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故事系列·之十】琼侨在缅甸

发布日期:2021-12-17 09:35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马 瑞

前年下半年,作为《海南华人华侨史》编写者之一的我,踏上异国他乡的缅甸,寻访和记录琼侨在缅甸的故事。通过耳闻目睹和一次一次的交谈交流,洞见他们及其祖辈飘洋过海历尽艰辛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谋生历程和心路历程,一言以蔽之:他们每个人就像一株小草小树一样,在风雨飘摇中顽强地生长成长着,并逐渐成为了华人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族群。

中国移民历史悠久,东南亚是世界华侨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即方言群而言,海南人在缅甸,号称“海南帮”,族群而居,聚集成群。海南人是何时移居缅甸的呢?据史料记载,早期的海南人是沿着西南丝绸之路入缅的,直至元代,才有人定居于缅甸,到了明代清代,入缅人数渐多,尤其是民国时期,不少海南人从东南亚各国移居缅甸。所谓缅甸华人,是指在不同时期从中国移居缅甸的汉族人。缅甸华侨华人中,以闽籍人士居多,粤籍次之,滇籍再次之,琼籍人士也不少。他们主要集中在原首都仰光及中南部地区。在迁居聚居的过程中,通常是以老乡为纽带聚落而居,形成社区社群。同乡会馆是缅甸华人的基本组织。海南人的会馆称为“琼州会馆”,它是海南籍华侨华人集会议事,洽谈业务,襄助福利以及兴办义学的公共场所。在采访过程中,现任会馆侨领卢鸿习、符国洋先生接见了我们,从他们讲述中得知,琼州会馆成立于1901年,几易其地,才迁移到新地重建。会管有5层楼,楼上出租,楼一层约150平方米为会馆议事之地。会馆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第一任会长为詹行意,历任会长依次为王始福,卢鸿璋,郑心浩,胡进川,卢鸿习,符国洋。2016年6月15日,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代表海南省委省政府接见了会馆负责人卢鸿习和符国洋,并给会馆捐助人民币15万元,加以维护和修整。会馆大门两侧的对联写道:琼林玉树生奇宝,州邑财源聚异帮。每年春节前,各路琼籍兄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会馆来聚餐庆贺,共商共谋琼侨如何抱团发展壮大之大计,其规模场面极为壮观。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在缅甸,笔者采访了一位琼侨后人卢业裕,从其家庭及其人生经历可从中折射和反映出大部分缅甸琼籍华侨华人胼手胝足,落地生根的生活生长史。缅甸海南华侨华人祖籍主要集中在琼海、文昌、万宁、琼山等市县。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缅甸全境琼侨不足500人,人数多时有近8000人。1967年,缅甸发生了骇人听闻的“626”排华反华骚乱,许多华人(包括琼籍华侨华人)纷纷逃往国外,不少人携妻带子返回国内。在琼海,当时的彬村山华侨农场就安置了不少琼籍缅侨。许多人离开缅甸后就一去不复返了。1982年,缅甸政府通过新公民权法,歧视外籍人,使华人难以立足,于是又掀起一股离境浪潮,不少人又移居台湾、香港、澳洲和美洲。琼籍华人也是在此时期降至最低。海南琼海人在缅甸定居的人口较多,仅温泉镇逢龙村人就占琼侨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大多数从事餐饮业、木材销售和建筑行业,也有办教育的。主要集中在仰光和曼德勒市。进入缅甸的琼侨大部分是经海路而去的。许多人是从家乡辗转流浪到海口,坐帆船到广州、香港,经过新加坡而到达毛淡棉和仰光。琼侨被当地人称为“短袖人”,这是因为他们大都是从事各种工匠劳动,为方便工作,平时大多穿短袖衣衫。接受我们采访的华人卢业裕,1957年生人,小名毛新。家住仰光老街十九行一间破旧楼房里,全家五口人蜗居在此。他给我们一张卢家家谱,按辈份排序是节永治懋修鸿业,家传裕大猷积善,芳微树英世德求。他最为念念不忘的是自己从哪里来的。他说,他的爷爷叫卢修梁,老家在琼海温泉逢龙村,父亲名叫卢鸿初,12岁随家乡人到了新加坡,13岁从新加坡避难到缅甸。他从小就听老爸说,当时到了缅甸的老乡都是通过乡亲介绍帮带过来的,人生地疏,吃上顿不知下顿,日子过得相当艰苦。为求生路,只能相互接济过日。当时到了缅甸后,再经那里的翁帮(侨领)根据不同的条件介绍到不同的行业中去,有工艺技能的当学徒,如果没有关系和技能的,便下乡种田和到码头当搬运工,每个人必须勤劳勤快,节俭节约,精打细算才能活下来。他说他父亲在当时就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缩影。他在缅甸出生,但跟我们交谈中讲的是一口流利的琼海话,时不时还带有“溜”字音。可见,家庭教育,乡音不改,乡情浓厚。

