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莉
我的父亲是个寡言笃行的人,凡事不言不语只默默地去做。
要说父亲一生最大的幸事,便是与母亲成为夫妻。母亲勤勉,家里大小杂事全是她操持,事无巨细照顾我们姐弟仨,还要忙田里地里的活,练就了“三头六臂”,脾气也火急火燎的,说父亲眼里没活还不会关心人,早出晚归只做他的事,回到家总是甩手。母亲甚至说父亲:筷子插在后背上——就只是“取”和“吃”两样!
我们小时候,自然是与母亲亲近而疏远父亲的。因为父亲就算偶尔在家有空闲,也是一头扎入他的书报世界,去读那些用母亲的话讲就是“一不能饱肚二不能蔽体的破纸片!”然而父亲依然故我、津津乐道。他的书有些是他自己省下钱买的,更多的是借来读。当时他的圈子里有书读的人并不多,他帮别人盖房子的时候,见户主家有书就借回来,孜孜不倦地秉烛夜读。母亲调侃:是要科举呢还是要考大学呢?!我却被父亲读书的劲头感染,有时也捧读父亲正在读的书,小小年纪便知道了书中自有天地、册里藏着乾坤。不能不说,我对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正是受父亲爱读书的影响。
我四年级到琼海师范附小读书,平时寄宿姑妈家,周末才回来。当时年纪小,过完周末仍舍不得离家,便向母亲撒娇耍赖,知道母亲会因心疼而应允我,让父亲周一早上才送我到学校。于是,每周一回校的路途,成了我和父亲最为亲密的相处时光。记得每次出门天都还没亮,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我还是迷糊的。父亲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用一只手骑车,另一只手环过来扶住我,让我靠在他的后背上。尽管父亲身材瘦弱,我还是感觉到父亲那只手的力量以及后背的温暖。特别是冬天,下着冷雨的早晨,父亲让我躲在他的身后安然入睡,风雨全扑打在他的身上。我到学校时,父亲的衣服常常是湿透的,年少的我不谙世事,全然不觉父亲的寒冷,父亲也总是若无其事地微笑,对我挥挥手:“好好上课!”目送我进入教室他才离开。
母亲有一手好厨艺,自然是家里最受累的人,一日三餐都得她料理。但偶尔母亲不在家时,父亲下厨也总是让我们吃到人间珍馐:排骨海鲜一锅煮。那鲜美远比母亲烧的家常菜更令人回味。我们姐弟仨私下里有说法:喜欢阿妈偶尔不在家时阿爸的大餐!
父亲类似这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把我们收服的事情还有很多。记得在家读书的时候,每年中秋节的傍晚,父亲都会骑车到嘉积镇纪纲街的饼店,排队买回一个八寸大小的现做月饼,滋滋冒着热气。全家人围坐在庭院的茉莉花丛旁,那花香衬着饼香、拜月吃饼的温馨圆满场景,萦绕在我的记忆中直到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其实是有情怀的,只是他生性木讷而冷藏了。
父亲对我的学业极少过问,他认为学习需要主动。有时数学上遇到难题,问他,他从不做解题分析,而是直接写出答案,让我自己领悟。好在,父亲的解题思路清晰、逻辑清楚,我大都能从他的答案中悟出要点。正是父亲的这种信任,从小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辅导了。记得有一次,母亲说要给我扯一块花布做衬衣,叫我问父亲拿布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需凭票购买)。父亲没有马上给我,而是半天后递给我一张写满字的纸,说,这篇文章里有很多错别字,你能找全并改正,就给你买布做衣裳。当时我正读三年级,认字不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办法找全修改,一次次在父亲退回并提示下,才终于勉强合格。花布买回来了,衣裳做成了,穿在身上美滋滋的。这不仅是一件在当年极难得的艳丽新衣裳,还是我付出劳动获得的回报。父亲以一件平常的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劳动所得格外甜美!一直到现在这仍然是我信奉的真理。
想到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没有“扬”的笔墨,却把一位父亲刻画得坚定深情,那醇厚的父爱贯通全文。是啊,父爱常常是内敛的,体现在生活的全过程,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等你懂时,父爱已成为你的人格基底。我的父亲亦如此,他默默地坚守着父亲的职责,用他的肩膀在艰难的时日,和母亲一起,担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还顶住巨大的压力让我和妹妹读书考大学,不墨守世俗的成规,终于如朱先生父亲后来对他所说那样:我未误你们(孩子),你也不误他们(孙子)为好!这是父亲角色的担当,也是世袭的传承。
如今,步入老年的父亲也如母亲一样勤勉,帮衬着操持家务。父亲的每天生活极其规律,早起和下午都要到村口的茶店喝顿老爸茶,重要的是去和老友聊天调侃,了解时事新闻,这于父亲已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难得的是,父亲还保持着看书看报的习惯,现在还多了在手机上看书,每天一两个小时,乐此不疲。家里备有父亲支撑手机看书的支架,还不止一个,以致我儿子都说:阿公的设备很牛掰啊!父亲以他的方式自在地在家乡生活着,这份怡然已成一道风景,让我们敬仰。
母亲在家经营着一块菜地,父亲也帮忙,一年四季菜品出畦不断,我们每次回家都有给我们带走,略剩余便拿到村旁的小区卖。他们还养着一群家禽,鸡、鸭、鹅在寮里欢叫,叽叽叽、嘎嘎嘎声不断,俨然成了一曲农家欢歌。父亲母亲听惯了这人间音律,这群善解人意的精灵成了他们的伴,连我们邀请他们来海口小住,他们都放不下,没一次一起成行的。这就是父亲母亲老年的生活,平淡、充实、有所托!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