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三”字读书法

发布日期:2022-12-16 09:55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李 仲


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会结合自身体会,归纳阐述有效的读书方法,以启迪后生晚辈。其中,许多方法和“三”字有关,在此择要,也算是趣谈。

读书要刻苦,要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对此,三国时期的儒宗董遇提出了“三余”读书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人反问他,谁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啊?董遇就讲述了“三余”读书法。在古代农耕社会,冬天没有农活干,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一天之中,白天干活,但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挤出来读书;遇到阴雨天,不能出去干活,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三余”读书法的核心,就是要抓紧一切空闲时间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董遇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正是靠着这样挤时间读书,终成一代宗师。和董遇相比,北宋文坛领袖、一代文豪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则在时间利用上更加细致。他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也就是说,骑马出行,睡前躺在床上,上厕所时都在读书作文。由此,“马上、枕上、厕上”也成了读书人利用零星时间的指南。

读书要专心致志,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南宋理学大家、教育家朱熹就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就是“眼到、口到、心到”的“三到”读书法。在《训学斋规》中朱熹阐述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书时,多感官参与有利于保持注意力,强化记忆。但心思不在书本上,就看不进去书,即使大声诵读了也没效果,同样记不住。因此,心到最为重要,只有用心读书,才能取得好的读书效果。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曾就“三到”读书法告诫儿子说:“尔读书不看清字画偏旁,不辨明句读,不记清首尾,是目不到也。喉、舌、唇、牙、齿五音,并不清晰伶俐,朦胧含糊,听不明白,或多几字,或少几字,只图混过,就是口不到也……总要将此心运在字里行间,时复思绎,乃为心到。”近代的胡适先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手到”,就是要边读边动手写。而鲁迅先生在以上“四到”的基础上,又补充了“脑到”,并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

读书要把握重点,融会贯通,要钻进去,更要跳出来。清末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写过《读书法》,他提倡“三步”读书法,也就是说读书要分为“鸟瞰、解剖、会通”三个步骤。鸟瞰,是粗略地读,大致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内容、侧重点。解剖,是读的时候要标记重要内容,便于后续可以反复读,深入研究;要及时将读书时的感悟记录在书旁;对自己有用,未来可以借鉴的语句还应该摘抄下来。会通,是融会贯通,由内到外、由此及彼,最终要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不能被书本所困。叶圣陶先生也曾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读书法,即“初读、复读、再读”。初读,是阅读一章或一节时,务求找出疑问,然后依据自身的经验积累予以解答并进行验证,只有百思不得其解时,才看参考书或质诸他人。复读,是进行整体的综合归纳,理清大的脉络、思路,掌握要点、中心等。细读,是学懂的内容要反复记牢,并进一步深化认识,以转化为自己的成果。

和“三”字有关的读书方法还有很多,不仅是趣谈,更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法。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只有结合自身实际不断验证,才能从中找到适合我们自身的读书方法。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