卢业裕说,他父亲到了缅甸时,还是乳臭未干的少年,跟随同乡在街头帮人端碗碟,做洗碗工,从早到晚,没有休息没有工钱,只是混口饭吃。后来才渐渐学会主勺当流动厨师,全是苦力工。父亲长年累月积劳成疾,1978年去世。母亲吴梅青,琼海市嘉积附近村人,1952年从海南乘船转香港往缅甸,现年95岁,仍健在,但患有痴呆症不能自理。他说,母亲1953年曾生下双胞胎女儿,但几个月后就夭折了。后来才生下姐姐业惠、业捷,他和弟妹业群、业娇共5人。姐姐业捷前些年因病去世,至今几姐妹兄弟还是蚁窝在父辈遗留下的房子里,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困苦。他是仰光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1997年才准入缅籍。大学毕业时,缅甸政府规定,凡不入缅者,政府是不安排工作的。他大学毕业后,工作没着落,只能与堂兄打工开小食店至1992年,1998年离缅到香港打工,2002年到新加坡当劳务工,几经周折,最后又返回缅甸仰光开间小型儿童电子娱乐室,惨淡经营,勉强度日。他有过女朋友,但感觉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最后还是选择单身。从卢业裕身上,可看到不少在海外打拼的华侨华人生活不易,从其艰辛的人生经历便可窥见一斑。

在缅甸的海南华侨华人中,也有令人心往神驰的传奇人物。卢氏是个大家族,从此家族走出一代代华侨名人也不少。卢修贵(1858——1933),年轻时离家赴南洋各地经商后定居缅甸,事业颇有成就。他在缅甸华侨华人中威望极高,生前仁风义举远播乡邦,为争取华侨的正当权利权益和提高华侨的社会地位作出突出的贡献。他曾荣获清政府诰封的“资政大夫”之衔,是知名华侨领袖。他与“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私交甚密。1932年6月,胡文虎应其之邀,在琼海官塘投资兴建温泉池(又名粉汤),被后人传为佳话。

卢鸿谟是缅甸著名华侨领袖,其伯父就是卢修贵。卢鸿谟是缅英政府委任的两位华人事务顾问之一,历任缅甸华侨救国委员会会长、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缅甸琼州会馆总理事长。抗日战争暴发后,远在缅甸的他,发动当地以及国外的华侨募捐购买了81架飞机支持祖国抗日。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卢鸿谟又在国外购买急需物品经缅甸运往云南边境供给中国政府。其儿子卢业灿、卢业坤两兄弟改革开放后还引资琼海涤纶厂,捐款支持家乡修路建水塔办学校等。

琼侨在缅甸的谋生发展和奋斗经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量,反映了广大华侨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的情结情怀。随着“一带一路”逐步推进,中缅关系必将迎来新的春天,源远流长的“胞波”情谊必将在琼侨一代代人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