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传彩
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尤其是年关最后几天,要制作各种吃食。在我的家乡,做豆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记忆中,做豆腐是一项顶难的技术活。粒粒分明的黄豆,经过一夜泡发,涨出了圆鼓鼓的肚皮,颜色也从原来的暗黄变成了亮黄。冬日的清晨,我被母亲急急地叫起床,去推石磨,磨黄豆。离开温暖的被窝,我冻得直打哆嗦,可是等推上十几圈石磨,浑身上下就微热起来,等磨完一桶黄豆,已经是大汗淋漓了。两人一起推磨,母亲是主推手,我是副推手,我们一前一后。母亲不光推磨出力多,还要负责用勺子往石磨的磨眼里添料,每次舀上半勺黄豆顺带适量清水。母亲一勺勺有节奏地添料,我跟着母亲的节奏绕着石磨转圈,黄豆也摇身一变,成了白花花的豆汁。所有的泡黄豆都磨完后,散发着清香生豆味的豆汁刚好装满了两大桶。收拾石磨,清洗磨膛,过滤豆渣,煮豆汁,点卤水,压豆腐,这些都是父母的活。当天的午饭就是新出锅的豆汁、清甜的豆腐脑和热乎乎的豆腐,我吃得肚儿圆才满足地离开饭桌。
儿时磨豆腐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今年春节,大姐在家里做豆腐,我去观摩。先分拣黄豆,把坏的豆子和碎石子挑拣出去,再用温水泡上一个晚上,第二天又淘洗几遍,然后用电磨磨黄豆,豆汁和豆渣分别从电磨的前后两个出口奔涌出来,自动分离,从磨豆到豆汁入锅只需要半个小时。中小火慢慢煮豆汁,用长柄勺子不时搅动,防止锅底粘锅。等到锅里的少许泡沫煮到消失,豆汁完全沸腾一会儿,浓浓的熟豆香味扑鼻而来,即可停止给锅添柴火。稍等一会儿,香熟的豆汁上层会凝结一层油亮亮的薄豆皮,将豆皮盛出来,接着把卤水汁分次少量加入豆汁中,静观其变,这一步是决定豆腐成品质量的关键。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卤水放少了,豆汁就不清汤,豆腐不宜成型;卤水放多了,豆汁很快就会变清,豆腐口感会变差。看着大姐谨慎地点了三次卤水,短短几分钟,奶白色的豆汁在卤水的作用下,变成了淡黄色的清汤和凝结成大小不等豆腐脑的混合物。把豆腐脑盛放在铺着笼布的竹筛里,笼布四角往中间收拢扎实,上面再放半盆水,辅助压出多余的水分。约摸20分钟,豆腐就做好了,还是儿时的味道。
我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却从未尝试过做豆腐。这次大姐做豆腐的过程,我一一记在心中,回到家便想实践一番。虽然用料理机打出来的豆汁,用卤水点出来的豆腐脑,压出来的豆腐,都不如母亲和大姐做的味道地道,但我还是很满足。我在异乡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了。
做豆腐,不仅饱了口福,更是一种厨艺的传承。四季三餐,都充满着人间烟火气。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