,水草丰茂,两岸青山拥翠,水色幽蓝,正是鱼虾繁殖的好河床。王书茂和阿溜划着小船,忙了大半天,收获了满仓的万泉鲤。阿溜笑在眉梢,王书茂却低头沉思。阿溜问他为啥愁眉苦脸,他说:“我要到南海里捕更大的鱼。”“我要跟你一起去。”阿溜说。
阿溜果不食言,三年后,也就是1985年,阿溜成了王书茂船上的好帮手。不久,阿溜另立门户成为“船老大”。他与王书茂的感情与日俱增,情同手足。他俩组成兄弟船,一同出海,一同捕鱼。阿溜还与王书茂约定,1999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他家附近的万泉河沙滩上,共同赏月叙旧。谁料到呢,那一年初秋某夜,正在海上作业的阿溜渔船,突遭龙卷风袭击,阿溜来不及躲避,落水遇难。王书茂闻迅驾船赶来,将阿溜的遗体打捞上来,用粗盐覆盖其全身,饱含泪水送阿溜回家安魂。那天下午,抵达万泉河边的阿溜家时,王书茂到河中取水,为阿溜净身,祛秽气,送阿溜最后一程。到了中秋之夜,月亮躲进云层,王书茂独自坐在万泉河边,摆上月饼,插上三支好香,眼眶潮湿,祭拜他的好兄弟阿溜。
南海风高浪急,行船需特别小心。2001年秋季的一天,海上风大雨大,王书茂规劝兄弟船只和他一起赶到中业岛附近避风。大家都在甲板上各自的位置坚守,自顾不暇,突然间有人高喊“有人落水了!”王书茂抬头细看,是一艘他国渔船翻沉了,落水的渔民正在水中挣扎,直喊“救命!”王书茂带头救援,成功救起了十几个人。30多年的行船历程中,王书茂组织渔民抗击台风,开展生产自救120多次,救援渔民600多人次。
(二)
南沙诸岛靠近赤道,高温、高湿、高盐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海边长大的王书茂主动请缨,出工出力,率领一群队友冒高温,晒烈日,风里来,浪里去,全力以赴支援我赤爪、东门、南薰、华阳等7个岛礁的建设。
那个年代,运送建筑材料没有任何机械辅助,全靠肩扛手抬。头顶是炎炎烈日,脚下是滑溜溜的礁石,肩上扛着沉重的钢筋,但王书茂从不叫苦,脏活累活抢着干。那是最困难的一次接驳活,在某个岛礁,周围水域太浅,大船只能停在深水区,他抢在前头,将一条条钢筋从大船上卸到小艇上,再转运到礁盘,连一包水泥都要转驳四到五次,这活儿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王书茂和其他兄弟骨子里从不服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王书茂他们从清晨干到深夜,吃饭都要轮着来。但这都不是最要命的,最可怕的是岛上淡水有限,一人一周只能用50斤的水。有一次,台风来了,补给船受阻,他们面临有米无水的威胁。王书茂建议大家喝自己的尿,可骚腥的尿水下肚后,个个渴得口唇干裂。王书茂渴得急了,顾不了那么多,一连喝了几口海水,感觉暂时舒缓了许多。第二天,他全身酸软,眼眶凹陷,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硬撑着要干活,不料身子一软,跌倒至浅水处,所幸没有被礁盘上的尖角划伤。他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持续干了半年。那段日子里,每一块石块,每一条钢筋,每一包水泥,都留下他的血泡和手印。虎口裂开了,脚盘被石片划伤了,皮肤也被太阳灼伤了,腰骨也酸痛了,他只是在船上歇一歇,喝口水,包扎好伤口,又下到礁盘上,抡起袖子继续干。渔民兄弟劝他多休息,可他摇摇头,淡淡地说,不碍事,继续干!说完把汗珠一抹,坚持运送完最后一批物资。弟弟王书惠既心疼哥哥,又佩服他这股拼劲儿。在他的影响下,在东门礁施工中,弟弟和60多岁的父亲,以及他18岁的儿子一起奋战,留下了“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
