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志
近期,从新闻和抖音上看到京津冀等地遭遇强降雨灾害,并发生内涝和群众伤亡,部分铁路旅客滞留途中。面对突发的洪涝灾害,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及解放军战士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不怕吃苦,不怕疲劳。此时此刻,我想起了25年前曾经参加抗洪救灾的那20天……
我的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雨水多。1998年的夏天,刚30出头的我在一家企业当采购员。一天,单位领导找到我,说有一笔采购业务就在我老家,考虑到我好几年没回老家了,特意派我前去,可以多呆几天,探望一下父母。我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从办完采购业务回到老家的头天晚上开始,就连着下了好几天暴雨,那雨水就像从天上倒下来一样,没几日,家里的田被淹了,道路也被冲毁了,交通中断了。回到家的第四天,村干部来到我家,说连日暴雨造成40多公里外的长江水位急剧上涨,长江大堤危在旦夕,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地方政府要求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个男劳力去抗洪防汛。当时家里就我和父亲母亲,父亲已经6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于是我决定替父去长江大堤。父亲说,你不去单位了?我说反正交通也中断了,跟单位请假就行。
虽然已经25年过去了,但我仍清楚地记得,那天去长江大堤时,仍暴雨如注。我穿着件雨衣,坐着一条木船出发了。只见四处水茫茫,田里已看不见庄稼,很多低洼的房屋一半泡在水里。路过镇上时,我赶紧给单位打了长途电话,公司领导也知道这里遭受了特大洪灾,非常支持我参加抗洪防汛。
来到长江大堤,望着快淹江堤的茫茫江水,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从小就在河水中玩到大,洪涝灾害也遇见多次了。不胆怯,有信心,这是我当时的抗洪救灾心情。而从船上跳下来的那一刻,我就全身心投入抗洪一线了。
头三天,我被安排在查险组,就是十几个人一组,戴着红袖章,排成一列,每人之间间隔两到三米,在大堤下24小时不间断查找有没有管涌发生。管涌是在外河高洪水位的压力下,堤坝内的土体细颗粒被流水冲刷不断流失,随着流速增大,粗颗粒也逐渐流失,便会贯穿成通道,形成管涌。管涌生成后若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基础细沙层被掏空后,将会导致坝身骤然下挫和决堤,可见及时排查管涌责任重大。那三天,我们排查组共发现了大小管涌十几处,抢险人员就在管涌处密集打桩,填沙袋围堵管涌。
第四天早上,我排查了一夜的管涌后在帐篷里吃早饭时,一名抗洪救灾指挥部人员找到我,说连日暴雨造成一大堤处有随时决口的危险,指挥部决定成立一个“共产党员抢险突击队”,听说我是党员,又年轻,决定让我参加。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从这天开始,我们这个党员突击队,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用铁锹往沙袋里填沙,然后背着上百斤重的沙袋堵决口,一天下来至少背上上百个,一天到晚身上全是泥水。那时,我虽然身材较高,但却瘦小,体重才60公斤,有时一天下来全身酸痛,饭都不想吃。但看到一个一个险情被我们消灭掉,心里比蜜还甜。
后来,随着暴雨逐渐减弱,再加上下游一些支流开闸泄洪保大堤,长江水位才慢慢降低,而我也在奋战20天后离开了这令我终生难忘的抗洪救灾现场。我的左腿至今还留着25年前一次堵决口背沙袋时,不慎摔倒被隐藏的碎玻璃瓶扎破左腿的伤疤,当时鲜血直流。
这些天,每当我看到电视画面或手机屏幕里那些英勇的抗洪救灾军民时,我都心潮澎湃,真想马上就去抗洪救灾第一线……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