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融媒记者 杨时艾 周龙 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推动、科技支撑”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秸秆利用方式,不断提高秸秆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能力,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在位于嘉积镇黄崖村委会的海南益芝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蘑菇生产间,一个个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的菌包结满蘑菇等待采摘。在这里,作为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秸秆变废为宝、“秸”尽所能,先被制作成菌包生产蘑菇,蘑菇收获之后再把菌包渣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秸秆循环综合利用(见图,周龙 摄)。据公司负责人邹汉亭介绍,该公司目前每天可生产5000个菌包,每天可被做成有机肥料的菌包3.5万斤,今年回收秸秆预计只有5万吨左右,远不能满足公司最大产能20万吨的秸秆需求量。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进秸秆就地还田肥料化利用。在潭门镇潭门村委会潭门埇,村旁临时收储点内摆放着收集起来的秸秆,合作社工作人员和村民一起把刚收运过来的辣椒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秸秆碎片村民自己拉回家沤制肥料给自家农作物施肥,或者合作社集中拉到附近的肥料厂制作肥料。目前该镇主要以秸秆就地粉碎和集中粉碎还田方式进行综合利用,既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又很好地促进农业生态环保种植。
近年来,我市大力鼓励引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营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逐步建立并完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贮运、利用体系,不断提高秸秆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能力。据介绍,目前我市主要通过就地粉碎还田和离田集中利用两种方式开展秸秆肥料化和基料化的利用,全市主要农作物水稻秸秆的产生量每年大约10万吨,可收集量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左右。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