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小毅
红棉百货大楼
七岁那年,红棉百货大楼玩具柜台里的一支玩具手枪曾经让我很着迷,也成为我对这家国营百货商店的最初记忆。这支玩具手枪一扣扳机,枪口就伴着“呜呜”的声音往外冒出火光,非常震撼。我期待拥有这支喷火的玩具枪,可以把小伙伴们粗糙的木头枪和泥巴枪比得一文不值。
我带着妈妈来到柜台前,把这支枪指给她看。妈妈确认了两块钱的售价后,郑重其事又不无遗憾地告诉我:“这支枪是放在里面看的,人家不卖。”
这支梦幻之枪与我的童年就此失之交臂。长大后回想起来,我爸那时每月的工资不到50元,要从这笔并不宽裕的养家费中拿出两块钱买一支玩具枪,这是让妈妈深感为难的事。
红棉百货大楼和人民百货大楼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嘉积市民最重要的购物场所,嘉积人把它们俗称为“上百货”和“下百货”。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红棉百货大楼经营种类齐全,从针头线脑到肥皂火柴,满足着嘉积市民简单朴素的生活需求。人们对生活物质的期待和那支玩具枪给予我的心情差不多,极其渴望,也易于满足。持家的女人每买一件物品都态度慎重,在有限的范围内精挑细选。日用百货柜台弥漫着雪花膏和硫磺皂的味道。搪瓷杯和搪瓷脸盆上喷印着艳丽的牡丹花图案,为那个整体色调灰暗的年代添加必要的点缀。选购暖水瓶的人把瓶口捂在耳朵上,据说听到的“嗡嗡”声越大,瓶子的保温效果越好。这个说法我到现在都不确定是否可信。
在卖布的柜台,戴着袖套的售货员把量好的布折一折,握着剪刀将刀口对准折痕一推,也没见她手指头动一动就很利索地把布剪开了。人们兜里揣着不多的钞票和布票,闹哄哄挤在柜台前指指点点,算计着每一块布料的用途。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嘉积镇出现了个体经营的自选商场,这种将全部商品陈列在货架上敞开供应的方式逐渐取代了一直以来的柜台经营方式。国营百货商店慢慢淡出了嘉积市民的生活。
如今,曾经的红棉百货大楼大门紧闭,繁华的新民街和嘉祥街交汇于此,在车水马龙中仿佛仍能窥见那生机勃勃的上世纪80年代。只是这里当年一时无两的风光时刻已一去不复返,留存的是嘉积老市民抹不掉的回忆和感怀。
街头磁带摊
我们如今很难想象,在那个刚刚打开与世界交流之窗的年代里,年轻人甫听到港台流行音乐时的震撼。明快的节奏,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奠定了港台流行歌曲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地位。无论当时的媒体如何宣传定性,港台流行歌曲还是毫无争议地主导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音乐市场,并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1985年左右,港台歌曲流行之风如火如荼,录音机在嘉积也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并催生了许多售卖音乐磁带的路边摊。
磁带摊上有序摆放着各种花花绿绿的音乐磁带,供人选购,最便宜的磁带是摊主自己翻录的。每一个路边摊都配备着一台拥有四个喇叭、外形硕大的录音机,录音机的左上角是两个磁带卡座,《酒干倘卖无》《童年》《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热门歌曲以及琼剧、舞曲在两个卡座组成的流水线上被重复翻录。从四个喇叭里飘出的旋律响彻嘉积镇的上空,为老街上那些灰扑扑的小楼带来奕奕神采。
为了提高翻录效率,摊贩有时候会使用倍速翻录功能,翻录过程中听到的音乐速度翻倍,十分诡异。翻录完成后配上一张翻拍的黑白封面,就可以上架出售了,每盒只卖一两块钱。虽然翻录的磁带音质一言难尽,但是由于售价低廉,很快就被酷爱听歌但囊中羞涩的年轻人买回家,在斗室中为自己开启一段廉价但富足的心灵之旅。
时过境迁,在历经磁带、CD、MP3、流媒体等音乐载体的变革之后,互联网让人们可以从海量在线曲库中自由选择喜爱的音乐。岁月前行,潮流变幻,当年在嘉积镇的路边摊旁支着二八大杠自行车选购磁带的年轻人已经老去,但人们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却从未改变。
交谊舞厅
嘉积镇的交谊舞厅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各种大大小小的舞厅更是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舞厅的硬件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着当时年轻人的前沿娱乐潮流。
舞厅的营业面积大小不等。环市街少年宫二楼舞厅的舞池只有大约50平方米,几个年轻人排着队在那里跳二十四步,一不小心就能从东头蹦到西头。最初开设在富海路的海泉舞厅舞池很大,如果跳慢速交谊舞,一首舞曲播完只够年轻人在影影绰绰流动着的灯光下兜上一圈。
快三步、伦巴、探戈这种有一定技巧要求的舞曲能让舞者中的高手们出尽风头。但是有能力炫技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多数人更期待在节奏缓慢的乐曲中一试身手。舞厅管理人员也很识趣,在循环播放不同类型节奏的舞曲中,慢三步、中四步等慢速舞曲总是更多一些,年轻人得以在暧昧的氛围中轻轻摇摆,或增进感情,或邂逅知己。
《荷东》和《猛士》这两个迪斯科系列舞曲曾经风靡一时,每个舞厅都会适时进入迪斯科舞曲的狂欢环节。这时候的灯光会剧烈闪烁,调到最大音量的舞曲震耳欲聋,节奏感爆棚的迪斯科音乐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此时高手们在舞池中央放飞自我,各领风骚,成为全场的焦点。而舞技欠佳的也随着音乐节奏摇头晃脑,乱扭一气,消耗他们旺盛的荷尔蒙和鲜活生动的青春。
进入新世纪后,嘉积对外营业的交谊舞厅渐渐减少,而且不再出现新的消费群体。新世纪的年轻人对这种娱乐方式缺乏兴趣,舞厅的生意只能在原有顾客渐渐老去的过程中苟延残喘。直到多年以后,在广场舞的铿锵旋律中再次出现了他们不失优雅的身影,翩翩舞步不禁让人遥想当年舞厅里昏暗的氛围和闪烁的彩色灯光,以及那些美好浪漫的青春记忆。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