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琼剧

发布日期:2023-09-25 21:26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王章灿


1954年,我9岁,从印尼回到博鳌南港村。那时,海南话不懂几句,满口讲的是印尼话。在村里的军坡戏场,我第一次看到琼剧,那是真正的“鸭子听雷”。台上人物说的什么唱的什么,一句都没听懂,只觉得那台上演员比划的动作、走动的脚步和说话的语调都夸张,伴奏的锣鼓声也吵,只有剧中“杂脚”、小丑的滑稽表演能引我哈哈大笑。

一年后,我随父母到乐城读书,学会了家乡话后,慢慢的就能听懂一些琼剧里的道白和唱词,也就粗略知道了剧情,能够跟随剧中人物曲折的命运而喜怒哀乐……到这时候,我就开始觉得,原来这琼剧还是蛮有意思的啊!

那时候文化生活贫乏,少有琼剧团来演出,乐城的“戏瘾”们便张罗成立自己的琼剧团,一来可以排练节目供节日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来可以发挥各人的琼剧表演才华,过把“琼剧瘾”。“戏瘾”们发动商家和群众捐了些钱,买来锣鼓等乐器,把流传甚广的琼剧剧本《糟糠之妻》《爱情与黄金》拿来排练。道具自己动手制作,服装能借的借,借不来的就请裁缝做。我真佩服他们的能耐:没有长胡子,他们去割来蛇麻,打烂洗出纤维晒干,编绑在铁丝上,染成需要的颜色,就成了非常好看的长胡子,头鬆和帽子大多是自己制作……总之,他们排除万难,终于排练了几部大戏并登台演出,很受群众的欢迎和称赞。我觉得他们真是不简单。

他们玩了几年后,技艺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几个青年还考上了琼海县琼剧团、临高县琼剧团和东方县琼剧团,而且后来都当上了主角,好不风光!他们都是我儿童时代的偶像。

我在嘉积中学读初中的时候,真巧,班上有位同学也是琼剧迷。他最喜欢模仿戏台上的包公,自己用纸皮铁丝等东西制作了包公的黑帽子和长袍,趁下课后老师不在的时候拿出来胡乱表演一通,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后来在学校的节日文艺晚会上,他也大显身手。他的表演让我深受鼓舞,我对琼剧表演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嘉积电影院里经常有琼剧演出,我经常偷偷去看。没有那么多钱买戏票,就只能尾随在陌生人的身后进场,或者等剧院敞开大门以后再进场。我曾经被很多剧情所感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熏陶。我佩服《劈山救母》的儿子,敬仰爱国献身的杨家将,我赞赏《三家福》里助人为乐的精神,羡慕《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爱情……就这样,在中学的时光,我读书没多少长进,却对文艺表演充满了梦想。我小时候很笨拙,但是在琼剧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我的文艺细胞却慢慢生长了起来。

刚开始看琼剧还不经意它的艺术内涵,后来就想:为什么它的许多剧情能催人落泪呢?于是用心分析,发现除了剧本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有人物命运的起落沉浮之外,琼剧独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板腔也是引人入胜的关键。琼剧的板腔,有的欢快亮丽,有的雄壮宏大,有的奔腾倾泻,有的幽默讥讽,有的委婉优雅,有的如哭如泣……给琼剧表演添加了无穷精彩。

初中毕业后,我到琼海师范学校就读。该校文体活动活跃,正中我怀,节日晚会我都有节目表演。校领导见我有文艺细胞,便推荐我加入县文艺轻骑队。后来,县文艺轻骑队合并到了县琼剧团,我便在那工作了十几年。

在琼海琼剧团,我每天浸泡在排练场和演出舞台上,比较深入地了解了琼剧的精髓,知道了琼剧原来有中板(内、外、反、线)、程途、三五七版、叹板、叠板、苦板、哭板、高腔、江浪腔、乞丐腔、告罗腔、五更腔、争辩腔、哭猫等等……这些板腔有严谨的规律,有约定俗成的归属使用,有巧妙的转换过度,有严谨的配套设置。它们丰富多彩的旋律,组成了剧目波澜起伏、动人心弦的唱腔艺术。这些认知使我具备了琼剧创作和谱曲能力。

我这个海外归来的人,对琼剧从不解到热爱,甚至成为工作的历程,让我深深感受到琼剧的艺术魅力确实非凡。它可以让你在劳累之余舒缓心胸,跟随剧里的故事和人物命运去喜怒哀乐,去审美,去受熏陶,去欣赏艺术的魅力……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