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红庄村

发布日期:2024-11-22 09:46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陈业基  文/图


自从调到嘉积城里工作以后,我已经有20年没去红庄村了。看到网上有人发村民们坐在“红庄村民茶舍”里喝茶聊天看戏的照片,我便生出去红庄村看一看的念想。一天早上,我便带着老伴一起去红庄村。

沿着琼文省道,穿过塔洋墟,往左拐进里文路,走过里文桥,便看到路边那座飘扬的红旗造型的村牌,竖立在一截矮墙上。矮墙镶嵌着两块墨色石板,雕刻着一泓湖水,湖水中有三片荷叶和一对鸳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描绘古邑塔洋莲花塘的图景。旗帜旁筑有一堵砖墙,中间镂空,黑红的花窗上粘贴着8个大大的仿制的褐色古铜钱,每个铜钱上黏贴一个红楷字,连起来读就是“塔洋古邑风情小镇”。底座镶嵌一块墨色四方形石板,中间刻着一个椭圆,椭圆里面刻着篆体“塔洋”二字,椭圆底下是“湖伴七星,邑立塔洋”8个小字。墙顶有几何装饰,简单而大方。这座村牌告诉我们,红庄村是一块革命的热土。

红庄村村牌

沿着宽阔的村道往里走,就是一座埇沟桥。我记得过去这座桥很低很小,一遇洪水桥梁就会被淹没,给村民出入带来极大困难。现在改建的这座桥梁是空心板梁桥,两边的引桥筑得很高很长,中间隆起状似彩虹。桥面很宽敞,两车道的桥面走起来感觉美美的。

过桥不远,路旁有一用木条板钉制的牌子,三竖四横,竖的为桩,横的写字,看上去简朴而富有创意,有“创建全国文明乡镇文明塔洋宣传栏”,还写着“邻里团结是非少,家庭和睦百事兴。”“勤劳致富大家赞,懒惰致贫不可取。”“好心就有好报,帮人就是帮己。”等标语。看着这块特别的牌子,我觉得党在红庄村的宣传工作很暖人心。

进入红庄村还有一块红砖砌的简陋村牌,墙体厚薄分明,左边墙体比右边的墙体厚一个伏砖,黏贴着“红庄村”三个大黄字。右边墙体中间安装10个绿色的琉璃花窗,顶端横贴着“塔洋”两个小黄字。红色的砖墙,黄色的文字,绿色的花窗,倒也色彩分明,蛮有特色,让我感受到红庄人的生活是简单而满足的。

到了村委会,我惊讶得“哇”的一声叫了起来。我记得过去的村委会办公室是在红庄小学的右上边,很矮小的一两间平房,现在的村委会三层办公楼比原先的办公室高大壮观多了。办公楼前安装了好多宣传栏,一直延伸到村道两旁。宣传栏的内容很丰富,有宣传党中央会议精神的,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普及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针政策的,还有党务村务公开栏、乡村治理积分制、参保倡议,另外还有交通安全、村民健康等知识科普,简直让我看得眼花缭乱。这些宣传栏体现了红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责任感。

村委会大楼前50米的村道旁竖立着一块黏贴墨青瓷砖的长墙,中间镶入一幅青山绿水图画,印着那句名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委会大楼后面是一座标准的文娱台,八根粗大的水泥柱支撑着巨大的钢棚顶,文娱台下张贴着“红庄村文化广场”七个大字。文娱台对面是灯光球场。可以看得出,红庄村的文体活动很活跃,“村BA”比赛以及每年的“村晚”场面肯定很火爆。再往里走就是红庄小学旧址。学校虽然早已合并到里文小学,但教学楼中间的墙面上镶贴的芳名榜彰显着当年村民、外出人员和海外华侨那一颗颗炽热的爱乡之心。

