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园里一枝花 ——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纪实

发布日期:2022-09-08 21:30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曾繁亚


2018年,伴随着教育公平、教育扶贫的步伐,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诞生了。学校位于南洋风情小镇中原镇新华村,由原中原镇中心学校新华小学校园改建扩建而成。办学宗旨是:“铸魂除障,授技强身”,力求挖掘特殊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学生。5年来,一路风雨兼程,学校从艰难起步到大步向前,已发展成为颇有建树及知名度的一所特教学校。

完善的教学设施:达到学生“只要入学、一切全免”的目标

特教与普教有所不同,建设标准相对较高。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两次亲临学校专题调研,为保证资金投入,划拨专款专用,加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有力促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尤其是特殊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截至目前共有21个单位及个人48次爱心捐款赠物,包括建造模拟教室,捐助空调、电脑、健身器材、校服书包、图书等,使办学条件和办公条件大为改善。

学校总占地面积11462平方米,总建筑6709.4平方米,主要包括辅助综合大楼一幢,教师周转房一幢、食宿楼一幢,以及健身康复游泳池、灯光篮球场等,水、电、消防设施、教学设施、康复设施、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办学规模可开设16个教学班,拥有192个学位。学生日常用品和生活用品配套齐全,使学生在校就读,完全达到了“只要入学、一切全免”的目标,为全市更多残疾儿童享受义务教育提供丰足的物质保障。

灵活的施教方式:入学就读与送教上门相结合

特殊教育之难首先是生源问题。由于社会对特殊教育不了解不理解,办学阻力较大。为做好招生工作,学校根据市残联和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6-15周岁持有残疾证的特殊儿童进行上门家访和摸底工作。校长带领老师跑遍全市13个镇区,了解适龄特殊儿童的类别、生活自理情况及他们家长的思想动态,并认真做好登记、归档、整理、分类和分析,以便依据学生类别和年龄段差异做好论证,确保开设班级科学合理。同时,深入做好招生宣传,进村入户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解读有关的保障和补助政策,消除他们对新办学校的顾虑。目前在校学生121人,来自嘉积、中原、阳江、会山、潭门等多个镇。共开设“小喇叭”“向日葵”10个班级,每班可容纳9-15名学生,其中小喇叭班学习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品德、沟通、手语、康复和信息技术;向日葵班学习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康复、生活技能,全校均有音乐、美术、体育和劳技课,还开设制皂、洗车职业以及花卉种植等校本课程。通过在校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听从指令,也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除此之外,学校包吃包住,可以很大地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教养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减轻社会的压力。

而对于没有自理能力入学的儿童,学校统筹安排,分期分批做好送教上门服务活动。目前共有8位学生,分布多个镇区,送教的内容主要有卫生教育、安全教育、言语康复、生活适应、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艺术康复、唱游律动、沟通与交往以及思想品德等。每个送教老师自行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案,确保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优雅的校园文化:营造一个以实体场景、模拟世界为特色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大楼墙壁、走廊、绿化地、空闲地甚至走道,设置文化宣传栏、标语口号和实践教育基地。宣传内容主要是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党的教育方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以及地方风情美景等。同时,以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主题,开辟多个实体教育基地,使残障学生“先天不足后天补”:视障学生可用手用鼻触摸感知自然,听障学生可用眼睛观察世界,智障学生可亲自实践体验获得知识。比如“香立方”实践基地,构建几十平方米的透光棚室,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姹紫嫣红,营造花香书香茶香氛围,教育学生学会种花、识花名及花的培育流程,在这个环境中或看书学习或学会泡茶、待人接物、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学会做人、生活和融入社会。还比如“膳艺坊”,通过“食堂文化”教育学生学会吃饭、吃好饭,懂得珍惜粮食、文明用餐、光盘行动。再比如“农耕坊”,开辟一块劳动实践基地,上好劳动课,了解劳动的辛苦,一粒籽一粒饭的生成过程。还开辟“交通安全综合实践基地”,设计制作标示斑马线、防溺水、食品、禁毒等图案,使校园文化图文并茂、可感可学。还在墙壁上设计制作图文介绍全市13个镇区的风土人情、地理概貌、特色产品等,让学生认识了解琼海和自己的家乡情况,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途径几个乡镇,从小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爱国情怀。通过思想上教、实践中练,让残障学生在优美雅致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优秀的师资队伍:源于热爱,倾情投入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王钊要求教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每天清晨,他总是和值班老师同时起床,在校园里巡视,到食堂检查学生的用餐情况,到教室里检查学生的晨读情况,找专任老师和生活老师了解情况,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特殊事务,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晚上和值班教师一起检查学生宿舍,安排好住宿生就寝,才和值班老师一起下班休息。春去秋来,风雨不改。

教师是学校教育之本。目前学校教师26名,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1人,教职工16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到宽严相济,以制度管人、以感情留人。根据实际制定《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规章与制度》,分为师德师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研组工作、后勤工作5大块。按制度老师们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都做好记录,一学期一汇总,并通过绩效工资予以奖励;教师某节课上得好,某个教案有创意,某班学生进步了,都要在例会上加以表扬;每学年的评优,校长总是把优秀指标评给老师们。虽然是特殊教育,但教学质量不能特殊,除了坚持抓好师德教育,还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和老师合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特教教师充满爱心。送教上门尤为艰苦,她们绝大多数是外地招聘来的年轻女老师,往往要搭公共汽车到镇里,再转三轮车、摩托车进村入户,旅途颠簸,通常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虽然辛苦,但她们把这当作一种磨练。王艳是特教老师中的一员,在得知万泉镇加文村的小燕由于脑瘫,13岁还无法站立,便与康复老师陈亭儒一起去家访,并根据小燕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康复训练计划,坚持每周上门送教。如今,小燕的情况正在一点点好转,虽然还是很难坐立,但是已经能够对老师微笑了。几年来,教师们走遍了全市的乡野村落,像一团团火苗,为众多残疾家庭燃起希望之火。

优秀的老师、努力的同学组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老师爱岗敬业、工作出彩:2019年12月陈琳老师获得省级模拟课堂赛教比赛一等奖,2020年12月何书宁老师在市级论文比赛初中组获得一等奖,姚丽老师在小学组获得一等奖,2021年9月,王钊校长在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教育》发表论文《浅谈体育游戏在特殊学校中的合理运用》,同年11月,李海妹老师、李俊梅老师、郭仁群老师、刘阳老师还分别获得省级说课比赛各级奖项。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也获得多项荣誉:在2019年庆“六一”活动中,许丽珠同学在市级歌唱比赛以一首《妈妈格拉桑》获得一等奖,2021年6月张宇博、许丽珠、何冠锋、李文锋等几位同学在市级的禁毒绘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还有学校报送的节目《星星的妈妈》在海南省残疾人汇演中获得优秀团体荣誉。除了文艺活动,学校先后获得“琼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达标学校”“琼海市2021年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2021年度学校安全工作考核优秀”荣誉称号。

如今,学校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正齐心协力打造琼海市特殊教育品牌。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