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际峰
读中学的时候,我就听过历史老师讲楚汉之争的故事。我的历史老师早年就读中山大学历史系,对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汉代历史,见解独到,学识甚渊。记得他讲楚汉之争时说过一句话:“假如西楚霸王项羽能听范增一回劝,楚汉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强烈的求知欲驱使我去读历史,去读史称“前四史”的《前汉书》《后汉书》《史记》《三国志》……那段衍生了无数成语、熟语的风云史,还有那位雄视千古的剑气英雄项羽,跃然于眼前,挥之不去。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兵抗秦失败后,项羽随叔父项梁举江东八千子弟渡江与秦兵作战,项梁不幸在定陶战死。项羽接过叔父抗秦大旗,横扫中原的秦军主力,战功赫赫,成了十八路诸侯大军的统帅。公元前206年,项羽大破秦军,率领四十万大军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兵至函谷关时,关口已有刘邦大军把守,不让楚军入关。当时,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意思是说,刘邦打算称王,入关得先问问刘邦。
项羽一听勃然大怒。谋士范增进言,刘邦绝非等闲之辈,此时不灭,日后必成后患。
没承想,楚军的意图被项伯听到了,他千方百计破坏这一军事计划。项伯何许人?《史记·项羽本纪七》载:“楚左尹项伯,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原来,项伯是项羽的小叔父,因与刘邦军中的张良交厚,担心累及张良,得知项羽的军事机密后,星夜赶赴霸上,把楚军的机密泄露给张良。两军驻地不足四十里,当时,刘邦只有十万将士,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权衡再三,刘邦决定示弱相从,徐图后行。项伯还给刘邦出主意:“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
翌日,沛公真的来了,显得那样诚恳,那样尊崇项王。他大赞项王的功劳,还说“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意诚语软,动摇了项羽除掉刘邦的决心。
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绝后患。《史记·项羽本纪七》载:“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本来就制定好的计划,范增多次使眼色、举玉玦催促项羽,项羽却沉默不应。范增知道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心软了,于是决意先下手为强,伺机杀了刘邦再说。他暗中令刀斧手伏于帐中,见机行事。席间,他令项庄以舞剑助乐为由,见机行事。不料,项伯也以舞剑助乐为名,暗中保护刘邦。杀刘邦的计划就这样破灭了。
项羽要听范增一回劝,除掉刘邦这个对手,抑或就没了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胜利的天秤就很有可能压向大楚而不是大汉了。可惜,项羽错过了时机。有人大发慨叹,觉得项羽率尔用事,他跟叔父项梁学过韬略,应该知道《孙子兵法》的起码常识:“兵者,诡道也”。也有人认为,项羽英武千古无双,何必设彀使黑除掉一个对手,坏了一世英名。因了他的心软,也因了他的自负,以致于后来刘邦羽毛渐丰,成了项羽的劲敌。
《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载:刘邦乘齐、楚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的建议,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由,发起为义帝报仇的政治号召,联络各地诸侯王,率领联军56万攻楚,历经三年多的楚汉之争,局势訇然逆转。刘邦得势之后,召集韩信、彭越和叛将英布,以四十万之众把项羽困于垓下。当时,楚军兵少食尽,夜闻楚歌四起,料大势已去,项羽匆忙夜带八百将士突围,由于走错了路,陷于沼泽,来到乌江边时,仅剩26骑。余惊不定,后面杀声又起。是时,乌江亭长获悉项羽兵败,早驾一舟在岸边救援,催促项羽速过江东,先避兵祸,徐图后行。《史记》载:“于是项王欲东渡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为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兵至,无以渡。’”
项羽默默无语,同行的26位将士,个个都悲愤难言。项羽想起数年征战,半壁江山尽在手中,不承想自己主观武断,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落下眼前的败局。他羞愧难当,翻身上马,回头杀向汉军阵中,最后负伤累累,拔剑自刎。一个驰骋疆场无往不胜的八尺之躯,就这样訇然倒下,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而他却化作了不灭的精灵,走进了史册。
想想看,项羽要是再听乌江亭长一回劝,安然渡过乌江,说不定还有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争雄天下的机会。可是,他不肯向强敌低头。
郭沫若先生说过:“因当惧而惧,不失为勇者;因当勇而勇,不失为智者”。项羽无疑是冷兵器时代举世无双的英雄,可他不是政治家,他的行藏用事就显露了许多人性弱点。
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诗云:“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子卷土来?”他从政治家的视角看待这场楚汉之战,认为项羽即便逃过一劫,也改变不了战争的走势,即便重树大旗,江东子弟也未必还愿意与之相随。宋人陈洎的《过项羽庙》诗云:“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箇范增多。”诗人怨项羽学韬略却又不善用韬略,忽视了身边足智多谋的范增,以致于败。
李清照可不这么看,她同情项羽,赞赏项羽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公元1127年,赵宋王朝为了避金兵而南逃,南渡第二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被调任建康知府,没想到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不是勇敢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那年,夫妇俩沿长江而上流亡,行至乌江边,李清照面对波光粼粼的江水,想起当年项羽壮怀激烈之举,写下了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知道,项羽不是不能过江东,而是不肯过江东。跨一步,他可以苟全性命,说不定还可以一搏天下,可这样就没了后来的壮声英概,因此,他把最后一步留给了尊严。
开卷如游往古,星移斗转,两千年前的那场刀光剑影已成文字烟云。人说以史为鉴,鉴是什么?鉴就是一面镜子。我们重温历史,就是要以这面镜子去照历史,照别人,也照自己。要以人为经,以事为纬,透辟事理,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