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琼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30年来,琼海用接续的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民生幸福的歌谣。
教育是民生大计,也是寄托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而健康是立身之本,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30年来,琼海坚持以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财政支出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家门口上好学 大病不出市
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是每一代人的不变需求。
1997年,琼海市人民医院康复大楼正式建成投用,医院一下增加到了200多张床位。这在当年可是一件大事,给刚入职两年的王会镇留下了深刻印象。20多年后,今昔对比,已身为琼海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的王会镇感慨万千。
在王会镇的记忆里,1997年的琼海市人民医院外科仅两个科室,很多手术都没有条件开展,大病重症患者,只能前往海口或远赴岛外就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撤县设市以来,琼海市持续加强民生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如今,琼海市人民医院已成为一所临床学科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据统计,2021年琼海市人民医院门诊人次突破了60万,年住院3.4万余人次。
目前,琼海市建成了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龙头的两个医疗共同体,形成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保障体系,10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市域内就诊率巩固在90%以上,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博鳌超级医院等22家高端医疗机构落户乐城先行区,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患者前来乐城求医问药,寻找希望。
讲起教育领域的变迁,琼海市会山镇中心学校副校长蒋德婉总有说不完的话。
“当时我们学校只有14名老师,100多位孩子,6个班级,没有操场。”看着1998年的学校照片,蒋德婉十分感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实现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琼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置,琼海中学附属小学、琼海市第一小学南堀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琼海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基本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百姓有了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文明共建 共享美好生活
在日益完善的医疗、教育保障下,琼海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满足。
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琼海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等工作为抓手,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们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文艺活动50多场,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琼海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杨奇谚说,琼海市七彩志愿服务大队成立于2019年3月,有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7个服务分队,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琼海市还不断完善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目前琼海已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2个分中心、13个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214个行政村(社区、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达100%。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近年来,琼海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连续3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县”榜单。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琼海持续提升城市的“温度”、治理的“精度”以及服务“满意度”的完美体现。
同时,琼海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等工作为抓手,激发全市人民主人翁精神,将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延伸入村,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社会管理治理从粗放式管理到初步实现精细化治理的本质转变,社会秩序、城乡面貌不断向好。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30年来,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已然生动地写进了百姓心间。如今,在自贸港建设不断加速推进下,琼海正聚力奋发,笃定前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