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振科
母亲说,她是丙子年出生的。我掐指一算,今年已是86岁的老人了。一直以来,她没离开过老家,这辈子都呆在分田到户后的“一亩三分地”里。每逢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我都带着一家四口从琼海赶回乐罗老家。一是回家乡过节热闹,二是利用节假日时间多陪陪母亲。今年的清明节,因疫情防控,我们不能回老家,这让我更加想念我最亲的人——母亲,往事幕幕在眼前重现……
2016年,母亲因肠道不好不能排便,前往三亚某三甲医院住院。除打点滴维持生命外,医生叮嘱不能吃东西,只可限时喝点水。我心里十分焦虑,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徘徊、坐立不安,急急忙忙找内科主任医师询问病情,得知母亲要住院观察三天。看着母亲瘦骨嶙峋的身体又吃不上饭,每天还要配合医院做各种检查,行走艰难都是靠人搀扶着,苦不堪言,我的心极为疼痛,不由得潸然泪下。
三天的观察时间过去了,母亲仍然不能排便,排尿也只能通过插管排放,此刻母亲脸色苍白无力,近乎奄奄一息,家里人都愁眉紧锁、不知所措。医生提出立刻动手术,我们正在筹备10多万元的手术费时,母亲却对身边的子女说:“我不愿动手术,不想医生动刀,事情该怎么样就怎么办。我要出院回老家去。”
母亲的话刚说完,已在她身边守护三天三夜的妹妹就嚎啕大哭了起来,大家悬着的心简直就要崩溃。护士出身的妻子却大胆说:“母亲当前身体太弱,不宜动手术。”此话一出,大家又懵圈了。在一片不知所措的安静中,奇迹突然出现了:母亲突然喊着要上厕所,妹妹小心地扶着她去方便,一会儿的功夫,事情解决了。“便排出来啦,不用做手术了!”妹妹高兴得不停叫喊着。一瞬间,原本愁眉苦脸的一家人脸上都像鲜花绽放一样,露出了愉悦的笑睑。母亲吉人自有天助!
经过三亚住院折腾这事,我们家八个子女把照顾母亲的事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一个人独立生活。我们纷纷表示要照顾好母亲,母亲却执意要自食其力,她觉得一个人在老家生活自由自在。最终,大家都尊重母亲的选择,时常隔三差五地回去看望。
我和妻子长期在琼海工作生活,常常内疚不能照顾母亲。2018年元宵节期间,我邀请母亲到琼海来住一段时间,心里想着,到时带着母亲去万泉河边散散步,看看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跳广场舞,带着母亲到沙美村去看民宿,让老人家领略田园风光的美,还想带母亲到金海路银海杂粮街品赏小吃……没想到的是,母亲来琼海后,整天呆在楼上,足不出户,一心只想着回老家。跟她定好时间去看看万泉河、沙美村、逛逛小吃街,她全推辞了:“人老了,走不动了”,担心出个“三长两短”,就回不去故乡了。不论怎么劝说,她都无动于衷。
在琼海住了一个月时间,母亲向我们提出回老家的要求,原因是太无聊,用她的话说,就是“无味”。我和妻子都要上班,有时还要加班,两个孩子都上学,家里长时间仅有母亲一个人在楼上。她听不懂琼海地方语言,不会普通话,与小区的人们交流少,是有些无聊。我们夫妻商量一下,只好答应母亲的要求,让她回老家去。临行前,妻子准备了中老年人营养麦片、党参饮品、琼海小吃、胡椒粒等礼品,让母亲回老家后跟她平常一起扎堆听崖州民歌的好友们分享。母亲想到即将要回老家了,心情格外高兴、舒畅。
每年春节前,我都要提早到银行去换崭新的钱,提前买好新红包,然后将钱分别放进红包里,交给母亲。大概要准备好50个红包给母亲在春节时备用,她要给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们发放贺岁钱,这是母亲最喜欢、最高兴做的事情,岁岁如此。每一个春节的来临,不管多远、多忙、多难,我们都坚持回到母亲身边过年,母亲在,家就在,团聚就在。母亲为了我们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和辛劳,如今已是个耄耋老人,青丝悄然熬成了白发,对母亲的恩情,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