在王书茂的心中,个人安危事小,建设岛礁事大。那天,王书茂的渔船突遇9级狂风,四周十几米高的风浪不停地击打木船。“危险!请大家注意!”王书茂不惧高风浊浪,沉着指挥。突然间一个又一个滚滚而来的巨浪持续冲击驾驶室,王书茂心里一惊,糟了!罗盘被打坏了,船锚也断了。危情关头,阿三向他报告:两位兄弟落水遇难了!他听后心里发急,冲出了驾驶室。就在这危急的当儿,一阵大风夹着粗大的雨粒向他袭来,他趔趄了一下,被一块厚木板打断了骨头。他强忍着巨痛,在海上漂了4天4夜,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事后,有位记者问他:“在风高浪急的生死关头,你害怕么?”他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我告诉你吧,就是把命丢了,也要把党和国家交予的任务完成好!”那位记者在采访本记下了一组数据:30多年来,王书茂带领渔民兄弟全身心扑在岛礁建设上,累计出动渔船800多批次,运送各类建材400多万吨,协助完成多个岛礁的施工任务。
1996年,凭借出色的表现,王书茂接到党组织批准其入党的通知。三天后,在岛礁建设工地上,鲜红的党旗在蓝色海水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王书茂举起右手,响亮的宣誓声回荡于海天之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三)
祖国的南海,辽阔而深蓝,每一次与兄弟船一齐出海,国旗猎猎,鲜红而炽热,引来无数海鸥噢噢的鸣叫声。更喜的是,船出潭门港百里,海里的一群飞鱼扑闪着一抹抹银光,竞相跃出海平面,逐浪而飞。王书茂站在船头,他明白,国旗猎猎的背后,是我们强大的祖国。每一次出海,他心里都充满了自豪与骄傲,为国护海,固我海疆,他始终无怨无悔,冲锋在前。早在1985年,潭门海上民兵连成立,他就是成员之一,随后担任副连长,从那一刻起,他一边深耕祖宗海,辛勤劳作,一边积极组建“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民间力量。因为他知道,滔滔南海并不平静。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潭门渔民的正常作业经常遭到部分周边国家的无理驱赶、袭扰和抓扣,强迫他们在所谓的“认罪书”上签字。面对威逼利诱,没有一个潭门渔民这么做。“我们世世代代在南海牧耕,三沙就是我们潭门渔民共同的家!”在王书茂看来,他与所有潭门渔民一样,爱国爱海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次次被无理抓扣,激发出潭门人骨子里的爱国之情,积极投身于南海维权斗争的最前方。
“报告茂哥,有紧急情况!你看前方——”2012年4月,王书茂和他的船队在南海作业,遭遇外国渔民船只侵扰。王书茂看到外船正欲向我国领海方向驶来,他手持喇叭,正色道:“这里是中国领海,你们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你们迅速掉头离开!迅速离开!”对方并不听劝,反而加速驶来。在对方即将非法冲入我国领海时,王书茂没有丝毫犹豫,而是镇定自若,开足马力,以最大的航速,开着自己的渔船挡住了外方渔船船头,死死地封堵住对方前进的方向。外方异常惊讶,他们想不到王书茂会使出不惧船毁人亡的狠招。那些假扮成渔民的外方武装人员不甘心失败,拿出武器,闪亮的枪口对着王书茂和他的渔民兄弟。王书茂他们没有丝毫畏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即使自己把命丢了,也决不能让他们踏入祖国领海半步!王书茂他们的凛然之举,让附近作业的中国船只上的渔民受到了鼓舞,纷纷停止作业,将船只驶过来,与王书茂船并列在一起抵挡外方船只,形成了坚决护我海疆、不怕牺牲、寸土不让的强大阵势。外方船只与我方对歭几天后,自知理亏,最终撤离而去。事后,有记者问:“面对外方武装人员的持枪威胁,你害怕么?”王书茂回答:“南海是值得我用生命誓死捍卫的地方,为国护海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我的血脉中!守好祖宗海是我们的本份!”2014年5月,王书茂率领民兵连10艘渔船、200多名民兵骨干,守护我钻井平台,异常警惕和预防外国渔船的侵犯。
