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鸿南
昨天下午,我沿着万泉河的发源地五指山,一路向着万泉河的流向出发,缓缓向着大海的方向靠拢。一路跋涉三个小时,尽管困了一点,但对于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山里的人来说,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许久的期盼,总感觉前方的大海有一种神秘的意象等待着我打开。一进嘉积的车站,便能感受到琼海人那种扑面而来的海阔天空。心里忽然跳出了一个命题,我觉得自己此时此刻,就像五指山茂密雨林里的一滴山水,正与一滴海水慢慢融合在一起。山水是纯净的,海水也是纯净的,但海水不仅有着蓝色的调子,还含有一种叫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盐的重量始终融化在我们体内血液的循环之中。生活必须有盐才有味,这如同我们的文学创作一样,笔下要有那么点儿盐的艺术感觉,才能写出有盐的色调的文字,否则将会变得枯燥乏味。
大概在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文学,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已在岛内报刊上开始阅读和关注琼海作家书写的含有盐味的文学作品。我早期熟悉的有写诗歌的黄海星、邱名广、黎飞飞等诗人,写散文的有王锡均、王路生、庞启江、冯衍甫等作家。这当中除了诗人邱名广与我是旧交之外,其他的我只认识他们的文字,从未见过人也未打过交道,后来认识的还有吴越、麦邦盈、陈林海、陈积民、陈瑞福、陈德君、朱明亮、朱德松等一批老中青作家(当然还有我未能认识的琼海作家)。这些带着盐味成长成才起来的本土作家,就是琼海文学征途上的“红色娘子军”。我发现琼海作家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文学现象,就是作家的个性内敛不事张扬,这是一种非常典型非常海南的性格特征,看似各自为战,其实都在潜心著述、形成合力、蓄势待发,就像大海中打捞出来的生猛海鲜一样。琼海的作家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场域,但在个体生命经验的纸张之上,铺展开来的却是一片片大海的眼界和大海的味道,一浪高过一浪,令人赏心悦目。正是有了这么一批琼海老中青作家诗人的坚守和努力,他们一些人的名字和作品早已被有关文学评论家关注并写进海南当代文学史的重要学术专著。
大家都知道,优秀作家的文学立场需要开阔的格局和胸襟,更需要体现高贵的人性本真和良知表达。琼海的作家应该素来自然具备这种格局和胸襟。不是都要名扬天下才是真正的作家,一个优秀作家笔下的文本意识,只要保有对自己脚下的本土文化有所重要贡献,而被本土广大百姓所称赞所传颂,那么这个作家就是本土文化的旗帜和权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就已经足够了不起了。我注意到这种叙事宏大的文学作品,已经开始在琼海作家中间生根发芽,甚至已经开始接近参天大树的形状了。
昨天晚上,我提前认真拜读了琼海作协主席吴越所作的琼海作协工作报告,就显现了这种气魄和气象。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五年琼海作协工作的归纳梳理,更像是过去红色娘子军追逐海浪,一次次跨越艰难险滩之后留下的铿锵脚印。
我来过琼海数次,几乎每次都与文学有关,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与琼海的文学同仁们认识和坐下来谈心交流。既能相逢老朋友,又能认识新朋友,今天总算了却了愿望,很让我感激也很珍惜。毕竟,真正的文学总能让我们变得真实,变得真诚。
在大家心目中,琼海是始终散发着红色革命传奇色彩的有福之地,同时有着厚重多姿的海洋、生态、南洋、华侨、军坡节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多年来成为众多文学名家投入眼力和笔力最多的热土之一。我们真心期待琼海作协新的领导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国作协领导、省委领导在省文联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团结带领本市广大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奋力投身自贸港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深入挖掘琼海故事,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业绩,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广大百姓的,具有琼海韵味的新篇章。
在此,我也代表五指山作协向琼海作协发出诚挚邀请,希望适当的时候,两地作协能够会聚在万泉河的源头五指山脚下,探寻热带雨林的神奇秘境,解读黎族苗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探讨两地基层作协建设的方向,携起手来共同描绘我们行走中的文学梦想。我相信,我们将会实现山海互动的文学之旅上的共通共融共享共赢。
(作者系省作协副主席、五指山市作协主席)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