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锡均 吴越 朱德松
琼海农村做公道习俗的历史与社会渊源
做公道,是琼海农村历史悠久,遍及每个村落的一种美食习俗。它以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林林总总的琼海美食文化中,绽放出独特的一枝。提起做公道,人们总会沉浸在那种无穷的韵味中。
公道,就是公平合理,不重此轻彼之意。一般人们说办事公道,这是一种工作用语,中国语言真是丰富多彩,这公道两字,也用到了食事上。做公道,是多人凑份子一起做又分而吃的一种习俗。它有小、中、大三种形态。小的公道,是宰鸡或鸭,中的公道便是宰只鹅,而大的公道,是宰狗宰羊了。一般地说,小与中的公道,是村中邻近几户凑份,放在“公道头”(即做公道的发起者、主持者)家里做,把鸡或鸭或鹅宰后煮熟,在厨房或客厅地上放一个簸箕,摆上“砧”(即砧板),砧边围上“参份”(即凑份子)的碗,把鸡或鸭或鹅切块,放入一个个碗中。而宰狗宰羊,邻近几户做不起,则是半个村庄或一村人一起做。买狗或买羊,在村子塱地大树底下,把狗或羊宰杀后,去毛破肚洗净,吊在树枝上,用杆秤过秤得出重量,算出每份的价钱,然后在树下铺上芭蕉叶,摆放木砧,砧边围放参份的碗盆,将狗肉或羊肉割下切块,放入一个个碗盆中。参份的每个村民,将这份狗肉或羊肉拿回家放在土钵中煮熟了,全家人便美美地享受一顿美食。
考察琼海农村这做公道的风俗,它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它的产生和形成也有深刻的社会渊源。可以这么说,它的兴起,是农村中很“饿吃”(即缺少吃食)的那些农民对食文化的一大杰作。这些农民终年辛苦劳作仅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家里养的禽畜平日都不舍得宰吃,都拿到市场上出卖,所得现金皆用来应付生活重大费用,诸如买布做衣,或买生产工具,及孩子上学之支出,平时绝没有宰鸡宰鸭宰鹅美食一餐之奢望。俗话说“穿看嫁,吃看年”,每年只有到了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中秋、“冬雪”(即冬至)这些大节期,才能宰只鸡或鸭或鹅,让全家人饱一下口福。然而,这些生活困窘而无奈的农民,平时“瘾吃”(即嘴馋)起来,也有打牙祭的办法,就是邀人凑份子做公道,宰只鸡或鸭或鹅甚至狗或羊,多人来分份,既吃得起,负担又轻,大家皆大欢喜。这就是琼海农村做公道这种习俗兴起之缘由。
老作家王锡均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母亲参份做公道的情景。当年,他父亲刚病逝,他和弟弟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家里仅靠母亲一个人撑着,日子过得很苦。有一年,哥弟回乡过暑假,即将入学时,母亲打算抓那只肥鹅到市上卖了,以解决入学费用,又想到哥弟许久没有尝到鹅肉味了,便将鹅交给村里的“公道头”锡琳哥,邀人宰了做公道,一来从公道份中收钱用作哥弟的入学费用,二则从公道中分得一份,哥弟俩和母亲都打了一次牙祭。母子三人吃得过瘾极了,也体味到这种做公道的妙处。
琼海农村形成做公道习俗的关键因素
琼海农村做公道这种习俗历经600余年漫长岁月,已沉积蕴化成一种丰富的美食文化,它显现琼海人的智慧与秉性,并赋予琼海人公平公道与乐于分享的精神特质。考察琼海农村做公道这种公道之形成,有如下两大因素,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公道头。做公道要有公道头,没有公道头肯定做不成。公道头,是村中最有威望、办事最公正、有包容心,还是最热心于此道者。平时,公道头总热心于打听谁家有鸡有鸭有鹅或哪村有狗有羊要卖。打听到了就牵头邀人凑份,他去买了来宰,宰后又亲自去毛洗净,煮熟后又亲自操刀分份。一般地说,那些宰鸡宰鸭宰鹅的公道,多放在公道头家里做,公道头总是要先搬出自己的柴禾使用,还要垫出米煮饭掐成粺凸分吃,过后各人才还。更可贵的是做公道头的要遵守”做的不取,取的不做“的做公道规则。公道头分份完后,让大家都取走了,自己才拿最后的一份。这“做的不取,取的不做”,是先从公道头做起,体现做公道之公道。是公道头人格魅力之体现。对此,参与者,无不佩服。公道头具备的这种德性,取得众人的信任,是公道能长久做下去的关键因素。
