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融媒 农丽圆 彭信翔 水美鱼肥捕捞忙,“游”出产业好“钱”景。近年来,塔洋镇裕山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罗非鱼养殖产业,深入推进渔光互补项目,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走出一条水清、鱼肥、民富的发展新路子。
金秋十月,水美鱼肥,正是秋鱼捕捞上市的好时节。在塔洋镇裕山村万亩罗非鱼基地,村民们正用竹竿将鱼群驱赶入网兜内,齐心协力收网、捕捞,随着渔网逐渐收拢,一条条肥硕的罗非鱼竞相跃出水面,翻腾跳跃,溅起层层浪花(见图,彭信翔 摄)。大家忙着分拣装筐、称重装车,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鱼跃人欢的秋收画卷。
塔洋镇裕山村村民占道忠告诉记者,罗非鱼产业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天都有180元到200元的收入。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具有生长快、肉质好、易高产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裕山村瞄准市场需求,念好罗非鱼产业发展“致富经”,成立罗非鱼养殖农民互助合作社,坚持联农带农,激发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优先吸纳周边农户就业,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节节高”。
塔洋镇裕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冬雄告诉记者,该村罗非鱼养殖水面约2300亩,年产量约1200万斤,产值6000万元,全村70%的农户都有鱼塘养鱼,吸纳了200人在家门口就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硕果累累”。裕山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持续推进“渔光互补”项目,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有机结合,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渔光互补的复合产业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激活乡村振兴活力。
陈冬雄表示,罗非鱼产业是裕山村集体经济强有力的新增长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该村将继续推广“渔光互补”项目,塘面上搞光伏发电,水下搞罗非鱼养殖,增加村民收入。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