在南海维权斗争的日日夜夜,王书茂主动放弃过许多次捕大鱼赚大钱的机会,也增加了自己的出海成本,但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他和所有潭门渔民一样,世世代代以南海为生,心中追逐的始终是蓝色的家国梦。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一直向着国家的方向倾斜。有人说他太笨了,出海作业就是要赚钱,不能亏钱。他说:“为了大家的安宁,为了固我海疆,我愿意在维权斗争中做些笨事,即使是亏了自己的钱。”1996年秋,王书茂驾船路过某无人岛礁,发现某国人员正欲侵犯该岛礁。王书茂当即决定:停止捕劳作业!为啥?守礁!七天七夜,他和渔民兄弟吃睡在船上,天天与无人岛礁对视,默默无言地守护,以防他国人员侵犯。到了第八天,王书茂觉得岛礁四周安全了,离开前,他在无人岛礁上插上国旗,率十余位渔民兄弟,肃立,先行注目礼,再抬手,深情敬礼。礼毕,他率众人一齐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铿锵的歌声引来无数只海鸟绕着他们上下翻飞,久久不愿离去。这一趟,王书茂亏损了八九万元。
(四)
“我个人富了不算本事,只有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事。”这是王书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书茂拥有了一艘30余吨的木船,是潭门村第一批当船主的人之一。后来,他的渔船吨位越来越大,60吨、80吨、100吨……2003年,他第一个承包大船:一艘850余吨的钢质渔船。这只大船不仅抗风浪能力强,而且能带回比以前多出三四倍的渔获,收入大大增加。起初他承包大船时,其他渔民都有观望心理,他们认为大船承包金太贵,出海付出的生产成本摊得太大,担心租大船下三沙会亏大本。挣了大船作业得到的第一桶金以后,王书茂有了经验。他走村串户,向渔民分享他的承包心得,宣传党和政府扶持渔业发展的好政策,带领群众一起走共同致富路。“茂哥,我想买艘大船到三沙闯一闯。”王振福说。“茂哥,我缺一笔资金,你能帮衬一下吗?”陈则波说。王振福是潭门海上民兵连三排长,陈则波是民兵连三排六班班长,他俩既是王书茂的生死兄弟,也是被王书茂带富的典型。他俩从小就跟着王书茂学开船、潜水、抓鱼,情同手足。王书茂对他俩的要求一一给予大力支持。如今,王振福已从一名一穷二白的渔家少年,成长为驾驶大型渔船的船长。“啥?你问我的年收入是多少?哈哈,不多,40多万吧。”王振福说,茂哥人好,是最值得信赖的人。陈则波已当了20多年的船长,13岁那年出海他还是个少年郎,什么都不会。他经常向王书茂请教,不耻下问,王书茂呢,从不藏着掖着,看到他做错了都会指出来,把自己掌握的所有技术活全部悉数教给他,渐渐的,他全懂了。对其他人,王书茂也是这样关心帮助。有一位村民,家里的孩子生病了,王书茂带头拿出几百块钱,第一批就组织筹集捐款3万多元,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一位母亲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王书茂帮她到扶贫集市找摊位,搭台子,卖力吆喝宣传,让这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村民小陈是个孤儿,王书茂把他带上船,教授他捕鱼技巧,后来,小陈不仅成了船上骨干,还找到了对象,王书茂高兴中又忙前忙后为他张罗和主持了婚礼。有一天,他路过村口,看见村民李瑞波和王诗永,两人坐在一棵大树下,满脸愁相。他问:“啥事不乐呢?”两人都说,家里的日子过得苦苦涩涩,太穷。“你俩上我的船,当临时雇员吧。”这一跟他干事,从此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王书茂向他俩传授捕鱼技术,帮他俩修正致富计划,五六年过去了,李瑞波和王诗永都购买了渔船,自己当上了“船老大”,日子过得比姜糖还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书茂一直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抓大鱼。