其次,做公道存在一种自然的监督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做公道的整个过程才能达到公平和合理。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作家王锡均在大路公社工作时,曾在亭子坡村同农民做一次公道,那种场景,那种氛围,至今还使他难以忘怀。那次做的公道,是宰一只鸭。公道头分份时,地上放个大簸箕,那碗围着刀砧摆成个半圆形。公道头蹲在砧后操刀,参份者则或蹲或站,在簸箕边围成一个圈儿,像看江湖艺人耍手艺似的,审视着公道头分份的全过程。公道头把那只鸭破肚开膛后,先是从脖子分起,再而分翅膀,分肩胛,分胸脯,分屁股,分鸭血,分内脏,连卷成一圈圈的鸭肠都不漏掉。地上摆多少个碗,那脖颈、翅膀等每一件肉什,都切成等量的多少块肉块,依次放到每一个碗中。那或站或蹲的参份围观者,对公道头操刀切肉的每个动作都看得真真切切,哪块肉切小了,放进哪个碗,都有人指出来,叫公道头下一刀把肉切大些放进那个碗。在参份者这种神情专注目光炯炯的监督下,公道头不敢有半点偏心,不敢给亲人的碗放一块大肉。这天,当这个公道头分份完毕,大家正要伸手去拿自己的碗时,冷不防有人喊道:“还不见分那个鸭肫呢!”这一喊,喊得大家都缩回了手,公道头也愣了一下,他把刀砧旁那个装鸭的钢盆挪开,从芭蕉叶掩着的一处找出那个鸭肫来。这是个小小的细节,不知是那个公道头有意藏着这个鸭肫,还是真的无意弄丢了,但参份的人是看得真真切切的。什么分了,什么还未分,都瞒不过大家的眼睛。这种分份做的公道,真可谓公道呵!
公道文化已从农村走向城市,成为琼海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做公道这种习俗,由农村那些饿吃的农民兴起,久做不衰。岁月流变,当时序进入二十世纪末,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贯彻富民政策,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实现脱贫,很多成为富户。那种因饥饿而兴起的做公道之风,却并不因农民生活富有而消失。现在的琼海农村,农民并不缺吃,平日里想吃鸡就宰鸡,想吃鸭就宰鸭,想吃鹅就宰鹅,每日吃得就像过年一样丰盛。那种邀几户合而宰鸡宰鸭宰鹅分份的公道,确已消失,但那种做公道之风,还在,那种宰狗宰羊的公道还是有人做,因为一家独户总不会宰一只狗或一只羊,瘾吃起来,还是邀人合份买狗买羊来做公道。
令人兴奋的是,琼海农村这种做公道之风已走进了城市,而且大有发展之势。当然,城市的公道美食并非像农村那样,邀份合起来做,而是承传公道独特的制作形式和方法。琼海几乎每个镇墟都开有公道饭店,嘉积大街几乎每条都有挂着石牌的公道饭店,好多旅游景点也有高档的公道饭店。著名的门山园旅游景点就有一间高级的公道饭饭馆。在该馆的墙壁文化廊中有用大理石镂刻的“琼海公道习俗的起源、公道文化的内涵,公道饭的独特制作”等文字。进入这个店,吃的公道饭全是琼海农村原汁原味的那套操作方法。饭馆橱窗内摆放的一碗碗鸡肉、鸭肉、鹅肉,每碗都是全鸡或全鸭或全鹅肉什,如宰鸡的公道,每碗都有鸡血鸡肝鸡肫鸡翅鸡肩胛鸡胸脯鸡屁股等齐全的肉什。这些鸡、鸭、鹅都是在锅中煮熟的白斩肉。从锅中舀取的鸡鸭鹅油,放入捣烂的蒜头、姜母做成的配料,浇在碗中的鸡鸭鹅肉上,香喷喷的。还下米到鸡鸭鹅汤中,煮成汤粺,搯成一个个粺凸,引得一个个游客闻之嘴馋,吃公道者众,吃得好过瘾。
这种做公道之风,由农村走进城市,已成为琼海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瞩目。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