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寓怀

发布日期:2024-04-08 22:11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符兹威


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东平农场,有一座让人缅怀的陵园。

陵园南面有一泓碧水,那是镶嵌在千顷绿色橡胶园中的“苏区水库”。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苏区水库,水面宽阔,波光粼粼,静谧清幽。农场绿色的千顷橡胶林倒映在清晰的水中,像一块巨大无瑕的翡翠在闪烁,随着天色映照,时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

进入陵园的路口,有一块巨大石碑,碑上刻有“红军路·下水寮村”的大红字样。这一带曾经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遐迩闻名的红色娘子军曾活动和战斗过的地方,苏区水库由此得名。

陵园东北面是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的故乡。为了纪念王文明同志,党和政府在王文明的家乡修建了王文明故居,是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文明故居生平陈列室里有海南省首任省委书记许士杰盛赞王文明的诗句:“琼崖创业舞红缨,母瑞山中斩荆棘。化雨春风滋椰树,一门忠烈王文明。”

陵园约有200多亩,四周郁郁葱葱的橡胶、胡椒、槟榔园围绕,其间有一些四季常绿的松柏、火焰树,还有野杜鹃、山稔、三角梅等花卉交替绽放,彩蝶嬉戏,鸟语花香,静寂的陵园更显生气和清幽。高低不平的丘陵缓坡上有坟墓1000多座。

东平农场创建70多年以来,从小到大,总人口有1万多人,种植橡胶5万亩还有其它热带经济作物。职工队伍来了一批又一批,聚集了20多个省份30多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还有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归侨及侨眷。几代人为农垦的橡胶事业奉献青春,甚至献出生命,有的魂归下水寮陵园,让亲人、场友们永远铭记。

走进陵园,可从墓碑上了解到一些先逝者。

东南方向有黄继尧的墓。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凤梧乡人,曾是林业工程一师司令部的一名参谋,1952年随同部队转业到海南农垦,先后在国营东平农场任分场副场长,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1982年8月病逝。

郑季君,其墓地在陵园的中部。郑季君原是东平农场生产科干部,有一天到基层的生产队搞规划、测量,绘制图纸。返程乘小船过中平仔水库,由于一时风大渡船翻沉,郑季君一手持着图纸,一手划水,游了几百米,由于体力不支,在离岸几米的地方溺亡。人们就凭着那一扎浮着的图纸,在图纸下面的水里打捞到他的尸体。若郑季君不是为了图纸,也许不至于遇难。《东平场志》中有“1965年3月5日,技术员郑季君等从小东平队乘船过中平仔水库,中途翻船遇难”的记载。

张海松的墓地在陵园入口处。张海松是农场职工子弟。混凝土砌成的墓顶有由五角星、铁锚、“八一”字样组成的海军徽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广州基地后勤部于1988年立的“张海松烈士之墓”的墓碑上记载:“广东省揭西人,1966年6月出生于东平,于1988年抢救战士牺牲。”

陵园里的逝者,不乏有传奇故事。有不少逝者曾经在杳无人烟、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经受毒蛇、猛兽、山岚瘴气以及台风、酷暑、寒霜等威胁和考验,以顽强的斗志和赤诚情怀,用青春与热血、智慧与汗水,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在绿色胶园里,筑就了一座座绿色的丰碑,为发展祖国橡胶事业谱写了一部艰苦创业的壮丽史诗。他们既平凡又伟大,他们用粗犷的双手改写了北纬18度以上不可以种植橡胶的历史,着实让人追忆与缅怀。

平时,常有一些亲朋、战友前来陵园祭拜逝者。广州知青袁群禧,1973年4月原本已获批离场去古巴继承家产,但离场前,他最后一次和队友一起进行砍伐树木的作业时,不幸被藤箩绕缠的树干反弹撞击而亡,葬于下水寮。知青联谊会的战友、同事每次回东平,都要到他的墓前缅怀和哀悼。

当然,更多的陵园祭祀活动是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期间。人们走进陵园,是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弘扬,是对为农垦事业发展奉献一生的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