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 陈子仪 5月23日清晨4时许,天还未亮,位于琼海市石壁镇南通村的南通苗妹子五色粽专业合作社厂房里散出阵阵水汽,几口大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泡。该合作社社长李艳和其他社员忙着将清洗过的三角枫、红蓝草、紫蓝草等植物放入沸水中。
“你看,煮沸后水的颜色就变了。”李艳揭开一口锅盖,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些水冷却后将用来浸泡糯米,为糯米上色。但这次做的不是苗族特色美食五色饭,而是五色粽。
“饭”和“粽”有何区别?南通村“两委”干部马振海介绍,南通村是一个位于大山中的苗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饭,“五色饭是苗族传统美食,在此基础上改良升级制作的五色粽,则是我们打造的特色产业。”
地处深山,南通村长期缺乏产业。2016年,村干部萌生了利用苗家五色饭的美名,打造五色粽产业的想法。不过,不少村民心里打鼓,用五色饭制作的五色粽好吃吗?能否挣钱?
“要想把五色粽做好,粽子的大小和外观、配料比例以及绳子绑法等都有讲究。”马振海说,对于村民的疑虑,村里成立了南通苗妹子五色粽专业合作社,并且组织人员外出“取经”。“学成回来后,合作社开始投入五色粽的研发,在反复尝试后,终于找到大家都普遍认可的五色粽配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色粽款式新颖、色彩鲜艳,上市首年就一炮打响,在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上深受欢迎。近年来,五色粽畅销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
走进南通苗妹子五色粽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碧绿清香的粽叶、五彩斑斓的糯米、鲜香的蛋黄在桌上一字排开。南通村村民钟海珍从盆中取出多片粽叶,平铺摆上颜色不一的糯米、猪肉、蛋黄,用力将粽叶裹紧,再用白绳缠绕系紧,一个圆润的粽子就在钟海珍手中“诞生”了。
“五色饭变凉会发硬,做成粽子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李艳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苗村里的年轻人吃五色饭少了。同时,由于五色饭的制作工艺复杂,苗家人一般在重大节日才会制作。“五色饭做成了粽子后,再次让传统苗族食物走进年轻人的视野。传统美食文化也在产业发展中得以传承。”
近年来,石壁镇中心学校多次组织学生走进南通苗妹子五色粽专业合作社,体验五色粽的制作,在取米、包叶、捆扎等工序中感受苗族饮食文化魅力。
傍晚,该合作社今年首批五色粽出炉。在李艳的招呼下,忙碌了一天的工人围坐一圈,品尝起这份美味。剥开粽子,多彩的、五味的、软软的糯米与大块鲜肉映入眼帘。趁着热乎劲放到嘴中,温润柔软,清香可口。
入夜,一批批五色粽陆续“跳水”下锅,这个深山里的苗寨更加“热气腾腾”了。
(原载《海南日报》2024年05月24日A02版)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