村委会右边是“红庄文化长廊”,大门朝东开,左右两根柱子上贴着红联“红色文化彰显老区特色,庄户美德滋润幸福家园。”里面有20根柱子相对而立,均涂红色,柱子之间筑以长拱,长拱交接处的外墙贴着中国结,中国结中分别镶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拱内顶及内外墙体上均涂白色,廊顶黏贴着绿色琉璃瓦,廊脊上安装着6个角钢窗格,分别焊接着“红庄文化长廊”六个大红字。廊内柱子间放置长椅,长椅靠后也安装宣传栏,张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文明新风 推动移风易俗”以及红庄村各项管理制度、红庄村黄皮果蔗种植互助合作社章程等内容。从红庄村史一栏中,我了解到红庄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水头自然村王氏始祖王文表曾任宋朝户部巡司,明朝的读书人王显先中过举人,先后担任过南京松江府华亭教谕、北京国子监助教和户部主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庄村还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端掉日军湴埇炮楼,成为琼海革命斗争史上一段佳话。

红庄文化长廊的旁边就是红庄村民茶舍。茶舍用钢棚搭就,大小钢棚前后相连,棚前钢梁上挂着灯笼,大小正门顶端均挂着我市书法家王辉浓书写的“红庄村茶社”白底黑字招牌。钢棚里通透凉爽,有一铺着红色塑料布的文娱台,置放不少茶桌茶椅。小钢棚招牌下边张挂着“塔洋镇红庄村村民茶舍值班表”“塔洋镇红庄村村民茶舍管理制度”“塔洋镇红庄村暖心驿站工作制度”,还标示了免费开放的时间。可以看出,茶舍的管理是上档次的,茶舍应该是对村民免费开放的。想起网友发的照片,这里的夜晚确实很热闹,人们坐在茶桌旁嚼着花生米,喝着清茶,观看文娱台上的乡民在唱歌舞蹈,我能体会到这里村民夜生活的欢乐和美好。

茶社旁边安置着儿童滑梯和不少健身器材。茶社后面是文体活动室,门前挂着“塔洋镇红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琼海红庄有机蓝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牌子,里面的墙壁上还挂着“农家书屋”等五个小牌子。旁边是红庄村卫生室。卫生室与文化室之间也安装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往里走就是“儿童之家”和“农村幸福院”,庭院里置放石桌石椅,屋前屋后的枇杷树高大叶茂,树下凉爽无比。

走出红庄村委会,我们向红庄快乐农场出发。快乐农场正名为“有机蓝莓示范种植基地”,是以“红庄支部+合作社”的形式运营的。投资方租用石松村一块坡岭地。我看见这块坡岭的东“爿”(方言,即排、片的意思)上种植着菠萝,西“爿”种植木瓜,中间的坡岭全部种上蓝莓。蓝莓装在塑料营养筐里,排列得很整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条直线,十分养眼。营养筐里的蓝莓长得很旺盛,碧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到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蓝莓,我心里乐开了花,这不正是科技农业的愿景吗?还有一“爿”地上搭起钢棚,地面上铺满黑色的盖热布,里面放满了塑料营养筐,水管正在安装中。相信不久这里又是一片青绿。

快乐农场的蓝莓种植

回来的路上我们还穿过几个自然村,有昌元,有湴埇,每个自然村和我20多年前所见的都大不一样。当年我在塔洋工作时,红庄村是以偏僻贫困而出名的,瓦房残旧破漏,山岭荒芜,草木丛生。现在,村中水泥钢筋房已占主流,不少人家还建起了洋楼。看到路边那些锃亮的洋楼,老伴啧啧称赞。

我们穿过的坡岭以及田埇到处可见槟榔、甘蔗,村里村外到处都是黄皮、荔枝、龙眼等果树。我才知道,红庄村的村民现在的日子过得好红火。

红庄,一个有历史感的村庄,一个流淌着红色血液的村庄,一个改革开放前的贫困村现已蜕化为令人羡慕的富裕村。但愿红庄村口的这面红旗永远高高飘扬,红庄村这块热土永远红红火火。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