如今潭门的渔船由小变大,从少到多,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适应海洋生态保护的需要,带领渔民转型发展成为王书茂的新使命。2017年11月,海南省首个休闲渔业试点项目落地潭门,王书茂带头将自己的两艘渔船出租,支持发展休闲渔业,带动渔民学习新知识,走新路子。符名林想开一间民宿,又担心没有经验。王书茂知道后,鼓励他大胆试一试。一个月后,符名林试水成功,对外营业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创造了10万元的利润。截至目前,全镇已有近400位渔民分别组织成立了五个休闲渔业合作社,发展了海上垂钓、民宿等第三产业。
如今的潭门港内,五星红旗在大型渔船船头飘扬,一筐筐渔货从大船上卸下来,每天清晨或傍晚,码头上人声鼎沸,交易活跃,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王书茂徐行其间,望着这充满咸咸淡淡的鱼腥味的烟火人间,那张有着皲裂旧痕的脸上流泻着愉悦。渔民们“造大船、闯深海、抓大鱼”的雄心壮志变成了现实:潭门港外,渔家民宿、海上垂钓、潜水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开业,如鲜花遍地。潭门镇与它的千年渔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南海渔业文化旅游名镇,绽放着独具魅力的鲜葩。
(五)
载誉归来的这一夜,时针指向23点30分,王书茂和他的婆娘还未睡觉,两人各自喝着咖啡。咖啡没有放糖,味儿有点苦涩,但两人早已习惯了这种先苦后甘的味道,慢慢地品咂着嘴里的咖啡粒,如同咀嚼着他们的片断人生。王书茂黝黑的国字脸,在白亮的灯光下,清晰可见被烈日灼伤的一道道皲裂的旧痕。婆娘轻抚他的脸孔,怜惜道:“常年海上的暴晒,让你受了太多的苦。”王书茂说:“这是我成长的印记,莫言苦。”言毕,他将“七一勋章”送到婆娘的面前:“这枚勋章,也有你的一份功劳,都值得我和你用后半生去珍藏。”婆娘依偎在他厚实而宽大的胸膛里,满脸幸福。她拿出一块小石头,交给王书茂。这是一枚于海边捡到的小石,粗糙而浑圆,是她和他恋爱时,她送给他的一件特殊的礼物。几十年来,王书茂每次出海,她都叫他带上这枚浑圆小石。她说:“在海上疲惫或者寂寞了,你就拿出来看看摸摸。”王书茂睹石如见她,几十年来两人互相帮衬,小小的石头浓缩着两人不一样的爱情传奇与精彩人生。两人有着相同的理念:祖国的领海和平安宁了,自己的小家才能更幸福。在潭门小家和祖宗海之间,王书茂每一次的平安归来,都给她带来莫大的宽慰。结婚那年的中秋,她和王书茂在海边摆上月饼,共赏明月,但更多的时候,王书茂在海上过中秋节,与民兵们一起守护祖宗海,让万家团圆的灯火与他和兄弟船上的渔火互相遥遥相望,传递着他们对祖国特殊的爱。“今后,你还要继续去三沙护海吗?”婆娘问。他点点头,道:“只有让南海越来越美丽,乡亲们都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我才不愧于‘七一勋章’,不愧于老百姓对我的莫大信任!”
今年4月,在党员和群众的拥护、支持下,王书茂被推选为新一任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期待他带领全村走得更好更远。新的岗位,新的任务。王书茂对婆娘说:“我已有了更好的新规划……”
(六)
初冬。早上。潭门渔港,东边的丹红云彩和空中疾飞的海鸟,以及数十艘大型渔船船头的五星红旗,如一幅巨大的油画,海风扑面,气势沉雄。
“起航!”王书茂精神抖擞,带领海上民兵连的兄弟,向着千里之外的祖宗海,再一次远征。“不论是在岸上还是在海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都要敢于担当,冲锋在前。国家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以后也要传到下一代,一代一代保护好我们的南海!”王书茂说。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