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业基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县城”(即塔洋镇上),“县城”旁边那七层高的聚奎塔着实令我仰慕。听大人说,我市还有一座塔叫做汀州塔,就坐落在万泉河下游的汀州岛上。从那时起,我就想去汀州看塔。后来又听说汀州塔已经被拆了,我感到很惋惜。虽然汀洲塔已经被拆掉了,但我对汀州还存有念想。
入秋,天气凉了,想去汀州的念头愈加强烈起来。一天吃完早餐后,我便驾车前往。从嘉积出发,过了万泉河大乐大桥,向右拐入莫村村道,开到丁字路口,方向盘右转,便上了一座桥。停车一看,桥头栏杆镶着一块白色的牌子,上书“汀州桥”。这桥系空心板梁桥,建于2018年,长度54米,桥面两车道,人行道上铺设石板,石材栏杆上雕花刻草,桥头两边的栏杆上还雕刻石鼓,石鼓里刻有花朵,十分精致美观。桥下就是分流的万泉河道,水面很宽,流水漾漾。有了这座桥,村民出入就方便多了。
上车走不远就到村口。村口立着一块红色的牌子,牌子上的文字用白漆写就,左边竖写“汀洲村”三字,右边横写简介:汀州古称“瀛洲”,因临浩瀚南海而得名。地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之西,古邑乐城之东,北傍万泉奔流,近依龙潭港栾。汀州村为琼海侨乡之一,村内至今仍保留多处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建筑风格融合了海南传统民居与南洋特色。整村四面环水,绿洲千亩,景色优美。因其状貌奇丽,史上曾有文人吟赞“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
从村口往里看,只见房屋密集,尖头的瓦房和平头的水泥钢筋屋交杂,新楼旧房相依。站在村口就能听到村内鸡鸣犬吠之声,村妇相互招呼之声,树梢鸟儿的欢叫声,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带来一片祥和的气象。我刚要发动车子进村,一村妇出来拦着,笑着说,里面墙头墙角多,下去走走看看可以,开车你老可比不上年轻人。我笑了,说,谢谢阿姩哟,那我还是开车走环村路吧!这位妇人上前来,手指环村路,叫我从左边走,绕一周就会回到原点。她的关心和热情着实令我感动,如此懂得关心照顾老人,不也体现出一种良好的村风民风吗?
顺着她的指引,我往左开上环村道路。路上看到的楼房都是新建的,远离中心村,都是独门小院,环境静谧,偶尔看见小孩在门外玩耍,妇人在庭院打扫,还有鸡群在芭蕉树下觅食。有一栋新建成的小楼很气派,三层楼高,用钢筋水泥建成瓦房样,墙壁贴着仿青砖的瓷砖,房顶也是仿青瓦的瓷瓦,锅耳屋脊粗大坚实,飘逸出浓浓的古韵。
出了村子,环村路顺着河道拐弯。路上竖立的宣传栏醒目美观,河岸边的椰子株株挺拔壮秀,坡地上槟榔棵棵婀娜多姿,整片山坡满目青绿。河岸停靠着不少渔船,河中有人驾船捕鱼,水面上有鱼儿奔突飞跃,好一幅人鱼共乐图。
经人指点,爬过一段坡路,我来到汀州水尾圣娘庙旁,寻找汀州塔遗址。绕了一圈,却看不到一丁点古塔遗留的痕迹。有一年轻的媳妇正在岭顶上除槟榔草,看到我,问:阿爹想找什么呀?我说想找一找汀州塔遗址。她放下锄头,理了理头发,笑着说:就在我的脚下呀。哦!我这才注意她的旁边有一块由琼海市人民政府立的小牌子,上书:琼海市不可移动文物,汀州塔遗址。于是,我用力爬上岭顶,只见这里很平坦,圆圆的,直径大约三四米。我弯下腰身,扒开野芋叶子,想找一找古塔的痕迹。年轻的媳妇笑了,说塔基塔砖塔瓦早就清理干净了,这里就剩下一堆土了。我感到很失望,但看到这里长得俊秀的槟榔苗,又来了精神,笑着对年轻媳妇说,你真会利用土地,这么高的地方也种槟榔,好好管理,值钱着呢。年轻媳妇开怀大笑了起来。看着她笑得那么开心,我也感受到这里的村民从劳动中获取的幸福和快乐。
下了岭顶,我来到半山腰的汀州小学旧址。两层教学大楼还在,因小学合并到培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站在教学大楼前可以看到汀洲村落的全貌。我看到了古老的村落里房屋鳞次栉比,老旧瓦房见多,洋楼见少,巷道窄窄。我还看到村口那条水泥道弯弯曲曲穿村而过,庆幸自己听从妇人的话,如果盲目进入其中,能不能出来还真是个问题呢。这时有一位阿婆牵着狗上坡来遛遛,我便问她:阿婆,村里有百年老屋吗?她笑着说,怎么没有啊,有好多间呢,你看!顺着阿婆所指,我看到不少老房子,虽然上了年岁,砖瓦还是那么青那么碧,屋脊还是那么直那么挺,柱头卷草花纹的土彩还是那么鲜美那么亮丽。看看这村落的布局,我知道它的历史感很浓很重。
下岭后,我到了汀州码头。码头旁竖立着形似船帆的木格,上面钉贴着“汀州码头”四个红字,特别亮眼。码头将近10米宽,砌有10多级台阶,靠近河边还安装有拴船的石桩,河边停留着不少渔船。码头对面的河中有莲花墩,墩上竖立着观音塑像。站在码头上往右看,可以看到状似飞虹的大乐大桥全貌。码头的左边是三层塔楼式的水文站,红色的柱子、栏杆、塔顶,间杂白色横梁和青色瓷砖墙面,极具民族特色。此塔能否弥补汀州人对汀州塔的思念?我想有这种可能。码头右边是汀州人按老码头意向建造的好大一座老船头,似乎正驶出码头准备远航。船头的“甲板”上竖立桅杆,地板上铺着长木条板,后面用本地人叫做“蜂窝石”的石块垒成一截矮墙,出口处建有木牌坊,门外横梁上刻有“汀州浮水”四字,门后横梁上刻有“碧水琼乡”四字。单看这陈旧的木牌坊,我就知道这船头建造有一定的历史了。站在码头上,可以想象得出往年这里热闹的景象:每天有一班客船上到嘉积石壁、下到培兰博鳌,每天都有渔船在此出海作业,每年都有“番客”(本地人对华侨的称呼)从南洋搭船回来在此登岸。如今,码头给汀州人留下的只是一种怀旧,一种记忆,也是汀州海内外乡亲的乡愁所在。码头两边置有石桌石凳、木椅木楄,几位老人正坐在码头边上,看风景,聊天。我过去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很热情地给我介绍这里的一切,我好生感动。看这些老人的精神状态,我能感觉到这里的老人生活很幸福。
离开汀州,我反反复复念叨着“汀州”“瀛洲”,“瀛洲”“汀州”。我想,古称“瀛洲”,可能汀州的先民认为他们生活在一种仙境中:清晨河中水雾冉冉,岭顶仙气飘飘,村落四面环水与外界隔绝,少了外界的干扰,少了土匪的抢掠,多美的天上人间。今称“汀州”,是当代人实话实说,这里的人本来就生活在水中的一块陆地上,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不管怎么说,汀州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它不仅有古老的美丽传说,更有新时代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愿汀州的村民越来越富有,山水越来越秀丽!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